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汉字概说-04汉字形声字分析(1)
汉字概说-04汉字形声字分析(1)
形声字和声符的数量
• 李燕、康加深(1993)建立了“现代汉语形声字 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中的7000通用汉字,数据库的字段有:汉字字形、 汉字的结构、形声结构读音、声符、声符读音、 表音和繁简汉字等信息。根据作者的统计,7000 常用字中,形声结构共有5631个,占通用字总数 的80.44%。他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 析: • (1)声符。5631个形声字中,使用了1325个不 同的声符,其中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成字 的有1119个,占声符总数的84%。声符的构字从 1到23不等,平均每个声符的构字量为4.25个。
声旁的规则性
• 规则性效应(regularity effect)是指能够用 规则推导的语言属性。例如“青”构成的 形声字“清”,两个字的读音一致,我们 在读这个字的时候,只要读声旁的读音就 读对了,这样的特点可以推导到同一声旁 类似的形声字中,比如“蜻”,学习者利 用“青”的读音来推导“蜻”的读音,这 就是规则性在起作用,一般把这样的作用 就叫做声旁规则性效应。
第四讲 汉字形声字分析
2014.10.21
汉字的构字法
按照意符、音符和记号在汉字中的组合情况,苏培成将现代 汉字的构字法分为以下6种: (1)会意字,由意符和意符构成,如“从”、“伐”、 “炎”、“尖”等。 (2)形声字,由音符和意符构成,如:“澳”、“吧”、 “搬”、“苞”等。 (3)半意符半记号,由意符和记号构成,如“布”、“蛇” 等。 (4)半音符半记号,由音符和记号构成,如“球”、“诛” 等。这两类基本都是古形声字,只是读音或意义发生变化 后,音符和意符变成记号了。 (5)独体记号字。如“山”、“日”等,就是古代的象形 字。 (6)合体记号字。如“角”、“龟”、“鹿”、“马”等, 这些字是古代的象形字,由于字形的演变,这些字不再象 形了。
形声字表音情况
者 • 都1著2暑4诸5猪5煮5 赌5睹5绪5 佥 • 脸2险2验2检2俭3剑4签6 方 • 放1旁2房2坊4防5仿3访2 交 • 咬2郊2蛟3较4效4狡5绞5
形声字表音情况
者 • 半规则:诸5猪5煮5 • 不规则:赌5睹5暑4绪 5 • 多音:都1著2 佥 • 规则:签6 • 半规则:俭3检2剑4脸 2险2验2 方 • 规则:坊4防5房2仿3 访2放1 • 半规则:旁2
形声字的一致性
同一声旁可以构成一到多个形声字不等,由 同一声旁构成的全部形声字之间又存在这样两种 关系:(1)由同一声旁构成的一组形声字读音完 全一致,例如:“永(yǒng)”和“咏 (yǒng)”、“泳(yǒng)”;(2)由同一声 旁构成的一组形声字读音不完全一致或者完全不 一致,例如:“青(qīng)”和“清(qīng)”、 “晴(qí ng)”、“猜(cāi)”。这样就形成了 同一组形声字中有读音例外的情况,这种由于同 一组中相邻的字的读音是否相同而产生的效应叫 做一致性效应(consistency effect)。
周有光
•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 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 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 为他的号。他生于中国江苏常 州,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文字学家、经济学家,通晓汉、 英、法、日四种语言。周有光 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 金融工作,担任过复旦大学经 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 方向改变,1956年开始专职从 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并主 持拟定《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公布),几十年来一 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 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2010 年出版《朝闻道集》。
形声字三个大类型
(1)规则形声字(简称“规则字”)。是指整字的读音和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 的形声字,例如:“清、蜻”和“青”、“吧”和“巴”、“蹬”和“登” 等; (2)半规则形声字(简称“半规则字”)。是指整字的读音和声旁的读音部分 相同的形声字。包括以下几个小的类型:(a)整字与声旁的声调不同,例如: “请”和“青”;(b)整字与声旁的韵母相同,例如:“睛”和“青”; (c)整字与声旁的声母相同,例如:“沙”和“少”。 (3)不规则形声字(简称“不规则字”)。是指整字的读音和声旁的读音完全 不同的形声字,例如:“猜”和“青”、“的”和“勺”、“捎”和“肖”。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声旁或者整字是多音字的形声字也归入不规则形声字中。 表音文字中读音和文字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 规则性,这叫做GPC规则(grapheme-phoneme correspondence rules)。 文字和读音符合规则和不符合规则会产生差异,这种由于符合和不符合GPC 规则所产生的效应叫做规则性效应(regularity effect)。汉语的形声字研究 中习惯上把声旁读音和整字读音之间的规则和不规则所造成汉字认读加工的 影响叫做规则性效应。
年级 汉字数 形声字数 比例 一 667 400 0.60 二 1260 805 0.64 三 1904 1281 0.67 四 2101 1459 0.69 五 2375 1675 0.71 六 2630 1872 0.71
各年级新形声字数量及比例
年级 一 667 新字数 新形声字数 400 .60 比例
各类声符表音方式的统计数据表
声符表音方式 字次 例字 形声结构的比例
声、韵、调全同 声、韵同,调不同 声、调同,韵不同 调、韵同,声不同
声同,韵、调不同 韵同,声、调不同 调同,声、韵不同
2292 1110 237 343
266 645 441
圆 远 结 琛
煮 葵 赌
35.71% 18.17% 3.88% 5.615%
周先生还分析了声旁的情况,其中成字 声旁1172个,占声旁的87%,不成字声旁 176个,占声旁的13%。声旁为多音字占成 字声旁的10%,这也损害了声旁的表音功 能。周先生进一步对含旁字进行了分析, 其中同音含旁字3426个,占52%,半同音 含旁字1775个,占27%,异音含旁字1341 个,占21%。
交 • 规则:郊2蛟3狡5绞5 较4 • 半规则:效4咬2
表音度
• 周有光(1978)对《新华字典》(1971年 版)的全部正字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该字典中共有汉字8075个,其中声旁字 (可以充当形声字声旁的汉字)1348个, 占17%,含旁字(形声字)6542个,占81 %,孤独字185个,占2%。 • 计算了有效声旁的比例为30%,有效含旁 字的比例是48%,最后得出形声字的声旁 有效表音率为: (30%+48%)*1/2=39%
4.35 10.56% 7.22%
声、韵、调全不同
776
都
12.70%
作者进一步计算了汉字形声字的表音度,计算的方法是:仅声调相同的记0.1分,声 母或者韵母相同的记0.45分,声母和声调或者韵母和声调相同的记0.5分,声母韵母相同 的记0.9分,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同的1分。作者用各个形声字表音得分的总和除以形声 字的数量(含多音结构),再乘以100%,最后得到形声字声符总体表音度是66.04%。
引自舒华、武宁宁等(1998)
不同类型的字在各年级识字量中的比率
一 .45 .18 .22 .15 二 .29 .31 .27 .13 三 .23 .33 .33 .11 四 .15 .38 .32 .15 五 .12 .38 .35 .15 六 .13 .41 .30 .16
年级 非形声字 规则形声字 不规则形声字 其他形声字
不同类型的字在各频率段中的比率 高频字 非形声字 规则形声字 不规则形声字 其他形声字 .41 .21 .23 .15 次高频字 .20 .33 .35 .12 中频字 .08 .42 .33 .17 低频字 .03 .58 .27 .12
“北京教材”的用字数是3306个,其中形声字2477 个,占总字数的75%,非形声字829个,占总字数的25 %。首先我们统计了各个年级使用的汉字数和各个年 级使用的形声字数量(这里统计的是只在该年级出现 的汉字和形声字),然后计算出各个年级形声字的比 例。 各年级形声字累计数量及比例
王宁(2002)把汉字的构字法称为汉字的 “构形”,而汉字的构形单位称之为“构 件”。王宁把汉字的构件的结构功能归纳 为以下4种: (1)表形功能,例如甲骨文“天”字中表示 人又突出头部的部件; (2)表义功能,例如“打”字中的“扌”; (3)示音功能。例如“枫”中的“风”; (4)标示功能,例如“末”上的一横表示树 梢的位置。
非形声字 .49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高频 次高频
非形声字 形声字
中频
次低频
低频
形声字的家族
• 是指以同一声旁构成的一组形声字,例如由声旁“青”构 成的“蜻、清、请、情、晴、睛、精、靖、猜”等,我们 把这些字连同声旁放在一起,称为一个形声字家族。 • 在不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形声字家族的成员数量是 不同的,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中的形声字的家族数总体 上看会越来越多,已经出现过的形声字家族,家族成员数 会逐渐增加,例如声旁“肖”构成的形声字家族中, 二年级教材中出现了“悄、梢、峭、削”4个形声字,家族 成员数是4, 三年级教材增加了“消、哨、梢、俏”4个形声字,家族成 员数变成了8, 四年级教材又增加了“硝、艄”2个字,家族成员数增加到 10个, 五年级教材又增加了“宵、稍、捎”3个字,家族成员数增 加到13个, 六年级教材又增加了“屑”,家族成员数增加到14个。
二 697 480 .69
三 759 586 .77
四 441 376 .85
五 410 349 .85
六 332 286 .86
各个频级形声字和非形声字比例
高频 次高频 中频 次低频 低频 形声字数 291 362 401 725 698
形声字
.51
.65
.35
.75
.25
.85
.15
.8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