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最新阅读理解知识点题型经典

四年级最新阅读理解知识点题型经典

最新阅读理解知识点题型经典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天堂里的老师他是我分管的病人当中比较坚强的一位。

他不像有的癌症患者,以绝望、恐惧的态度对待疾病。

他很平静,很配合治疗,而且相当用功,一直坚持自学大学课程。

他叫阿明,19岁,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血癌。

由于多次化疗,这个19岁男孩的头发已全部掉光,脸色苍白如纸,只有一双大眼jiǒng jiǒng()有神地闪着不屈的青春之光。

入院时130斤的体重只剩下90多斤,同时,也打碎了他的教师梦。

他写了这样的诗句: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只留下苍白的影子在风中悲泣心中的太阳陨.落在无歌的冬季在阿明的隔壁病房,住着一个7岁的小男孩冬冬。

不做治疗时,阿明常去给冬冬讲故事,辅导作业,有时还教几个外语单词。

病房里的沉寂和生命走近终点时的压抑因为有了冬冬那清脆的笑声而变得活力四射。

阿明成了冬冬的编外老师。

那天上午查房,阿明突然问我:“医生,我还能活多久?”我故作轻松地说:“起码要活100年,好好过你的瘾。

”他却盯着我的眼睛:“我想知道实情。

”我躲开他那探询的目光,说:“好好做治疗。

”便匆匆逃出病房,心里却非常清楚,这两条鲜活的生命难熬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第二天上午,推开病房的门,阿明正在教冬冬写毛笔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那么认真那么从容。

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仿佛一道灿烂绝伦的光环笼罩他们。

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

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动的情景吗?没过多久,冬冬死了,弥留时冬冬拉着阿明的手:“我要上学。

”一连几天,阿明没再走出病房,只是闷着看书。

我担心冬冬的死会影响他的情绪,便劝他保重身体。

他却一把抓住我的手:“医生,我知道我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本想等大学毕业后当一名教师,现在看来已经来不及了。

病房晚上10点熄灯太早,您能不能再给我亮一个小时的灯?还剩最后一册我就学完了全部课程。

”“不行,那样违反规定。

再说,你学了,也没有用。

”我有点残忍地拒绝着。

“不!”他用极神圣的语气告诉我,“学完了全部课程,即使到了天堂,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去教像冬冬那样不幸夭.折的没有机会上学的孩子。

”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含着泪花破例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晚到了10点,病房统一熄灯后,只有阿明的房间灯还亮着。

那闪烁的灯光像一面旗帜在向人们昭示:生命也许很cuì()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三个月后,阿明死了,死得很安详。

我想:“他一定去了天堂,他会是天堂里最好的老师。

”每当夜深人静,仰望天空,穿过薄雾般的月光,仿佛传来了郎郎的读书声。

那儿有阿明,有冬冬,还有一群天使般的读书郎……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jiǒng jiǒng()()有神cuì()弱陨.()落夭.折()2.选句。

灿烂绝伦——活力四射——3.找出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的错别字。

()——()()——()4.运用拟人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仿写下面的句子。

鸟儿衔走所有快乐的音符/风儿吹走描绘明天的彩笔5.“生命也许很脆弱,生命又真的很顽强。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6.读“生命被抛至如此绝境,他们却用自己的方式顽强地抗拒着,不向命运低头”一句,你会想起一个类似的故事吗?1.炯炯脆 yǔn yāo2.略3.祥→详郎郎→琅琅4.略5.生命的“脆弱”,是指肌体被病魔侵袭;“生命又真的很顽强”,则指阿明顽强的拼搏精神,不屈的昂扬斗志,阿明对生命的珍爱。

6.如:《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

2.心比眼睛看见的多马迎辉①偶然看到一期电视娱乐节目,竟遇到感人的一幕。

那是一档平民娱乐节目,由女儿和母亲搭档出演。

节目接近尾声,最后一对母女上场。

②台上的女儿花样的亮丽,颀(qí)长挺拔的身姿似一株亭亭玉立的竹。

一双湖水般的眼睛,汪着青春的憧憬与美好。

主持人问观众:“大家注意到没有,前面的几对选手上台时,都是女儿搀着妈妈。

而这对母女却是妈妈小心地扶着女儿?”观众还在一头雾水地猜着主持人的用意,舞台上的妈妈却已泪水涟涟:“大家可能没有看出来,我女儿两只眼睛的视力加起来才只有0.1,她眼中的世界只是一个个模糊的轮廓。

而在一年前,她的视力还是2.0。

由于视神经萎缩,她的视力可能永远不会再恢复了。

”我惋惜地看着那双眼睛,清澈见底的眼眸中看不出悲苦,而是装满着微笑和爱意,洒向观众,望着妈妈。

③主持人十分痛惜地问女孩:“当初,知道自己生病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毕竟,年轻的女孩都是爱美的。

”我理解,主持人是想听一个女孩在不幸的打击中重新振作的心路故事。

没想到,女孩绽出一个甜美的笑:“我觉得生病之后,我依然很美丽啊!”观众和嘉宾都被这意外的回答逗笑了,眼里却汪着泪。

女孩说:“我不能天天悲伤,让妈妈为我担心,因为那就不是我了。

”女孩的眼睛始终在笑,这样纯净的眼睛似乎装满了世间所有的美丽。

花开着,云飘着,未来亦是铺满锦绣。

她的笑,却将观众的眼泪笑落了。

最后,主持人问女孩:“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我会帮你实现愿望。

”说着,他望向对面的几位明星嘉宾。

又一次意外,女孩说出的愿望不是在近处看看某个明星,而是“我最想看到的是妈妈住进我为她买的新房子。

我要给妈妈家的温暖和幸福”。

母亲和美丽的女儿相拥而泣。

一向幽默风趣的主持人努力地克制着眼泪,动情地说:“我相信,不管今后眼睛如何,你一定能看到妈妈住进新房子,一定看得到。

因为,只要把心打开,看到的会比眼睛看见的要多。

”④心比眼睛看见的多!真的是这样啊,我们这些视力正常的人,常常因为心灵蒙尘,让我们的眼睛看不到生活的美好。

而这个生活在模糊世界的美丽女孩用纯净的微笑和真挚的爱告诉我们,一个水晶般清澈的心灵能望得见最美的未来。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请从文章中找出一句描写女孩眼睛的句子写下来,并结合句子仔细品读,写出女孩的性格特征。

2.文章第③段中:“观众和嘉宾都被这意外的回答逗笑了,眼里却汪着泪。

”观众和嘉宾为什么“笑了”却“汪着泪”?3.文章第③段女孩的两次“意外”回答,透过这两次“意外”回答的背后,你分别读出了女孩怎样的内心呢?4.文章题目讲“心比眼睛看见的多”,文中的女孩用美丽心灵看到了什么呢?1.①一双湖水般的眼睛,汪着青春的憧憬与美好。

——向信,纯洁。

②清澈见底的眼眸……望着妈妈。

——乐观、善良、有孝心。

(任选一句)2.①“笑”是因为女孩的回答很自信,出乎大家的意料,这是欣赏和善意的笑。

②“汪着泪”这是感动的泪,因为这女孩没被不幸击垮,而是乐观向上。

(意思对即可)3.第一次回答,让我感受到女孩的乐观、坚强;第二次回答,我读懂女孩的孝顺、阳光,对未来充满希望。

4.她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对生活的期待,身边人真挚的情感,妈妈的爱。

3.母亲的味道钟秀华①从记事起,母亲的味道便与厨房息息相关。

她常常穿着陈旧的粗布衣服,一日三餐不厌其烦地摆弄着锅碗瓢盆,将油烟味悉数纳入衣服、毛发的每一条缝隙里。

走到哪里,她的身上都散发着招脾般的气味,仿佛永远都脱不了家庭主妇的标签。

于我而言,母亲的味道已是楔入心灵几十年的最温暖的味道了。

②每天清晨,母亲必是第一个起床,拿了一把笤帚扫去灶台上的杂垢,然后开启锅灶。

接着,她挑着一担大木桶,去河边担水,将厨房里的大缸小瓮全都填满了才肯放下扁担。

米饭煮至半热,母亲便把一双儿女喊醒。

她眼疾手快,盛一碗刚捞起来的米饭,左三圈右三圈,三五下就捏成了一个大饭团。

饭团香喷喷的,由于捏挤得紧实,咬在嘴里很有韧劲,那是小时候我和哥哥每天清晨的第一道美味。

偶尔,母亲还会奢侈地给饭团挖一个小窝窝,再放上一小勺白糖,这又增加了我们兄妹的期待。

③父亲喜欢吃本地的特色小吃,诸如红薯叶米粿、饭包肉圆、薯圆、艾米粿等都百吃不厌。

母亲自外地嫁过来,原本对这些小吃的做法一窍不通,但母亲天生有着好学好胜的本领,每当别人家做这些小吃时,母亲经常自告奋勇去打下手。

一来二去,就让她给全盘掌握了。

于是,当红薯叶长势旺盛的季节,母亲的厨房里时常飘散着红薯叶米粿的清香味。

逢年过节,母亲总不忘蒸好一屉一屉的饭包肉圆,父亲常常吃得赞不绝口。

父亲是个放映员,经常走村串户地放电影,百家饭、百家味都尝过,却还是觉得家里的饭最合胃口。

在家的时候,他常常坐在灶堂里帮母亲烧火,一边比对着村里哪个媳妇做的饭如何:“张家的太咸了,李家的半生不熟,还是老婆做的好吃啊!”此时的母亲抿嘴一笑,自是满心的得意,对于手上的功夫,又多了几分用心。

④母亲的厨房里,做的永远都是家里人需要的食物。

嫂子娶进门时,很快怀孕了,于是厨房里又长期飘荡着煲汤的香味。

母亲买来新鲜的猪肚,买来活楞楞的小母鸡,一天一天变着花样地做给嫂子吃,直到嫂子诞下一个七八斤重的小男婴。

再后来,母亲又将安排一日三餐的重心转向了孙儿辈。

红枣、莲子、排骨轮番上阵,将侄儿养得白白胖胖的。

最难忘的,还是我患胃病的那几年。

母亲到处打听了偏方,什么猪心煨食盐、猪肚炖胡椒、老母鸡炖仙人掌等等凡是相信有用无害的食物,都让我吃了个遍。

最终我的胃疼病好了,但我却不知到底是吃哪种偏方好的。

这中间母亲付出了多少的辛劳,早已是无法计数了。

⑤直到今天,已经成家的我,还赖在母亲的厨房里蹭饭吃。

母亲总是冲着我们的喜好备菜,可是当我扪心自问,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时,却发现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回答。

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而我,却是天下最不懂事的女儿。

⑥我望着站在厨房里的母亲,她的背已经因为长年的劳碌而佝偻了。

我用力地呼吸着母亲身上的气味,那一缕缕浓重的厨房味,饱浸的全是母亲的爱与付出呵!(选自《中国艺术报》,略有改动)1.请根据全文内容,说说题目“母亲的味道”的具体含义。

2.品读第②段和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谈一谈你在其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②段:第③段:3.选文第⑤段中,“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母亲,而我,却是天下最不懂事的女儿”,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

4.作为结尾段,第⑥自然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本文中,作者用朴实的文字描绘了朴实的母亲给“我”的踏踏实实的幸福。

相信你也曾经体会过这种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能写一写你生活中平淡的幸福吗?1.一语双关,既指母亲为家族成员所做的各种美食的味道,也指母亲对家族成员的关爱与付出的爱的味道。

2.第②段:动作描写,“盛”“左三圈右三圈”“三五下”“捏”等词语写出了母亲厨艺的娴熟,以及对子女的关爱。

第③段:语言描写,通过父亲对母亲厨艺的赞美,侧面烘托母亲对家人的关心,以及父母亲之间的恩爱。

3.母亲总是冲着我们的喜好备菜,用一辈子的付出,关爱着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所以说是“天下最好的母亲”。

母亲为了家,长年累月付出,而“我”却不知道母亲“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我”对母亲的关心不够,所以说是“天下最不懂事的女儿”。

作者通过对母亲、母爱的赞美和自我批评,含蓄地呼吁人们多关爱父母、关心老人。

4.内容上:篇末点题,点明文章中心;结构上:照应开头,使全文结构严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