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蛋白

微生物蛋白

微生物食品——单细胞蛋白
舒宜宝 0953010813 潇湘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摘要:微生物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实体,大多是单细胞,用发酵法生产这些单细胞微生物就可以得到极为丰富的单细胞蛋白。

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惊人,一头体重500千克的牛,每天只能合成0.5千克的蛋白质。

而500千克的活菌体,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在24小时内能够生产1250千克的单细胞蛋白质[1]。

单细胞微生物制造出来的蛋白质可以制造人造肉、人造鱼、人造面粉等食品。

关键词:微生物、食品、单细胞蛋白、营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论有意无意,经常直接食用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食品。

平常我们吃的蘑菇就是微生物的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含有和牛排一样多的蛋白质。

微生物食品在人类食谱中的比例越来越重。

(一)单细胞蛋白概念
196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的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单细胞蛋白的概念。

单细胞蛋白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

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1967年在第一次全世界单细胞蛋白会议上,将微生物菌体蛋白统称为单细胞蛋白[2]。

(二)单细胞蛋白含丰富营养物质及其原料来源
单细胞蛋白所含的营养物质极为丰富。

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40%~80%,比大豆高10%~20%,比肉、鱼、奶酪高20%以上;氨基酸
的组成较为齐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尤其是谷物中含量较少的赖氨酸。

一般成年人每天食用10~15 g干酵母,就能满足对氨基酸的需要量。

单细胞蛋白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如辅酶A、辅酶Q、谷胱甘肽、麦角固醇等[3]。

而且单细胞蛋白质里氨基酸的种类比较齐全,有几种在一般食物里缺少的氨基酸,再单细胞蛋白里却大量存在.另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这也是一般食物所不及.不仅外形相象,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也不亚于天然的鱼肉制品,在畜禽的饲料中,只要添加3-10%的单细胞蛋白,便能大大的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用来喂猪可增加瘦肉率;用来养鸡可多产蛋;用来饲养奶牛还可提高产奶量.在井冈霉素、肌苷、抗菌素等发酵它又可代替粮食原料.
(三)单细胞蛋白优点
第一,生产效率高,比动植物高成千上万倍,这主要是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快。

微生物世代间隔很短,生长速度比高等动、植物快得多。

肉牛体重加倍周期,肉牛为2个月,肉鸡为l0天,豆科牧草为2周,藻类6小时,酵母1~3小时,细菌只有0.5—1小时。

500公斤的奶牛,平均每天生产0.5公斤的蛋白质;而500公斤酵母种,1天可生产1250公斤蛋白质。

第二,生产原料来源广,一般有以下几类:
①农业废物、废水,如秸秆、蔗渣、甜菜渣、木屑等含纤维素的废料及农林产品的加工废水;
②工业废物、废水,如食品、发酵工业中排出的含糖有机废水、亚硫酸纸浆废液等;
③石油、天然气及相关产品,如原油、柴油、甲烷、乙醇等;④H2、CO2等废气。

第三,可以工业化生产,它不仅需要的劳动力少,不受地区、季节和气候的限制,而且产量高,质量好。

工业化生产单细胞蛋白,不与粮食和牧草争土地,不受气候的影响和约束,生产环境易控制,并能连续生产。

(四)单细胞蛋白存在的问题
单细胞蛋白含有较多的核酸(6~18%)。

这种核酸过多会抑制动物的生长,而且大多数动物和人代谢利用的能力有限,还可导致体内尿酸积存。

另外,细胞中有难于消化的类脂——细胞膜,影响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因此在使用时要限量使用。

但生产上发现在家禽业和水产养殖业中应用效果很好,已经广泛应用;在营养平衡的条件下,可以代替鱼粉。

随着科学的发展,有可能辨认生产内源性核糖核酸酶的微生物和酶解细胞膜的酶解物,上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五)单细胞蛋白的应用
1、直接应用——食用菌
1950年,全世界较大面积的栽培食用菌约5类,产量约7万吨,西欧一些生产蘑菇的国家,每平方米栽培面积的平均产量约为2000克左右。

到1980年,栽培种类已超过12类,产量约121万吨、有的国家每平方米的产量已提高到27千克。

近年来,还发展了既供观赏
又供食品的家庭种菇和用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食品添加剂的技术。

中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7类,1982年总产量约15万吨,在掌握选育优良品种、改进制种和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食用菌的发展速度正迅速提高。

科学家们预言,21世纪食用菌将发展成为人类主要的蛋白质食品之一。

2、间接应用——食品添加剂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单细胞蛋白年产量已达2.0×106 t,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中。

单细胞蛋白不仅能制成“人造肉”,供人们直接食用,还常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以补充蛋白质或维生素、矿物质等。

由于某些单细胞蛋白具有抗氧化能力,使食物不容易变质,因而常用于婴儿粉及汤料、作料中。

干酵母的含热量低,常作为减肥食品的添加剂。

任何一种新型食品原料的问世,都会产生可接受性、安全性等问题。

单细胞蛋白也不例外。

例如,单细胞蛋白的核酸含量在4%~18%,食用过多的核酸可能会引起痛风等疾病。

总之,微生物单细胞蛋白工业在我国大有潜力可挖,也更适合我国的国情,一但进入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必将对缓解蛋白饲料紧张、促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增强人民的体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金星.微生物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细胞蛋白生产与应用/moncia/blog/item/e33ac1f59e2cc620bc3109 88.html
[3]单细胞蛋白/hy/xmsy/slyyy/200806/t20080603_394 662.ht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