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道德经》与梅花之关系——清、虚
《道德经》与梅花之关系——清、虚
清虚以自得,卑弱以自持。
——班固
清
• 内心清净; • 旁观者清; • 宁静以致远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清
• 内心清净; • 旁观者清; • 宁静以致远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能以无事之心处有事。 ——《康熙庭训》
非淡泊无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虚
• 虚怀若谷; • 谦虚使人进步。
欹器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易·谦》
清·虚
——《道德·梅花》第十六章
授课人:黄尹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能以无事之心处有事。 ——《康熙庭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欹器
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易·谦》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从题材上分山 水、花鸟、人物等。
清·虚 清清——··《道虚虚德·梅花》第十六章
——《道德·梅花》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清虚以自得,卑弱以自持。
——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