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人因管理
原因分类
设备故障
人因
未知
数量
375
289
3
所占比例
56.22%
43.33%
0.45%
原因分类
设备故障
人因
未知
数量
295
193
4
所占比例
59.96%
39.23%
0.81%
数量
设备故障
人因
未知
393
164
4
所占比例
70.06%
29.23%
0.71%
• 完全因人的基本行为规范导致的占 40/%以上 • D209/109大修70%以上的事件为人 因,实际上要高于这个百分数
防人因失误策略(2/3)
针对程序型人因失误的纠正措施
正确使用程序 质疑的态度 工作规范化 (职业标准) 基本原理培训
解决程序型人因失误,如:
不执行规程 执行错误规程 不理解程序
防人因失误策略(1/3)
针对知识型人因失误的纠正措施
加强沟通 基本原理培训 提高解决问题 工作过程培训 的技能
工作规范化
核电厂人因管理
运行部 王俊鹏
2010年12月20日
目 录
一、为什么要进行人因管理? 二、防人因失误的基本概念
三、防人因工具介绍
四、人因失误案例分析 五、 大亚湾防人因失误的经验
六、关于人因管理的一些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人因管理?
我们来看看岭澳核电站2002年第2/3/4季度24小时 事件单的根本原因分析 下面三个表是2002年第2/3/4季度24小时事件 单按原因分类分布情况如下(其中运行部门所报 的事件分别占61%、63%、58%)
人因失误的3种类型
高
理解错误 过错类型
基于知识型 专 注 度 基于程序型
疏忽 理解偏差
绩效模型
基于技能型 高
低 低 熟悉度
三类失误的比较
类 型 内容 发生在熟悉的环境、熟悉 的工作中 1.无意识的行为-疏忽/过失 2.资深员工自信自满,在 从事非常熟悉的工作时所 犯的失误 不恰当的程序 程序的错误运用 不遵守程序 无章可循 过程复杂 第一次做 心理机理 电厂中的表现 失误 率 影响因素
防人因工具的使用
执行,起作用的人为因素
人因管理的目标
通过人因管理,使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有 意识、自觉地采用防人因失误工具,以有效地 控制或避免人因失误的产生。
人因失误的3种类型 Resmussen & Jensen 于1974年提出的关于人因失误分类的理 论:技能型失误,程序型失误以及知识型失误。理解三种失 误类型需要具备对于人的思维过程的专业知识。 技能型失误指的是执行非常熟悉并且经常执行的任务时犯下 的错误。熟悉的环境和频繁进行的日常工作使大脑处于放松 状态,注意力未集中在当前的工作上,犯错从来不是有意的 ,而是无意的失误或疏忽。 程序型失误指的是使用书面指令时犯下的错误。执行任务 的人始终在思考,但有意的行动导致了无意的后果,这区别 于技能型失误的特征:无意的行动导致了无意的后果。 知识型失误是在没有已知的准则存在时犯下的错误。当事 人不再有任何已知的经验和准则可以依靠,帮助他决定怎么 办,大脑根据过去学到的原则,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来处理 当前面临的问题,决定都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做出的。
对员工:
减少人因失误的工具为:明星自检,质疑三部曲,程序 使用和遵守,准确的沟通,不确定或不安全时的停顿,同 行监督和帮助。 理解任务;只要时间许可,下令人和接令人应该充分交流 和讨论,澄清疑问,确保接令人充分理解将要执行的任务 ,明确任务要点和难点; 明确风险;员工在执行任务前还要预测可能的失误和意外 ,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特别是最大后果。在工作过程中出 现了失误或未曾预料的新情况,要重新进行风险分析; 使用程序;执行任务必须使用程序,在理解程序的基础上 严格执行程序。程序的含义是广义的,没有完全适用的程 序时先要准备一份符合操作现实和质保要求的临时程序。 发现了程序的错误要及时提出,经过必要的修改和批准后 再执行;
防人因失误理念(1/3)
个人犯错
设计缺陷 规程缺陷
事件
组织缺陷
多一些屏障 少一些失误
防止人因失误理念之一 纵深防御,构筑防人因失误立体系统
防人因失误理念(2/3)
人 因 失 误 的 10 大 陷 阱 1. 时间压力 2. 环境干扰 3. 任务繁重 4. 面临新情况 5. 休假后第一个工作日 6. 醒来后半小时 7. 指令模糊或有误 8. 过于自信 防止人因失误理念之二 要从组织层面 设法消除陷阱
旧理论和新理论的比较
• 基于个人的模型
– 传统观念认为个人是“引起”事故的原因,对 犯错人员进行点名批评、责备,使其羞愧。 – 假定过失或错误的原因是疏忽、精力不集中、 不仔细、缺乏知识或技能、态度不积极或者许 多其他过失之一。 – 利用对纪律的强调和敬畏来提高安全程度。
旧理论和新理论的比较
• 基于系统的模型
– 认识到整个体制对错误的形成都有贡献 – 承认组织文化、人-系统接口的设计以及环境 要素会为“潜在失误”创造条件 – “潜在失误条件”会诱发人员犯错 – 认识到个人的局限性,个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 – 因此,构建体制时应当预见到个人犯错的可能 性并努力减轻其引起的后果
人因应用于整个工作循环
管理:持续改进人因管理 设备以及流程的设计
要求操作人员提前准备文件 确保操作人员理解工作任务 明确本次操作关键点 明确操作失误的风险和后果 提示与本操作相关的经验反馈 确定应变或恢复措施 坚持落实操作验证制度 监护操作:失误后有立即后果的操作 独立验证:失误后有长期后果的操作 鼓励操作人员提出疑问 确保主控室和隔离办的信息沟通 观察操作过程并识别和纠正行为偏差
以上三种失误分类理论对于减少人因失误显得非常 重要,因为需要针对不同的失误类型选择不同的预 防失误的工具。失误的类型取决于当事人执行任务 时的思维模式,不取决于所执行的任务。 知识型任务发生失误的概率高于程序型任务,程序 型任务发生失误的概率高于技能型任务,但事件的 严重程度不取决于失误类型,三种失误类型均可能 导致后果严重的事件; 员工经常犯的是技能型错误,班组长经常犯的是程 序型和知识型错误,经理经常犯的是知识型错误。
失误类型是根据个人知识、技能、经验及其精神状态
划分,而不是取决于活动本身;
失误后果的严重性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失误的类型上, 如单纯技能型失误造成的后果不亚于复杂的程序型或 者知识型失误; 防范措施、纠正行动或行为训练的有效性,要与具体
行为模型紧密结合。
人因失误十大陷阱及影响
人因失误十大陷阱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压力 环境干扰 任务繁重 面临新情况 休假后第一个工 作日 醒来后半小时 指令模糊或有误 过于自信 沟通不准确 工作压力过大 影响因素 关注度、熟悉度 关注度、熟悉度 关注度、熟悉度 熟悉度 关注度、熟悉度 关注度 熟悉度 关注度、熟悉度 关注度、熟悉度 关注度、熟悉度 √ √ √ √ √ √ √ √ √ √ √ √ √ √ √ √ 技能型失误 √ √ √ 程序型失误 √ √ √ 知识型失误 √ √ √ √ √
挑战者号在1986年1月 28日进行第10次太空任务 时,由于一个助推火箭的 密封装置一个O形环失效, 导致泄漏出的燃料着了火 ,火焰很快就扩散到了主 燃料舱。在升空后73秒时 ,爆炸解体坠毁。包括航 天飞机本体与当时机上的7 名太空人,全在该次意外 中丧生。
人因失误是核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隐 患。 根据事故统计分析,由于人为原因而造成 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以上,在核电行业 这个比例也达到了60%。
第四,坚持落实操作验证制度。对有立即后果的项目要求监护操 作,对有潜在后果的项目要求独立验证。验证者的授权应当等同或高 于操作者的授权。 第五,确保值内人员充分的信息沟通。在运行值的上下之间,同 级之间,两个主控室之间应该建立畅通的纵向和横向信息传递和交流 的渠道。 第六,观察操作过程并识别和纠正行为偏差。通过有计划的管理 巡视定期进行检查,识别人因失误的早期苗头,并按周期覆盖运行值 管理的全部活动范围。 第七,控制离岗返岗持照人员引入的风险。坚持对离岗时间较长 重返运行岗位的持照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影子培训和考核,确保这些人 员对于机组状态变化、临时变更、设备改造以及离岗期间的经验反馈 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 第八,持之不懈坚持在岗培训。始终把提高每位员工的技能作为 一项长期工作来抓,贯彻工作和培训一体化的思想,营造并维持团队 的学习氛围。
做好防人因失误工作,对保证核电站的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防人因失误的基本概念
关于人的失误有如下几点基本理念:
• 人失误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即便是很优秀的人也会犯错 误;
• 失误通常不是本人的主观愿望;
• 可能发生失误的情景是可以预测、控制和防范的;
• 个人行为受到组织、制度和管理水平的深刻影响; • 理解并消除导致失误的因素,通过培训从以往的事件中 汲取教训,可有效避免人因失误的发生。
对班组长: 减少人因失误的六大工具为:工作计划和准备, 任务分配,工前会和工后会,现场介入和工作监 督,当即对于标准的坚持,沟通和协调。做到: 尽快消化和掌握交接班内容 明确当班任务并在班前会分配任务 根据人员的能力和状态安排任务 确保操作人员有时间理解任务 保证执行困难任务人员能够专心致志 保留有能力的机动人员响应突发情况
技 能 型
注意力资 源不足
走错间隔
较低 不良习惯的 1‰ 长期存在
程 序 型 知 识 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时记忆 根深蒂固 工作记忆 未能正确 识别和匹 配
擅自修改程序 中等 经验主义有 执行程序走捷 1% 很大的存在 空间 径 改造设计中考 虑不周,工作 较高 开创性工作 风险很高 中遇到突发事 10%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