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嘉兴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拓展嘉兴经济发展空间,根据《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环杭州湾产业带嘉兴产业区发展规划》和《嘉兴市海洋功能区划》等规划,结合嘉兴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海洋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紧紧抓住浙江省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机遇,充分发挥嘉兴的比较优势,体现陆海联动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港口建设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坚持科技兴海、协调发展,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产业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二)发展原则。

1。

统筹规划,发挥特色。

统筹开发海洋资源,加强总体规划,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陆域经济的产业优势,整体发挥区域、产业、资源、市场和机制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滨海旅游业和港口物流业,合理开发滩涂资源,力争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一批名副其实的海洋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2。

政府推动,市场导向。

以新思维推进海洋产业发展,坚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配置好国内外两种资源,打破行政区域、行业界限,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海洋经济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海洋经济,鼓励海洋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完善的投融资机制,多边协同促进海洋综合开发,实现传统计划管理模式向市场导向模式的转变。

3。

陆海联动,区域协调。

以陆地经济为依托,开发海洋产业,通过海洋开发促进陆地经济的发展,实现陆海共同发展,海陆通用技术相互移植,沿海产业与中心城市功能相互衔接,海域水产养殖与陆域水产品加工、流通相互配套,滨海与陆域交通、旅游相互协调,海域环境保护与陆域污染治理相互推进,近海开发与外海、远洋开发相结合。

充分利用海洋的共享性,以近海海域为基地,抓住机遇,积极向外海、远洋拓展。

4。

科技兴海,持续发展。

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积极发展特色海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通过引进和培育海洋科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海洋经济开发从粗放、传统型向集约、生态型转变。

严格依法治海,强化海洋管理,使积极开发和合理保护相结合,依法控制与治理各类污染源,确保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保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使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海洋科技贡献率有所提高,海洋重点产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有所突破,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具体目标:--提升海洋经济总量。

到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基本形成石化、电力、钢铁、新型建材、造纸、船舶修造、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业八大产业为主的临港工业。

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力争与港口发展配套的海洋机械工业、出口导向型加工业、石化工业、电力工业有较快发展,到2010年,临港工业实现产值850亿元。

--港口型物流基地基本确立。

加大对港口及海运业的投入与建设力度,努力实现港口跨越式发展;拓展港口功能,积极培育发展为上海港、宁波港配套服务的港口型物流基地;口岸集装箱运输有所突破,到2010年,实现港口年吞吐量4000万吨,其中集装箱50万标箱。

--滨海旅游业较快发展。

到2010年,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海洋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海域环境污染得到控制,到2010年,大部分近海海域水质能够达到功能区标准。

二、海洋产业发展重点根据嘉兴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产业基础,加快形成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业和滨海旅游业等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带动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

(一)临港工业。

临港工业是指以临海、近港为核心,以企业集群、成片开发为基础,以外向化、大型化为典型特征的一种高投入、大产出的产业组织体系,是工业化加速期典型的经济组织形态。

要充分发挥嘉兴港海河联运优势,外引内联,引进一批大项目,培育一批大企业,加快发展临港工业,积极拓展临港工业腹地,重点发展石化、电力、钢铁、新型建材、造纸、船舶修造、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业,打造杭州湾北岸重化工基地,使临港工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1。

石化工业。

重点发展新型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有机化工原料和纺织化纤等。

加快建设日本帝人PC项目,嘉化集团年产6万吨的烧碱、30万吨的硫酸、10万吨以上的硝酸生产项目,以及庆安化工、萧山三江、晓星、桐昆等项目,积极引进PTA项目,到2010年形成40万吨 PC、80万吨PX和90万吨PTA的年生产能力,建成杭州湾北岸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

2。

电力工业。

重点建设嘉兴电厂二期,适时启动嘉兴电厂三期200万千瓦和秦山核电一期第二台30万千瓦机组、四期200万千瓦工程项目建设,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

3。

钢铁工业。

重点发展不锈钢、特种钢。

积极引进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和外资企业,加快建设嘉钢100万吨钢铁搬迁项目、嘉善姚庄70万吨钢铁项目,到2010年形成2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4。

新型建材业。

重点发展新型塑钢型材、新型玻纤、高强度水泥及技术含量高的陶瓷卫生洁具等主导产品。

加快建设大连实德、巨石集团、荣联陶瓷等项目,形成60万吨塑钢型材、25万吨新型玻纤、600万平方米瓷砖、4000万吨水泥的年生产能力,逐步形成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基地。

5。

造纸工业。

重点发展工业技术用纸、纸板及纸制品。

以民丰特纸、景兴纸业为重点,加快吉安、南洋纸业项目建设,全市纸业总产量突破180万吨,形成全国重要的特种纸和纸制品特色产业基地。

6。

船舶修造业。

重点发展船舶修理、游艇开发。

依托平湖东港船厂、平湖第一船厂、平湖华海造船、嘉善塘东船厂以及平湖东昌游艇制造厂等大型和技术先进企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向具有现代造船模式的船舶总装厂方向发展,并引导中小企业向生产分段、模块及配套产品的专业厂方向发展。

7。

汽车零部件业。

发挥区位优势,以韩泰轮胎、东明实业、东方钢帘线、桑德兰紧固件等企业为龙头,以嘉兴经济开发区、嘉善、海盐为重点,坚持内外资并举,大力引进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改造提升现有企业,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群。

8。

装备制造业。

重点鼓励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业等,积极培育若干家装备制造业的骨干龙头企业,努力建成上海及周边地区装备制造业的配套生产基地。

(二)港口物流业。

充分发挥嘉兴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具有海河联运和纵深的腹地优势,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把嘉兴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物流基地。

1。

拓展运输线路。

远洋集装箱运输要在现有内支线的基础上,增加班次,作为上海港、宁波港的喂给港。

对于腹地内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嘉兴港要努力成为挂靠港。

适时开辟近洋航线,对腹地内的近洋集装箱运输可通过近洋航线直接进出嘉兴港。

充分发挥嘉兴港的海河联运优势,积极拓展集装箱的海河联运业务,进一步增强揽货能力。

2。

拓展海河联运。

充分发挥内河航道发达优势,将内河航运作为海运的重要支撑和延伸,在多式联运中发挥应有作用。

组建集装箱联运公司,开发国内国际集装箱运输,将内河集装箱运输融入内外贸集装箱运输体系。

组建远洋船舶和内河船舶的船务公司,经营海河联运业。

形成以卡森集团集装箱水运为龙头的水运集装箱企业群,以嘉兴钢铁集团为龙头的水运原料企业群。

3。

提升港口物流功能。

重点抓好原油、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运输。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建设粮食码头、煤炭码头,形成浙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粮食、煤炭市场。

拓宽港口服务领域,包括仓储、运输、配送、货代,建设嘉兴港仓储物流园区。

利用港口和出口加工区优势,努力建立加工中心、装配中心、配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三)滨海旅游业。

杭州湾北岸沿海区域是我市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该区域紧靠我国最大的客源市场--上海市,又与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相邻,滨海旅游的前景非常广阔。

1。

整合滨海旅游资源。

积极将滨海旅游资源纳入长三角旅游网络之中,设计三条不同的旅游线路,一是上海--九龙山--白塔山、秦山核电--南北湖--盐官--杭州,二是杭州、浙南--盐官--南北湖--白塔山、秦山核电--九龙山--江苏,三是苏南--九龙山--普陀(水上)。

2。

推出特色旅游产品。

根据滨海旅游资源的特点,推出适合不同人群的旅游产品,主要有观潮旅游产品、休闲观光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以及思想教育旅游产品。

观潮旅游产品应充分利用一潮三看、听夜潮等内容,延长逗留时间,同时要加强天天可观潮、月月有大潮的宣传;休闲观光旅游产品主要依托九龙山、南北湖和盐官古镇观光;宗教旅游产品要利用南北湖的夜普陀、外蒲山的小普陀以及李叔同在佛教界的影响,设计观音朝拜和弘一凭吊之旅;思想教育旅游产品依托抗倭抗英遗迹以及秦山核电等,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

加快景点建设。

进一步完善和建设九龙山旅游区、南北湖休闲度假旅游区、钱江观潮旅游区和白塔山海岛生态旅游区;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快景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点、景区的形象,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滨海旅游黄金线。

(四)海洋渔业。

1。

稳步发展海洋渔业。

稳定捕捞,全面实行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到2010年,全市国内捕捞渔船控制在972艘、15624千瓦。

积极发展养殖,通过开发荒滩,发展贝类养殖。

加快池塘改造,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养殖。

积极引导垦区非水产用地发展水产养殖,扩大海水养殖面积。

2。

水产品加工。

依托临港工业良好的发展基础,提高海产品加工比例,利用海产品的保鲜、加工新技术,开发小包装方便冷冻产品(特别是粒冻、片冻和条冻小包装)、儿童食品、保健食品、旅游食品和休闲食品,大力发展贝类、低值鱼类等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海产品附加值,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海产品加工生产体系。

(五)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向海洋的延伸,是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重要标志之一。

重点发展海洋精细化工、海洋药物等,不断完善海洋产业结构,壮大我市海洋经济实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