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A 组 素养达标]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由静止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C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D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解析:对物理学上的物理情景和物理模型要准确理解.对自由落体定义的理解,关键是两点:其一,物体只受重力,如物体下落时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就不叫自由落体;其二,由静止开始,如果有一定的初速度下落也不能叫自由落体.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答案:D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 .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 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D .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 值越小解析: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 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 值越小.故正确答案为B 、C 、D.答案:BCD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的时间取决于( ) A .物体的重力 B .物体下落的高度 C .物体的速度 D .物体的加速度解析:由h =12gt 2得t =2hg,故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取决于物体下落的高度,B 项正确.答案:B4.(多选)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B .轻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C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相同的加速度D .两块石块在相同的下落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解析:两石块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规律相同且有相同的加速度,由于从同一高度下落,落地时间必然相同,故A 、B 错误;因h 、t 相同,故v =ht 相同,D 正确;由v =gt 和h =12gt 2可知,C 正确. 答案:CD5.(多选)下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 =gt ,可知t =0时v =0,且v 与t 成正比,故A 错误,B 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为g ,故C 正确.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x =12gt 2可知,x 与t 2成正比关系,故D 错误.答案:BC6.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 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 点和c 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 ,经过c 点时的速度为3v .则ab 段与ac 段位移之比为( )A .1∶3B .1∶5C .1∶8D .1∶9解析:由v t =gt 可得石块到b 点所用时间t 1=v g ,到c 点所用时间t 2=3vg,然后根据h=12gt 2得h ab =12gt 21=v 22g ,h ac =12gt 22=(3v )22g =9v 22g,故h ab ∶h ac =1∶9,D 项正确. 答案:D7.(多选)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 )A .石块的质量B .石块的密度C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D .石块落地时的速度解析:石块的下落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快慢与其质量及密度无关,A 、B 项错误;若测出石块的下落时间,可根据h =12gt 2计算楼房的高度,C 项正确;若测出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可根据v t =gt 计算出落地所用时间,然后利用h =12gt 2计算楼房的高度,D 项正确.答案:CD8.从一高塔上释放一个小铁球,经过1 s 再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个小铁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两球落地之前( )A .两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 .两球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两球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D .两球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解析:设第一个小球释放时间为t ,则球1:h 1=12gt 2,v 1=gt .球2:h 2=12g (t -1)2,v 2=g (t -1).可求得两球间距Δh =h 1-h 2=gt -12g ,Δh 随时间t 增大;Δv =v 1-v 2=g ,速度之差不随时间变化,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9.离地500 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落下前一半位移的时间; (3)小球落地前最后1 s 内的位移.解析:(1)由自由落体位移公式h =12gt 2,可得:t =2h g=2×50010s =10 s. (2)12h =12gt 21,t 1=h g=50010s =5 2 s. (3)从开始至落地前9 s 内的位移为 h 9=12gt 29=12×10×92 m =405 m 所以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h 10=h -h 9=500 m -405 m =95 m. 答案:(1)10 s (2)5 2 s (3)95 m[B 组 素养提升]10.(多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 甲∶m 乙=5∶1,甲从H 高处和乙从2H 高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两者速度相等C .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D .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解析:两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均为g ,与质量大小无关,故v 甲=v 乙=gt ,A 错误,B 正确;由H =12gt 2甲,2H =12gt 2乙得t 甲=2Hg,t 乙=4Hg,t 甲∶t 乙=1∶2,C 错误;当甲落地时,甲、乙均下落H ,此时乙离地面高度为2H -H =H ,故D 正确.答案:BD11.(多选)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如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T 2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解析:由题图可以知道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差是一样的,由Δx =at 2可知,a =Δxt 2=dT 2,所以B 、C 正确;位置3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2、4之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所以v 3=x 242T =7d 2T ,D 正确;由于v 3=v 1+a ·2T ,故v 1=v 3-2aT =7d 2T -2×d T 2×T =3d 2T,故A 错误. 答案:BCD12.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 长为a ,在B 端以下h 处有一长为b 的无底圆柱筒CD ,若将悬线剪断,问:(1)直杆下端B 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 穿过圆柱筒的时间是多少?解析:(1)直杆下端B 下落到C (下落h )开始进入圆柱筒,当直杆下端B 下落到D (下落h +b )时穿过圆柱筒.由x =12gt 2得t =2x g. 则B 下落到C 点所需时间为t 1=2h g, B 下落到D 点所需时间t 2=2(h +b )g. 则直杆下端B 穿过圆柱筒的时间为 Δt 1=t 2-t 1=2(h +b )g-2h g. (2)整个直杆AB 穿过圆柱筒,从B 下落到C 点(自由下落h )起到A 下落到D 点(自由下落h +a +b )止.同理可得整个直杆AB 穿过圆柱筒的时间为 Δt 2=2(h +a +b )g-2h g . 答案:(1) 2(h +b )g-2h g(2)2(h +a +b )g-2h g[C 组 学霸冲刺]13.(多选)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从第1次听到水击盘声时开始计时,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 ,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 ,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 s ,声速为340 m /s ,g 取10 m/s 2,则( )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 m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0.05 m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 2ht 2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 -1)2ht 2解析:从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出发进行分析.只要相邻两滴水滴下的时间间隔超过0.1 s ,人耳就能分辨出两滴水的击盘声,而与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无关(只要人耳能够听到声音).在0.1 s 内,水滴下落的距离h =12gt 2min =12×10×0.12m =0.05 m ,即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应为0.05 m ,故A 错,B 对;n 次响声对应(n -1)个水滴下落后用的时间,所以一个水滴下落时间为t 1=t n -1,由h =12gt 21得,g =2h t 21=2(n -1)2ht 2,故C 错,D 对.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