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的认识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计算器上的常用按键。
2、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
教学安排:
10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计算器算式卡片练习纸课件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几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爱心人士为我们买来了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具。
课件展示学习用具,并标注各文具的单价,让学生计算。
为
什么老师算得那么快呢?因为老师有帮手。
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
计算高手。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我们上节课认识了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及各按键的功能。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 12+3 = )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1和2,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然后按等号键,结果就出来了,等于多少?)老师板书计算结果。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2、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计算了,让我们再显身手,拿出计算器和学习工具。
把得数写在练习纸上。
(课件出示书上第28页的“试一试”)
交流得数。
师:你有什么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便捷,是我们的好帮手)
重点讲解“4+16=”是怎样输入的?
3、“比一比”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题目)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出色,我们来一次计算比赛如何?
问:你为什么这么快?(因为有几题可以口算的)
师:其它同学看出来了吗?是哪几题呢?
5+1= 4+3= 2+0= 5+5=
小结:是啊,能口算的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三、巩固练习,灵活运用。
书本第28页“练一练”。
老师巡视。
四、总结全课。
计算器是一种运算快、操作简便的计算工具,我们要学会使
用它,这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方便,能节约我
们很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