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话题作文教学基础理论写作指导研究报告

中学话题作文教学基础理论写作指导研究报告

(三)X扬写作个性与健全人格发展的需要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不管是“创新教育”,还是“创新精神”,它都离不开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的重大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人。而我们知道,作文的艺术即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和思维又具有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所谓“心游万轫,精鹜八极”也就是描述一个人在写作时神思飞动的情景。所以每一篇作文就是一个独具个性生命体的灵动的思维在白纸上的美妙舞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篇作文都应该是作者独特个性的X扬。而话题作文,由于命题方式的变革,带给学生思维飞扬的空间又特别大,学生灵动的思维在这里极少受到羁绊,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程度的X扬。但是,由于话题作文是新鲜的事物,有不少学生没有得到及时与合适的指导。以至于话题作文对于学生个性X扬的优势,并没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二、关键词界定
(一)话题
所谓“话题”,简要地说,就是谈话的中心内容,当然,这里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就是作者写作时所要围绕的选材X围。
(二)话题作文
所谓“话题作文”,主要是指一种作文命题形式,也即是以所给的话题为写作内容的选材X围,自由命题,不限文体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一般说来,话题作文的命题由四部分组成,即材料、简短提示语、由材料引出的“话题”、作文要求等。其中,材料一般是话题作文命题的开始部分,它们一般是一则或几则新闻报道、一个故事、一则寓言、一首诗歌甚至一幅漫画等。简短提示语,主要是对材料做进一步补充说明或内涵阐释,其作用主要是进一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话题,通常是由材料引出的,或是从材料中提炼的,行文时所要遵守的选材X围。作文要求,主要是对文章篇幅、文体等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另外,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机械传授,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并不是看他(她)对老师传授的知识记住了多少。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富有个性的、能够自主发展的人,而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在这方面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话题作文由于其宽泛的作文命题方式,自由的表达形式,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中学作文教学正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作文教学成为创新人才培育的一方沃土。
这种开放的、具有创新意义作文形式,对我们中学语文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根据话题作文所体现出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引导学生如何关心社会、感知生活、思考人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身发展与成长的需要
以上关于话题作文教学研究的现状,给广大一线教师把握这一新事物本身的深层意义,改革自身的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有不少学生与老师,还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可能由于没有能够充分把握话题作文的命题特点,因此,在具体指导学生的作文时,自己的思想首先没有充分解放,以至于事倍功半;而学生由于长期在以往传统的“材料作文”训练套路的熏陶下,以至于在具体写作的时候,有不少学生仍然是采用过去的“材料作文”的写法,仍然没有摆脱“引—议—联—结”这种新八股的作文套式。即使有的学生能够突破传统,但是由于没有真正把握话题作文的写作要旨,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出现了诸如“偷换话题”等弊病。因此,虽然“话题作文”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十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写出富有新意的佳作,但是由于对这一新事物缺乏应有的研究,话题作文教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尚为健全,处于一线的教师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与培训,因此,有可能使这一富有创新意义的作文教学改革不能达到其应有的效果,故需要有识人士加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富有指导意义与操作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
笔者以为,存在就是合理,话题作文之所以出现,必然有它合理之处。所以,话题作文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话题、全新的事物。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事物,我们不必一棍子打死,也不必惊呼“狼来了”而不知所措。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认真研究,认真实践,拨开云雾,在研究和实践中弄清话题作文的“庐山真面目”,以更好地指导我们所正在从事的语文作文教学。
中学话题作文教学基础理论与写作指导研究
四、立论依据
(本项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
虽然语文教学一直都是受到人们特别关注的对象,但是语文学科自身从没有停下改革前进的步伐,特别是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随着语文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话题作文出现了。但是话题作文从它诞生之日起,也就同时成为一个引起大家争议的话题,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
(一)作文教学改革与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于应试思想作祟,中学作文教学虽然经过一定力度的改革,但是效果仍然不是十分理想,以至于“样板作文”泛滥,“新八股”之风盛行,学生的作文在种种条条框框中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传统的作文教学以及作文命题给予学生创造的空间实在是太狭窄了,于是话题作文借助高考的东风,走进了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视野。
话题作文,一般只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X围,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的限制,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它强调思维的广阔性、开放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由于话题作文降低了审题难度,给了学生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学生知识丰富的程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想象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创造性都可以在作文中尽情地展现,真正体现了立体型、全开放的作文教学指导思想。
面对这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发展方向的作文形式,虽然有不少有关人士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就笔者在查阅现有的研究资料来说,其研究现状呈现两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一是多为零星的研究,不能构成系统;二是目前的一些相关研究,多是一些写作技法研究,缺乏对话题作文教学改革自身的理论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关注。我们甚至可以说,话题作文目前还是一个步履蹒跚、呀呀学语的幼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