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一对范畴。
民族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
早在 18 世纪,伏尔泰就明确意识到,同样的体裁在不同的民族国家里,因其具有不同的民族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从理论上提出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概念的则是德国诗人、美学家歌德(Goethe,1749-1832)他在 1827 年 1 月 31 日同爱克曼谈话时说:“我愈来愈深信,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
……我喜欢环视四周的外国民族的情况,我也劝每个人都这么办。
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现在每个人都应该出力促使它早日来临。
”歌德强调诗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各民族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长处,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
应当通过各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对话,促使世界文学的时代到来。
歌德的这一见解,反映了人类文学活动发展的总的趋向。
世界文学是与民族文学相对而言的,它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此作过深刻的论述,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
可见,世界文学是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由世界各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共同构成的一种世界性文学的总称。
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全人类性,同时,各民族文学又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在世界文学形成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学之间在相互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了本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从而使世界文学这个百花园显得更加五彩缤纷、绚丽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