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胡可芹 蒋晓莲【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用主观幸福感量表(MUNSH)和应对方式问卷对150例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状况进行调查,并对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分为(26.43±9.76)分,正性情感和体验得分远大于负性情感和体验(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得分最高;主观幸福感的正性因子分和总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正相关(P<0.01),主观幸福感的负性因子分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成负相关(P<0.05)。

结论 老年人中大部分人采用成熟型应对方式,幸福感较强。

应重视采取不成熟应对方式的少部分人,帮助其改变应对方式,以提高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 心理学Correlation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e w ell-being 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elderly HU Ke2qin, J IA N G X iao2lian. West China School of N ursing,Sichuan Universit y,Cheng du61004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SWB)and the coping styles of the elderly,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m,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n2 ducting 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Methods A total of150old persons were conveyed with the Memori2 al University of New 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and the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and an analysi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the coping styles was per2 formed.R 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the old persons’SWB was26.43±9.76.The mean scores in posi2 tive affectivity(PA)and positive experience(PE)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negative affectivity(NA) and negative experience(N E)(P<0.01),and the scores of factor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seeking as2 sistance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scores in the copping styles.The positive factors(PA and PE)of the old persons’SWB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seeking assistance (P<0.01),while the negative factors(NA and N E)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factors of solving prob2 lems and seeking assistance(P<0.05).Conclusions Most of the old persons adopt a mature coping style and have a better SWB.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ose who adopt an immature copying style.To help them change their copying style can improve their SWB.【K ey w ords】 The elderly; Subjective well-being(SWB); Coping style; Psychology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9689(2007)1621511202 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SWB)是人们对整体或一般生活的满足和快乐感,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这方面的研究大致是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兴起,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和进入高峰的[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关注如何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

而现实生活中,应激事件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何采用正确的应对方式来面对它们和取得更高的幸福感体验,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目前关于老年人的SWB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

本文旨在通过对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应对方式的调查,了解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以便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作者简介:胡可芹,女,196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

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通讯作者:蒋晓莲,1964年出生,博士研究生,教授,院长。

研究方向:护理教育及教育管理。

E-mail:jiang_xiaolian@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6-8月从四川省南充市所辖三区随机抽取3所老年公寓60岁以上老年人,排除因重型躯体和精神疾病不能回答问题者,有效被试150人(男性73,女性77),年龄60~99年,平均(75.59±7.04)岁。

学历:小学及以下57例,初中35例,高中及中专27例,大学及以上31例。

婚姻状况:已婚44例,丧偶106例。

人均月收入:≤500元87例,501~1000元39例,1001~2000元20例,>2000元4例。

1.2 方法 1.2.1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2],由24个条目组成,12个条目反映正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正性情感(PA),7个反映正性体验(PE);12个条目反映负性因子,其中5个反映负性情感(NA),7个反映负性体验(N E)。

对每项条目均采用3级计分,得分范围为0~2分;总分等于正性因子分与负性因子分之差加上常数24。

分数越高,表示越幸福。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应对方式问卷为国内肖计划等人所编[2],具有较好的・1151・2007年6月第13卷第16期 论 著信度和效度指标。

由62个条目组成,其中含有6个分量表,分别是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每个分量表由若干个条目组成,按是/否计分,通过分量表条目分之和可以计算出分量表的因子分。

因子分越高,说明该因子越经常地被人们所采用。

并把解决问题和求助归为成熟型应对方式;而其他项为不成熟型应对方式。

1.2.3 人口学变量 采用自编的背景信息表收集了被试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月收入等信息。

1.2.4 施测程序 个别施测,主试向被试逐一读出项目,被试做出反应,再由主试在问卷上圈选有关选项。

主试由本人担任。

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2.1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分为(26.43±9.76)分,低于刘萃侠和肖健等[3]报告的有关城市老年人幸福感的平均值(36.46±7.09)分。

高于胡军生和肖健等[4]报告的有关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平均值(24.56±11.61)分。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见表1。

2.3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状况与应对方式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见表3。

2.2 老年人的应对方式 老年人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得分最高。

见表2。

表1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状况(x ±s )主观幸福感分数负性因子 负性情感 3.47±2.77 负性体验 5.27±3.46 负性因子总分8.74±5.41正性因子 正性情感 3.73±3.14 正性体验 7.43±3.91 正性因子总分11.17±6.46总分 26.43±9.76 表2 老年人应对方式状况(x ±s )应付方法分数解决问题0.64±0.25自责 0.47±0.21求助 0.64±0.22幻想 0.41±0.22退避 0.45±0.23合理化 0.43±0.22表3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Spearman 相关分析(r )因子正性情感正性体验正性因子负性情感负性体验负性因子总分解决问题0.1310.332330.27133-0.42833-0.38233-0.444330.40833自责 -0.0450.0610.0220.0550.0890.096-0.022求助 0.1480.262330.24233-0.1893-0.079-0.1310.26033幻想 0.0510.292330.20930.1280.283330.249330.035退避 0.20430.267330.263330.17530.333330.313330.025合理化 -0.0130.1280.0850.259330.218330.27433-0.063 注:33P <0.01,3P <0.053 讨论3.1 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应对方式特点 表1显示,老年人正性因子均数为(11.17±6.46)分,负性因子均数为(8.74±5.41)分,正性情感和体验得分远大于负性情感和体验(均P <0.01),说明本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以正性情感为主,他们的生活满意感尚可。

适应理论认为人们评价自己是否幸福会把过去的生活作为判断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