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及匝道上部结构等高度连续钢箱梁施工方案第一节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的**河段。
钢箱梁主桥宽**米,长**米,高约2米,钢箱梁主体结构重量约**吨,钢箱梁防撞护栏重量约**吨,经设计同意,我们拟定横向分三块,纵向分五段来制作安装,共分十五块钢箱梁,其中最重一块钢箱梁重量为**吨。
施工内容:钢板预处理、钢结构制作、检测、运输、吊装、安装、涂装等。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与土建的施工协调与配合、临近构筑物的保护。
可能出现的施工图修改引起的工程量增减以及根据业主设计明确指令需在工程范围外增加的工程量。
本工程必须按照设计院编制的施工文件及国家相关规范精心组织、精心施工,质量标准为优良。
本工程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工程师签发的开工令为准,计划从2018年月日~2018年月日完成,计划工期天。
一、主体结构形式和技术参数本桥为***路以北至**立交以南段(桩号K9+**~K10+**),工程范围内含长**3m的高架桥及一对宽**m的平行匝道。
高架桥主线标准宽度为**m,上跨**路、车站北段延伸线、**路等路口及***河地面河道。
高架桥梁工程总面积**6m2,其中主线桥面积**m2,匝道**0m2。
主线标准段上部结构箱梁联采用钢箱梁,跨越***河,上部结构采用30+50+30m等高度连续钢箱梁,箱梁断面为单箱三室,梁高2.0m,顶板宽度为24.8m,底板宽度为19.3m,顶底板均沿道路中心线设2.0%的横坡。
顶板厚度在距离中墩中心线5m范围内为16mm,其余位置均为14mm,底板厚度在距离中墩中心线6m范围内为20mm,其余位置均为12mm。
腹板厚度均为12mm,横隔板间距3m,横隔板厚度为10mm。
端横梁、中横梁厚度均为20mm。
顶、底板均设置U型加劲肋,顶板U型加劲肋高度为280mm,厚度为8mm,底板U型加劲肋高度为260mm,厚度为6mm。
边跨端部做成牛腿,增大边跨支座横向间距,防止钢箱梁端部上翘,牛腿在道路中心线处高度为 1.05m,边墩钢箱梁支座间距为12m,梁底支座用垫块调平。
匝道7.0m宽连续箱梁断面为单箱单室,梁高1.7m,顶底板平行设2.0%的横坡,挑臂长度为1.8m(包括防撞栏杆挂檐),挑臂端部高15cm,根部高42cm;边腹板为斜腹板,腹板厚度均为支点处60cm,跨中40cm;顶板厚度为22cm,底板厚度支点处为35cm,跨中处为22cm。
端横梁宽130cm,中横梁宽150cm。
梁底支座一定范围内用垫块调平。
二、引用标准及技术规范JTJ 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12-98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GB/ T700-1988 《碳素结构钢》JTG B0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GB/T 1591-199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3077-1999 《合金结构钢》GB/T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5117-1995 《碳钢焊条》GB/T 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GB/T 14957-1994 《熔化焊用钢丝》GB/T 14958-1994 《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 8110-19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 5293-1999 《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12470-1990 《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2970-2004 《中厚板超声波检验方法》TB 1558-84 《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GB 11345-1989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 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985-19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寸GB/T 986-1988《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JGJ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GB/T 3223-1996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GB/T 1031-1995 《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TB/T1527-2004 《铁路钢桥保护涂装》三、主要材料主桥钢箱梁主结构钢板采用Q345qC 钢材。
四、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本工程主要施工范围包括:钢箱梁制造、运输、安装全过程及其栏杆制造、运输、安装,全桥钢箱梁(包括附属结构件)总重量约为 吨。
钢箱梁梁段重量及规格详见表1。
表1 钢箱梁梁段重量梁段号 数量 单段重约(T )备注栏杆1-左栏杆1 16 具体以施工图为准 2-左栏杆 1 16 3-左栏杆 1 14 钢箱梁1-左箱体 1 151 1-中箱体 1 83 1-右箱体1 151 2-左箱体 1 147 2-中箱体 1 81 2-右箱体 1 147 3-左箱体 1 141 3-中箱体 1 77 3-右箱体 1 141 栏杆1-右栏杆1 16 2-右栏杆 1 16 3-右栏杆114第二节 施工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管理模式1、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经理由公司具有相应资质的管理人员担任。
对钢箱梁施工过程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公司相关部门配合本项目施工。
2、工地项目部人员都与公司的其他各项工作临时脱钩。
二、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方案针对本项目,公司抽调钢结构制造经验丰富的技术、管理人员组成项目部,作为本工程的领导机构,指挥中心,协调中心,负责组织落实本项目梁段的制造、运输、成桥焊接以及附属设施的制造安装等施工内容。
1、项目部组织人员配备项目部组织人员配备分别由技术、施工、安全、质量、资料等人员组成。
实行一职多岗,以充实质量、安全为核心主体,突出过程控制、测量、材料检验、质量检查的人员配备,尤其是配备经验丰富的施工技术力量。
项目部组织机构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资源配置见以下施工管理网络图和项目部主要成员表。
总包项目部管理机构钢箱梁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施工负责人施工安全质量负责人施工资料负责人制作施工防腐施工运输施工吊装施工施工班组项目部主要成员表姓名本工程拟任岗位年龄性别专业学历专业年限现任职务职称安排上岗起止时间备注3、分包梁段的运输分包专业运输单位。
钢箱梁的无损检测分包有独立承担第三方检验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或聘用专业资格的检测人员。
梁段组焊操作工雇有经验和业绩的专业劳务队伍,合同运作。
第三节施工总体布置一、施工布置原则施工总体思路为:在确保总工期的前提下,以突出质量和安全两个重点,并以施工技术难点为中心内容进行全面配置。
千方百计扩展工作面,尽量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和先进方法施工,整体推进总体施工计划进度。
施工布置原则为:1、按合同要求,结合本工程项目施工特点,针对施工中突出的难点,以形成生产能力、提高质量为中心,以施工前期生产技术准备为重点进行施工总体布署。
2、做到各阶段的施工分工明晰、物流顺畅、经济合理。
3、以确保工期为核心,以保证质量,安全生产为目标,充分发挥我公司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安排。
4、以项目部为中心,加强统一指挥,做好各阶段工程的施工工序衔接的协调,确保各项资源畅通无阻。
5、结合国、内外钢箱梁的制造经验,应用成熟工艺,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方法。
6、积极、稳妥、求实的理念对工程各部位、各工艺、各工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工程质量管理、进度控制。
实施动态管理,减少干扰,确保各项目标按期实现。
7、钢箱梁制造执行本桥图纸、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及其所引用的相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二、施工平面布置本工程钢箱梁总体施工确定一桥三地施工。
板单元制作在钢板生产公司进行,充分发挥加工设备先进和施工条件好的优势;二是梁段制作在****钢箱梁梁段总拼生产基地进行,利用其具备车运装卸条件和适宜的施工设施;三是工地梁段之间焊接在高架桥位进行。
对施工三地各项施工、生活、临时设施等做到周密计划和布置,其中重点布置在***钢箱梁拼装场地。
各项设施设置的原则是满足施工需要和建设标准,为文明施工管理提供条件。
1、板单元制造总平面布置生产单位的生产设施完备,作业面积大。
为适应本桥钢箱梁板单元制造,对车间布局进行了调整。
除板材赶平及预处理之外,按照板单元分类设计了顶板单元、底板单元、腹板及横隔板等四条流水作业线。
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是对生产现场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为本工程提供足够的施工作业面积,按添置一部分设备和工装后重新布置。
为保证本项工程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厂内本项工程施工和其他工程施工共用的人员、设备等在时间上调配开,打好穿插。
2、梁段制作总平面布置钢箱梁总拼装场座北向南,长约150米,宽约30米,面积约4500平方米。
场区钢箱梁拼装生产各项设施完备,拼装场地可满足钢箱梁施工。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录C 。
主要建筑设施说明如下:1)总拼胎架本桥钢箱梁共5个梁段,总长110m,根据本桥工期要求,拼装场制造一条拼装线,拼装胎架长115,宽20m,配置2台起重能力为30t-30m的荷吊,用于整体拼装胎架。
总拼胎架图见附录D。
2)电力设施两台1000千伏安变压器,能够提供足够电力,适应本桥钢箱梁制造。
3)给水设施生产上用水量不多,场区附近有供水管,可满足要求。
办公及生活用水月供水量估算合计为540吨。
只需对原供水系统进行改造,进行厂内供水主管路施工即可满足要求。
3、钢箱梁桥址安装总平面布置桥位施工主要是焊接,工地施工用电由总包项目部提供在附近设置380V,功率500KV A电源。
在桥面采用钢脚手架搭设一框架结构临时设备棚,保证放在桥面上电焊机、空压机、空气净化装置等固定设备不被雨淋及阴雨天设备能正常工作。
临时搭建或就近租用房屋,水源从当地就近取得。
第四节施工计划一、施工技术组织计划在认真研究合同,理解业主提供的钢箱梁文件(设计图纸、技术规范等资料)后,邀请设计部门对项目部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设计交底和技术澄清,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探讨最佳设计和施工方案。
施工技术组织实行技术责任制,准备按时间进程分前、中、后三个阶段,前期打基础,中期搞强化,后期求完善。
技术准备工作坚决做到:准备项目齐全,执行标准正确,内容完善齐备,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重在检查落实。
首先,认真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和施工规范,调查、收集设计依据等原始资料,备齐必要的参考资料,对施工图的工艺性进行审核,审查图纸中的几何尺寸、坐标、标高、说明中的矛盾和错误,提出修改与洽商意见,并编写评审报告交甲方返设计单位澄清解答。
组织钢箱梁制造方面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开会讨论,分析本工程施工的特点和难点,制定科学、合理的钢箱梁制造、安装和运输实施方案,针对高强度焊接结构钢新材料的焊接,邀请有经验的专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