《渗流理论》PPT课件
二. 渗透试验与达西定律
1.渗透试验
▪试验前提:层流 ▪试验装置:如图
▪试验条件: h1,A,L=const ▪量测变量: h2,V,T ▪试验结果
Δh=h1-h2
Q=V/T
Δh↑,Q↑ A↑,Q↑ L↑, Q↓
Q A h L
断面平均流速 v Q A
水力坡降 i h L
vi
2. 达西定律 渗透定律
水对土特性影响的直观理解为:土的含水量小时,土比较硬;土中适当 含水可使散粒土颗粒粘合在一起,使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但当土的含水 量过大时则会变软。
当水在土中流动较快时,将引起坝基渗流、基坑渗流、塌方、泥石流及流 土、地下工程受淹等灾害。
土石坝坝基坝身渗流
防渗斜墙及铺盖
土石坝 浸润线
不透水层
透水层
第3节 流网理论简介
第4节 流土、管涌及其防治 第5节 非饱和土的湿化及其危害
第3节 流网理论简介
一、流网性质
由流线和等势线组成的网格叫流网。流线和等势线正交,所以把网格在 局部绘制成正方形是很方便的。这里,所谓的正方形,是指图所示的与 圆外切的方块形。
第3节 流网理论简介
为了了解这种正方形流网的性质,如图所示,从流网中取出三个正方 形网目A,B,C。 设A和B的内接圆直径分别是d1,d2,通过包含A,B在内的流线间的(称 为流管)流量不变,根据达西定律q=kiA,有:
设在任意时刻测压管的水位为h(变数),水力坡降i=h/l。在dt时间内, 断面积为A的测压管水位下降了dh,则
A t2
h2 dh
k h Adt a(dh)
k
l
dt a
t1
h1
h
l
k
A l
(t2
t1)
a lg
h2 h1
a lg
h1 h2
k 2.3al lg h1 A(t2 t1) h2
3.现场抽水试验
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天然土层多呈层状
第2节 达西定律
✓确立各层的ki ✓根据渗流方向确定等效渗流 系数
等效渗透系数
第2节 达西定律
条件
已知 等效 推定
水平渗流情形
q qi;H Hi;
ii
i
h L
H1, H2 ...;k1...
q kxiH
1
kx H kiHi
垂直渗流情形
q1 q2 ... q; v1 v2 ... v;
例题2.3 某水平堆积而成的成层土的层厚自上而下分别为H1,H2,…,Hn,水 平渗透系数分别是Kx1,Kx2,…,Kxn,垂直渗透系数分别是Kz1,Kz2,…,Kzn, 如果上下面的总水头差是Δh。 (1)试求水平透水时总水平渗透系数Kx 。提示:
n
ix ixi (h hi ), qx qxi
h
qz
h n Hi
i1 kzi
qz
kziz
kz
h H
kz
H n Hi
i1 kzi
第2节 达西定律
算例说明
H1 1.0m, H2 1.0m, H3 1.0m,
k1 0.01m / day k 2 1m / day k 3 100m / day
k x
k iHi 33.67m / day H
渗流量 渗透变形
板桩围护下的基坑渗流
板桩墙
基坑
透水层 不透水层
渗水压力 渗流量 渗透变形
水井渗流
渗流量
Q
天然水面
第1节 地下水引发的工程问题
透水层
不透水层
渠道渗流
原地下水位
渗流量
渗流时地下水位
渗流滑坡
渗流滑坡
渗 流 作 用 造 成 大 坝 塌 方
第2节 地下水引发的工程问题
雨 后 出 现 的 山 体 滑 坡 事 故
i1
(2)试求垂直透水时总垂直渗透系数Kz 。提示:
n
qz qzi , h hi
i 1
第2节 达西定律
第3节 达西定律
解:
(1)水平透水时各层土的水力坡降(或水头差)相等,单位 面积上的总水平透水量等于各层透水量之和,即:
,
n
qx qxi
qx kxixH
qxi kxiixiHi
i 1
vi
v ki
A
Av
第2节 达西定律
k: 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 物理意义:水力坡降i=1时的渗流速度 单位:mm/s, cm/s, m/s, m/day
在层流状态的渗流中,渗透速度v与水力坡降i 的一次方成正比,并与土的性质有关。
注意: V:假想渗流速度,土体试样全断面的平均渗流速度
第3节 流网理论简介
绘制方法
根据渗流场 的边界条件
确定边界流线 和首尾等势线
H 0
A
B s
l
△h
l
s
D
C 0
正交性 曲边正方形
初步绘制流网 流线→等势线→反复修改,调整
一个高精度的流网图,需经过 多次的修改后才能完成。
精度较高的流网图
第4节 流网理论简介
H
流网特点:
s l
0
1.与上下游水位变化无关 Δh=const; 2.与k无关; 3.等势线上各点测管水头h相等。
V k h At 2.5102 45 120 10 54 cm3
l
25
2.变水头渗透试验
第2节 达西定律
该试验适用于:渗透系数较小的细砂及粉砂。
如图所示,圆柱体试样断面积为A,长度为l,在试验中测压管的水位 在不断下降,测定从时间t1到t2时测压管的水位h1和h2后,渗透系数可以 按照以下的方法求出:
Q V kiA k h A
t
l
k V /t Vl Ai Aht
第3节 达西定律
例题2.1 在图2.2所示的常水头渗透试验(h=45cm,l=25cm)中,若土试样的断面积是 120cm2,渗透系数是2.5×10-2cm/sec,求10sec内土的透水量。 解: 已知 A=120cm2,k =2.5×10-2cm/sec,t =10sec, h=45cm,l=25cm 根据常水头渗透试验透水量公式,得10sec内土的透水量为:
小结
土的渗透性及渗透规律 二维渗流及流网
渗透力与渗透变形
渗流量 渗水压力 渗透变形 渗流滑坡
挡水建筑物 集水建筑物 引水结构物 基坑等地下施工 边坡渗流
土坡稳定分析
渗流:水在土体孔隙中流动的现象。 渗透性:土具有被水等液体透过的性质。 渗透力:流经土体的水流对土颗粒和土体施加的作用力。
本章内容
第1节 地下水引发的工程问题
uA w
h1 zA
0
A B
L
基准面
A点总水头:
h1
zA
uA w
B点总水头:
h2
zB
uB w
水力坡降: i h L
h1 h2 h
Δh
uB
w h2 zB
0
三者的和称为总水头,因为土中的水的流速小,速度水头项忽略不计时:
z u h
w
所以土中水流动的时候,是从位置水头 与压力水头的和,即总水头(称之为势)h 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流。常说的“水从高 处向低处流”,在这里不只是位置水头z, 还应该加上压力水头,应该理解成为水从 总水头(势)h的高处向低处流。
第2节 达西定律
野外测定方法-抽水试验和注水试验法
观察井
A=2πrh i=dh/dr
Q Aki 2rh k dh
抽水量Q
r2 r r1
dr
dr
dr
井
dh
Q 2khdh
r
Q ln r2 r1
k
(h
2 2
h12 )
地下水位≈测压管水面
h1 h
h2
k
Q
ln(r2 / r1 )
h
2 2
h12
不透水层
v vcr o
v
o i0
第2节 达西定律
v k im (m 1)
i
i
三. 渗透系数的测定 测定土的渗透系数的方法有:
第2节 达西定律
室内试验测定方法 野外试验测定方法
常水头试验法 变水头试验法 井孔抽水试验 井孔注水试验
第2节 达西定律
1.常水头渗透试验
该试验适用于渗透性大的粗颗粒土。试验装置如图所示,圆柱 体试料断面积为A,长度为l,保持水头差h不变,测定经过一 定时间t的透水量是V,渗透系数k可根据式导出如下:
k3
H3
2 不透水层 L
竖直渗流:
条件:
vi v
h hi
H Hi
等效渗透系数:
vi = ki (Δhi/Hi)
hi
vH i ki
h vH kz
vH kz
vH i ki
1 ( Hi 1 )kzH ki源自 kz H Hiki
第2节 达西定律
z k1
v
k2
k3
承压水
Δh x
H1 H2 H H3
优点:可获得现场较为可 靠的平均渗透系数
缺点:费用较高,耗时较长
4.层状地基的等效渗透系数
第2节 达西定律
水平渗流
条件:
ii
i
h L
1
qx qix
H Hi
q1x
等效渗透系数:
qx=vxH=kxiH
q2x
Σqix=ΣkiiiHi
q3x
k x
1 H
kiHi
1
2 Δh x
z k1 k2
H1 H2 H
n
kxix H kxiixiHi 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