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明代古音学研究

浅谈明代古音学研究

他 的《 转注古 音略 》 和《 答李仁夫论转注书 》 影响较大 。 杨 慎对 《 切 韵 》系韵 书与上古 音不 同是有 一定 认识 的。 他说 : “ 自沈约之韵一出 , 作诗者据 以为定 , 若法家之 玉条 金科 ,而古 学遂失传 矣。故凡见 于经
临时改变 音读 ,跟宋人 的 “ 叶音 ”说没有本 质上 的
“ 四声互 用 ,切响 ( 指 声母相 同 )通用 。”不过 ,
杨慎特别强调 :
原 古人 转 注 之 法 , 义 可 互 则 互 ,理 可 通 则
通, 未必 皆“ 互” 皆“ 通” 也。 如“ 天” 之 字为“ 天、 忝、
舔、铁 ”, 是其 四声也 ;他年初之 外有铁 因切 ,
是其切响也。其音 “ 忝、舔 、铁 ”三音 皆无义 ,
也 就是万历四十一年 ,陈第又 写了 《 屈宋古音义 》,
这 两部 著作都有 焦 弦写的序 言 ,二人 的观 点完全 一 致 。所 以 ,我们在 叙述 这段历 史时 ,若 只讲 陈第 , 根本置焦 于不 顾 ,那是不公正 的。 陈第在古音研究方面的贡献主要 有两条 : 第一 ,彻底 与 “ 叶音 ”说 决裂 ,建立 明确 的历 史观点 。他有一段名言 : 盖 时有 古今 ,地有 南北 ,字有 更革 ,音有
来分析一下明代古音学发展历程 。
声 皆可转 ,切响皆可 通”的理论而发的 。 尽管杨慎强调 “ 古音转注 ”要 以 “ 义理”为据 ,
但他 的 “ 转注 ”论也还 是字无定 韵 ,可 以随上下文
明代古音 学的代表 人物是 陈第。在陈第之 前 , 杨慎( 公元 1 4 8 8 年一 1 5 5 9 年 地 有关于古音学的论著 。
论转 注书》 )
Hale Waihona Puke 杨慎所说的 “ 义” 与“ 理” , 实际上是指有无证据 ,
如果有 语 言文 字资料 为证 ,就符 合 “ 义理 ” ,否则
清 代古音 学研究造 诣极高 、成果 颇丰 ,明代 陈
第 等学者对 古音学 的研究奠 定 了坚实 的基础 。我 们
就不能 “ 互”, 不能 “ 通”。 他这个话是 针对宋人 “ 四
什 么叫做 “ 古音转 注 ”呢 ?就是 程可 久说 的 :
作者简介 :赵 芸 ( 1 9 8 4 一 ),女 ,山西运城人 ,晋 中师范高等 专科 学校助讲。

1 22 ・
焦贡 《 易林 》,其取韵 又何异 于 《易》、 《 诗 》、
《 楚辞 》哉 ! ( 出自《 答李仁 夫论 转注书 》 )
切韵 系统为 代表 的唐 宋音 系。古 音学则是指 先秦到
隋朝 的语音研 究 ,古 音学的研 究在清代达 到了登峰 造极 的境 界。等韵学 则是来源 于解析 韵书 ,诠释反
切的韵 图。
而不可转 ,“ 铁 因” 之切则与方言叶, 故止有 “ 切
响 ”可通 ,而四声不 互也。 (出 自 《 答 李仁 夫
差异 。 甚至可 以说 , 他 的指导思想仍然是 “ 叶音”说。
他认为 :
《 诗 》十五 国不 同语 言 ,而叶音 无异也 。 楚远在江双数千里外 , 而叶音无异 于 《 诗》 也。 汉人赋颂 , 《 史》《 汉 》叙传 ,扬雄 《 太玄 》,
传子集 ,与今 韵殊者 ,悉谓之 ‘ 古音转 注 ’也 。”【 1 】
音韵 学是研究古 代汉语各 个历史 时期 声 、韵 、 调系统 及其发 展规律 的一 门传统 学问 。音韵 学研究 已经有 一千 多年的历 史 ,它 的研 究对 象一般 是元朝 以前 的汉语语 音 。音韵 学包括 三个 分支 ,分 别是今 音学 、古音学 和等韵 学。这个是 清儒 的分 法。所谓 今 音学 ,研究 对象并不 是清朝 当代的语 音 ,而是 以
转移 ,亦势所必 至。故 以今之 音读 古之 作 ,不
杨 嗔还不 懂得上古 语音也 有 时地 不 同的问题 ,
也不懂得字有定韵 , 不存在什么 “ 叶音 ”问题 。 所以, 他谈 古 音 ,还 是执 今音 部分妄 以通转 古音 ,离 不开 平 水韵 的框架 。他 的 《 转 注古 音略 》就 是按平 水韵
的确 立 , 为清代 古音学的繁 荣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在 分析 了汉学在明代的 日渐复 兴及 焦虼、陈第等一批 从
事考据的学者取得的成就 的同时 , 纠正 了前人 以为有 明一代经 学著述 “ 无非窃盗”之观点 的偏颇。
关键词 :古音学 ;明代 ;语 言学 中图分类号 :H 1 1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4 2 7 0( 2 0 1 3) 0 6 —0 1 2 2 —O 3
编排 的。 凡今音与古音不同的 , 他就说是 “ 音之讹尔” , 是 “ 沈约 偏方之 音 ”,韵字 的归部更 是杂乱 无章 ,
如 “ 鞠 ”归一东 , “ 遇”归二 冬 , “ 冰”归十三职 ,
从 本部 “ 转 ”到 了另外 一个 完全无 关的部 ,这就是
他 所谓 的 “ 转 注” 。 “ 转 注”论 的根本 错误还 是立
免乖剌 而不入 ,于是 悉委 之 “ 叶” 。夫其果 出
1 0 1期 )
济 南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D e c . 2 0 1 3 No . 6( S e r i a l N o 1 0 1
浅谈明代古音学研究
赵 芸
( 晋 中师 范高 等专科 学校 ,山西 晋 中 0 3 0 6 0 0)
摘要 :元明 时期 ,音韵 学开启 了新 的篇章 ,以周德 清的 《中原音韵 》为代表 ,产 生了一批 以研 究 当时 实际语音为任务 的韵 书; 《 韵 法直 图》、 《 等韵 图经 》的 出现 ,标 志着等韵 学的发展 也进 入 了一个新的阶 段;在古音学方面,陈第、焦弦等人 的研 究成就也是超越 前人 的,明代的古音学思想从 杨慎修正 “ 叶音说 ”, 到 焦 主 张 “ 古诗无 叶音 ”, 再到陈第彻底破除 “ 叶音说”和提 出 “ 音有转移”, 标 志着科 学的古音学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