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疼痛个体化护理论文

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疼痛个体化护理论文

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疼痛的个体化护理研究【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783(2011)08-0140-01
【摘要】主要探讨了针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分析其原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考察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

我们随机选取了280例创伤骨科患者,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观察组分析其术后疼痛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办法,观察统计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缓解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通过不同护理方法的实施,发现,观察组69.5%的患者疼痛得到缓解,而对照组的缓解率只有55.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两组组患者均给予临时外固定或牵引,通过术前准备与检查之后,进行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术后进行康复锻炼[2]。

其中,对照组在术后按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在针对患者的疼痛状况做出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有针对性地做
出护理干预,最后,对两组疼痛的结果比较观察。

2 试验结果
三个体化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对骨科创伤患者术后的疼痛治疗,应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年龄、性格、文化背景等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

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对新人院
的病人要尽快使其熟悉环境,获得安全感,从而减轻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反应[3]。

另外,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使其减轻心理负担,能够对疼痛有正确的认识。

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引导,让他们过上愉快、充实的生活,帮助患者制定康复计划。

此外,骨科创伤病人病程一般较长,有的甚至还伴有终身的残缝,因此,一定要把锻炼疗效告诉患者,提高他们进行日常功能锻炼的自觉性。

2 通过与患者沟通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护患沟通非常重要,这对患者病情的了解、评估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护理者可通过大方得体的行为举止、热情亲切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由于一些恐惧、焦虑心理可加重疼痛,进而影响病人情绪,不利于以后的治疗和康复。

对此,护士应以同情、关心和鼓励的态度安慰患者,与患者进行积极的、友好的沟通,或者采用音乐疗法,分散他们对疼痛的注意力,放松下来,可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

3 根据病情评估采取针对性的镇痛措施:首先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创伤情况,对疼痛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分级镇痛治疗[4]。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寻查,对医护人员如何有效控制疼痛进行知识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控制疼痛的技巧与方法,将术后患者的疼
痛程度降到最低限,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结论
骨科创伤后的疼痛在使患者遭受痛苦的同时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引起机体各系统发生相应的病变。

另外,疼痛会使患者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机体的康复。

因此,对于疼痛患者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术后的护理质量,还能有效地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个体化护理过程重视多因素的影响及患者的切身感受,要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评估结果进行分阶段的镇痛治疗,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特别是早期患者要对其积极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通过对本文两组患者进行术前疼痛程度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采取了个体化护理干预,最终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所以,对于疼痛患者的护理要做到个体化原则,制定系统的护理方案,实施科学的干预,充分发挥个体化护理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彩红.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4)
[2]申今顺.107例骨科疼痛患者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
南,2009,(05)
[3]胡少珍.床位分管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j].现代医院,2011,(05)
[4]孔祥燕.完善创伤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
理管理,2008,(05)
作者单位:621700 四川江油市人民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