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鱼类的选择P14
1、市场——价格高(如鳜鱼、大菱鲆和石斑鱼等),需求量大(如家鱼);
2、品质——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
3、生长——快,个体大,养殖周期短(如鳜鱼、罗非鱼);
4、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如鲢鱼、草鱼);
5、食性——广,饲料容易解决(如草鱼、团头鲂、鲢、鲤和鲫鱼等);
6、苗种——容易获得,人工繁殖已解决(如家鱼;而鳗鲡至今未解决;黄鳝、石斑鱼大批量繁殖困难);
7、习性——对环境适应性(抗逆、抗病)强(如家鱼;而虹鳟、牙鲆、石斑鱼要求高);
8、群体性——可高密度混养,实行集约化养殖(如家鱼等混养,有互补作用,生态效益高)。
我国被选择作为养殖的鱼类已达80多种,但真正被广泛养殖的仅20多种。
二、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P17
1、滤食性鱼类:如鲢、鳙等。
口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2、草食性鱼类:如草鱼、团头鲂和长春鳊等。
均摄食水草或幼嫩陆草。
3、杂食性鱼类:如鲤、鲫鱼、鲮鱼、罗非鱼等。
其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分。
除摄食螺蛳、河蚬、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和水生昆虫外,也摄食水草、丝状藻类、水蚤、腐屑等。
4、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中,有捕食其他鱼类为食的凶猛鱼类,如鳜鱼、鳡鱼、红鳍原鲌、乌鳢、鳗鲡、石斑鱼、真鲷、牙鲆等;也有性格温和,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物的鱼类,如青鱼以螺蚬类为食,黄颡鱼、江黄颡鱼、鲇鱼、长吻鮠等摄食水生昆虫、虾类、小杂鱼和其他底栖动物。
鲢、鳙的滤食器官: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上器官(鳃耙管)组成。
三、氨(NH3)P62
养殖水体中产生的氨(NH3)有三个方面:
①含氮有机物的分解产生氨;
②水缺氧时,含氮有机物被反硝化细菌还原;
③水生动物的代谢一般以氨的形式排出体外。
氨易溶于水,在水中生成分子复合物:NH3·H2O,并有一部分解离成离子态铵(NH4+),形成如下化学平衡: NH3·H2O = NH4+ + OH-
分子氨(NH3)和离子铵(NH4+)总和称为总铵。
四、整塘和清塘:P238
整塘:就是将池水排干,清除过多淤泥;将塘底推平,并将塘泥敷贴在池壁上,使其平滑贴实;填好漏洞和裂缝,清除池底和池边杂草;将多余的塘泥清上池堤,为青饲料的种植提供肥料。
清塘:就是在池塘内施用药物杀灭影响鱼苗生存、生长的各种生物,以保障鱼苗不受敌害、病害的侵袭。
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生石灰清塘(干法清塘、带水清塘)茶粕清塘、漂白粉清塘、氨水清塘
精养鱼池腐屑食物链与牧食链的关系P93
从理论上阐明了池塘混养的生物学意义,也表明了饲养草食性鱼类对提高池塘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草鱼在中国池塘养鱼业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表1-2-16 养殖用水、废水处理常用方法分类与比较
方法
类型
处理方法处理目的优缺点
栅拦、筛网去除野杂鱼类、敌害生物、大粒径悬浮物、漂浮物。
物
理法沉淀、气浮、过
滤
去除小粒径块状物、粒状悬浮物及胶
体物质。
优点:工艺简单,费
用低廉。
缺点:一般属水质预
处理和初级处理。
中和法
混凝法
调整pH,属预处理。
去除悬浮物、胶体物质及色度。
化
学
法氧化法去除溶解性物质、杀藻、杀菌、脱色。
优点:占地面积小,处理时间较短。
处理后的水质好。
缺点:费用较大。
好氧生物处理: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
去除溶解性污染物,BOD
5
去除率达85-95% 。
厌氧生物处理:消化池法
化粪池法可处理高度污染的废水和带有某些重金属毒物的废水。
生物
法水生生物处理:
藻类(海藻)法
水草法
氧化塘法
脱氮、脱磷、脱碳
优点:利用微生物使
溶解有机物转化为无害的
物质,并可大大降低其浓
度。
且耐冲击,负荷有机
物的能力较强。
缺点:占地面积较
大,微生物、藻类(海藻)、
水生维管束植物均需培
养,处理时间长,并需处
理老化物质。
五、什么是拉网锻炼、怎么做到拉网锻炼P244
鱼池的水质和营养条件已不能满足鱼种生长的要求,鱼类需要有更大的活动范围,因此必须分塘稀养。
但此时正值夏季,水温高,鱼种新陈代谢强,活动剧烈。
而夏花鱼种体质又十分嫩弱,对缺氧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为此,夏花鱼种在出塘分养前必须进行2~3次拉网锻炼。
六、投饵技术P283
1.定质草类饵料要求鲜嫩、无根、无泥,鱼喜食。
贝类饵料要求纯净、鲜活、适口、无杂质。
精饲料要求粗蛋白质高。
颗粒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在水中不易散失。
不投腐败变质饵料。
2.定量每日投饵量不能忽多忽少,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以避免鱼类时饥时饱,影响消化、吸收和生长,并易引起鱼病发生。
3.定时必须让鱼类在池水溶氧高的条件下吃食,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通常草类和贝类饵料宜在上午9时左右投喂。
精饲料和配合饲料,应根据水温和季节,适当增加投喂次数(指1日投饵量分成多次投喂),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4.定位鱼类对特定的剌激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因此固定投饵地点,有利于提高饵料利用率,有利于了解鱼类吃食情况和食场消毒,并便于清除剩饵,保证池鱼吃食卫生。
特别是投精饲料和配合饲料,要在池边搭设跳板。
投饵时应事先给予特定的剌激(如音响等),使鱼集中在跳板附近,然后再投饵。
这就防止了饵料散失,提高了饵料利用率。
草类投放量大,一般不设食场,否则该处水质易恶化。
六、预测浮头的方法P287
(1)根据天气预报或当天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2)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进行预测
(3)观察水色进行预测
(4)检查鱼类吃食情况进行预测
八、防止浮头的方法P288
(1)在夏季如果气象预报傍晚有雷阵雨,则可在晴天中午开增氧机。
(2)如果天气连绵阴雨,则应根据预测浮头技术,在鱼类浮头之前开动增氧机,改善溶氧条件,防止鱼类浮头。
(3)如发现水质过浓,应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大透明度,改善水质,增加溶氧。
(4)估计鱼类可能浮头时,根据具体情况,控制吃食量。
如预测是轻浮头,饵料应在傍晚前吃净,不吃夜食。
如天气不正常,预测会发生严重浮头,应立即停止投饵,已经投下去的草必须捞出,以免鱼类浮头时妨碍浮头和注水。
九、合理使用增氧机P289
(1)必须针对不同天气引起缺氧的主要原因,根据增氧机的作用原理,有的放矢地使用增氧机。
晴天傍晚和阴天(阴雨天)中午开机是开“浮头机”。
(2)必须结合当时养鱼具体情况,运用预测浮头的技术,合理使用增氧机
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坚持每天开为原则。
运转时间可采取:半夜开机时长,中午开机时间短;天气炎热、面积大或负荷水面大,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面积小或负荷水面小开机时间短等措施。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