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引起腹胀的原因:1、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张口呼吸。
部分处于睡眠状态的患者以及意识不清的患者会出现张口呼吸的情况。
2、人机协调性不佳。
首次使用不知道如何配合;急性发病、病情危重;面罩限制进食、语言交流;老年患者,理解力配合力差。
3、通气压力过高。
面罩内压力大于24.5cmh2o,超过贲门环的压力屏障,就可打开食管括约肌,将一部分气体压入胃中。
干预措施:1、正确使用口鼻面罩行无创机械通气。
加强宣教和告知,详细解释,上机时使用非语言沟通;选择合适的硅胶面罩,先设定呼吸机参数,再给患者带好面罩开机,吸入正压支持不超过25cmh2o,呼出正压支持的调节在4-7cmh2o为宜。
2、加强观察与监测。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及循环系统指标,电解质变化。
3、促进排气。
先行肛管排气减轻肠道内积气,再使用开塞露灌肠;顺肠蠕动方向进行腹部按摩;经常更换体位、翻身,行四肢关节活动;胃肠减压。
4、药物治疗。
使用胃肠动力药。
5、饮食护理。
增加食物中纤维素含量,避免进食易产气的食物。
人机对抗:表现:1、病人自主呼气,而呼吸机送气,势必造成气道压力升高,若超出气道压报警上限,可引起高压声光报警,若呼吸机送气中发生自主吸气,可使气道压降低,若达不到气道压报警下限,也可引起低压声光报警,在气道压力表上可表现为指针摆动明显。
2、潮气量很不稳定,忽大忽小3、若病人清醒,可出现躁动,不耐受原因:1)机械通气治疗早期:神志清楚、呼吸急促的病人,在应用呼吸机的早期,由于不太明白呼吸机治疗的目的,不能很好的合作,易发生人机对抗,气管插入过深,也容易出现人机对抗2)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机械通气时患者咳嗽,易发生气流冲突。
发热、抽搐、肌肉痉挛→耗氧量增加,CO2产生增多,原来设定的MV和FiO2已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疼痛、烦躁、体位改变→腹肌张力几胸肺顺应性改变→吸气压力增高,自主呼吸频率增快发生气胸、肺不张、肺栓塞、支气管痉挛等心脏循环功能发生改变3)患者以外的原因:呼吸机的同步触发灵敏度调节不当或失灵;人工气道被分泌物堵塞;气道或通气管道漏气人机对抗的处理:1、争取患者积极合作2、上机后,先采用100%纯氧吸入,慢频率(3-5次∕分)、低潮气量(5-6ml∕kg)辅助呼吸,病人适应后逐渐增加频率和潮气量,最后达到预定参数3、应用呼吸机前先检查呼吸机管道是否连接紧密。
4、对症处理:1)烦躁、疼痛、精神紧张引起的对抗:给予镇静、止痛剂2)痰堵、管道不畅:给予吸痰等处理3)气胸、肺不张引起的对抗:对症处理4)对于因机体耗氧增加及CO2产生增多引起的人机对抗,可通过适当增加呼吸机通气量和FiO2调节吸气速度、I:E、PEEP值等来解决。
5)对于气管内刺激呛咳反射严重的病人,给予镇静剂6)对于自助呼吸频率增快、潮气量过小的病人,给予呼吸抑制剂一、评估和观察要点病情评估:评估患者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评估使用机械通气的种类及方式,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原发病的治疗情况, 异常检查及化验结果, 评估既往史以及全身有无并发症等。
评估患者的饮食,二便以及睡眠。
2、呼吸机使用评估:评估使用呼吸机的情况以及呼吸机的模式、参数3、安全评估:评估患者有无躁动、年龄、精神状况、活动和自理能力。
评估各种管路固定情况以及有无拔管倾向等。
4、皮肤评估:评估患者营养、卧位及活动能力、水肿程度等。
5、疾病认识:评估患者以及家属对疾病以及机械通气的认知程度, 对治疗疾病和使用机械通气的配合程度。
5、心理评估: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
二护理要点1、机械通气治疗前的准备:(1) 仪器准备: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呼吸机,备好消毒完好、功能完好的呼吸机并连接好电源、空气和氧气接头。
备好吸引装置,检查负压(2) 心理沟通:做好必要的解释、沟通,使患者了解无创呼吸机治疗的重要性,向患者讲解呼吸机治疗时的不适及配合方法。
2、床旁监测; (1)是否与呼吸同步,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及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有无啰音。
(2)心率血压:心率增快,心律失常提示有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机械通气开始20— 30分钟可出现轻度血压下降, 如血压明显下降或持续下降伴心率增快, 应及时通知医生。
(3)意识:观察意识障碍程度有无减轻,若烦躁不安,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多为通气不足。
(4) 体温:每日测体温 4次, 发热常提示感染。
(5)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情况:观察皮肤的色泽、弹性、温化,每 1—2小时更换体位,及时发现压疮,给予处理。
禁饮食者每日行口腔护理。
(6)出入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尤其是每小时尿量的变化 (7) 仔细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及时留取标本送检,为治疗提供依据。
3、实验室监测:遵医嘱每日监测血气分析,掌握异常化验指标。
4、气道护理; (1)加强呼吸道的湿化:使用加湿器经气道湿化,及时加入灭菌注射用水, 保证水位并及时倾倒积水, 以免影响通气治疗。
(2)适当补充水分 :根据病情适当补充水分。
(3)环境:维持适宜的室温(18—20度)与湿度(50%--60%) ,以便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4)保证气道通畅:在停用呼吸机间歇期加强雾化吸入, 指导适量饮水,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机械吸引,保证气道通通畅。
(5)管路的护理:妥善固定面罩,防止面罩与呼吸机管路滑脱,使用面罩时, 选择减压贴等措施防止头面部皮肤压迫与受损,定期消毒面罩和管路。
(6)体位:保证床头抬高 30度,防止 VAP 的发生。
5、用药护理:准确按时给药,治疗原发病,观察药物作用以及不良反应。
6、基础护理:观察患者饮食情况, 协助大小便, 给予每日温水擦浴, 泡脚以及会阴冲(擦)洗,使患者舒适。
留置尿管的患者要保持尿管的通畅,病情好转后及时拔管。
6、心理护理:尊重、关心患者,给予细致解释和精神安慰,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防止自行拔除面罩而影响通气治疗。
三指导要点1、机械通气前宣教: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指导患者的配合方法,向其讲解无创通气的治疗目的,方法以及不舒适感,取得最大的配合。
2、机械通气宣教:指导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如咳痰,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管路与面罩突然断开时摘除面罩的方法,告诉患者使用面罩时尽量用鼻子呼吸,以免加重腹胀。
3、脱机后宣教:在使用无创呼吸机间歇期,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量饮水,以减轻口渴,促进痰液排出等。
四注意事项1 呼吸机的终末消毒:患者停用呼吸机后按消毒要求进行管路消毒, 然后再重新安装,调试备用。
2、评价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配合程度以及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掌握。
五出院指导1、用药:继续原发病的治疗与控制,教会患者正确药物服用和使用方法。
2、氧疗:告知患者及家属家庭氧疗的方法和重要性,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使用家用呼吸机的患者,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的方式与参数调节、使用时间、方法以及呼吸机的消毒保养。
3、复查: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呼吸系统感染的体征,及时或定期门诊复查。
4、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1、无创呼吸机治疗前1、1心理护理机械通气状态下病人常有恐惧、焦急、拒绝、依赖等不良心理反应。
特别是首次利用呼吸机的患者,更为突出。
因此,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应给玙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陪伴病人给病人提供现实性的保证。
倾听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感受,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鼓励病人缓慢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分散病人注意力、保持舒适的体位。
每项操作前应做好解释工作,说明使用呼吸机治疗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或请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使其了解治疗效果及预后增强其信心,消除紧张情绪。
与患者建立非语言交流渠道,由于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患者需戴上面罩而影响语言交流,教会患者与医务人员交流的具体方法,如击掌、打手势、点头、摇头或传呼器呼唤医务人员来描述不适或需要,使患者感到安全。
但由于COPD是慢性疾病,病人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营养状况和体力均明显下降,加上原有的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一旦利用机械通气后很容易发生呼吸机依赖,并造成脱机困难。
因此,停机前仍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解除思想顾虑并教会患者做好呼吸操训练及缩唇呼吸,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护士配合争取早日撤机。
二、无创呼吸机治疗中2、1舒适护理应用无创通气后,患者自理能力下降,加强巡视,建立有效沟通方式,正确判断患者眼神、表情及手势所要表达的含义更重要。
满足他们治疗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如更换体位、咳痰、饮水、排便等。
根据患者需要,在无创呼吸机治疗中,应满足患者不同的体位,保证接受治疗中的舒适感觉患者治疗时可取半卧位、坐位,可防止呕吐和误吸,但要头、颈在同一平面上,头微向后仰,保持气道通畅。
2、2营养护理无创通气的患者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饮食的喜爱,合理安排饮食。
足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每日补充≥2200毫升的水分,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根据病人饮食喜好,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选择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低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瘦肉、鱼、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并注意补钾,如食用桔子汁、鲜蘑菇等。
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
改善病人全身情况,是避免呼吸机依赖和撤机困难的能量保障,且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3鼻面罩护理给患者上机治疗时不要马上固定面罩,先用手扶着面罩对着患者,让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待患者可以接受后才可以带上。
固定时避免压着眼睛和耳廓,头带的松紧度以固定后头带课通过2指为宜,过松易造成漏气,过紧影响面部血液循环。
为防止鼻梁、鼻翼两侧皮肤受损,可在该处垫上适量棉球或贴德湿可保护。
无创呼吸机治疗时,湿化器需用蒸馏水,否则长期使用灌底会出现杂质沉淀物。
每次使用前讲蒸馏水倒入湿化器相对应位置,使气体先湿化再进入气道,以防呼吸道干燥,并根据季节、室内温度、湿度来调节湿化器温度。
密切观察呼吸机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注意呼吸机的报警。
如有报警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同时注意检查呼吸管道的衔接,鼻面罩是否漏气,氧气管道是否脱落、扭曲等;及时调整及排除障碍,每天检测呼吸模式、参数等并记录2、5生命体征检测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出入量及血氧饱和度及皮肤黏膜紫绀情况,检测血气分析,观察是否有代谢性酸中毒、缺氧是否改善,根据病情按医嘱补充碱性药物随时调整呼吸机模式的工作参数,直至能维持满意的呼吸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为止,并详细记录。
注意自主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和呼吸机是否同步,如通气不足或痰液堵塞,应及时清除痰液或增加通气量。
护士要做到主动与病人沟通,并要掌握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病人沟通的技巧,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细心观察分析病人的眼神、表情及手势所表达的信息。
同时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要向患者讲述停止使用呼吸机的方法,以便咳嗽、吐痰或呕吐时能够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