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力学第三章

结构力学第三章


基本要求:
掌握结构的支座反力的计算,结构的 剪力和轴力计算的两种方法,内力图 的形状特征和绘制内力图的叠加法。 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各种技巧,能迅 速绘制弯矩图。 理解恰当选取分离体和平衡方程计算 静定结构内力的方法与技巧。会根据 几何组成寻找求解途径。
截 面 内 力 计 算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M N
M
N
Q
Q
图示均为正的轴力和剪力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3
2、截面内力计算方法: 截面法:将杆件在指定截面切开,取左边部分或右 举例1 边部分为隔离体,利用隔离体的平衡条件,确定此截 面的三个内力分量. 截开、代替、平衡。 内力的直接算式: 轴力=截面一边的所有外力沿轴切向投影代数和。 剪力=截面一边的所有外力沿轴法向投影代数和,如外力绕 截面形心顺时针转动,投影取正否则取负。 弯矩=截面一边的所有外力对截面形心的外力矩之和。弯矩 及外力矩产生相同的受拉边。 画隔离体受力图要注意: 1、要与周围约束全部截断;2、约束力要符合约束的性质;3、 受力图中只画隔离体所受到的力;4不要遗漏力;5、宜选取外 力较少部分为隔离体
q
B NB MB
MB
QB
YB °
MB
FP
↓↓↓↓↓↓↓↓↓↓↓↓↓↓↓↓
ql /8 l
2
m/2 m m/2 l l
Mmax=FPab/l a l
b
当 a=b=l/2 时,Mmax=FPl/4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13
ql A
q
ql /2
B
ql2/4
D↓↓↓↓↓↓↓↓↓↓↓↓↓ E 2
ql2/8
l q
x
l
↓↓↓↓↓↓↓↓↓↓↓↓↓↓
q (l - 2 x ) 2
ql 2 M B MB MG可按叠加法求得:M G 8 2
q(l - 2 x) x qx 2 ql 2 代入上式: 2 2 12
MG
1 2 q(l - 2 x) M B - x qx 2 2
ql 2 解得: M B 12 3- 3 6 l
解得: x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25
MB=ql2/12
q ↓↓↓↓↓↓↓↓↓↓↓↓↓↓↓↓↓↓↓↓↓↓↓↓↓↓↓↓
A G B C D E F
l/2 MG=ql2/12
ql2/24
↓↓↓↓↓↓↓↓↓↓↓↓↓↓↓↓↓↓↓↓↓↓↓↓↓↓↓↓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16
§3.4简支斜梁计算
q
q+q0

↓↓↓↓↓↓↓↓↓↓↓↓↓
q0l ql
q
q q0 cos

l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斜梁:
17
q ↓↓↓↓↓↓↓↓↓↓↓↓↓
YA 由整体平衡:
↓↓↓↓↓↓
M Q
ql 2
N
= YA
o
x YA
x
q ↓↓↓↓↓↓↓↓↓↓↓↓↓
MA
q
MB
MB MB


MB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q
10
↓ ↓↓↓↓↓ ↓↓↓↓↓ ↓ ↓ ↓ 2)直杆情况 A 1、首先求出两杆端 弯矩,连一虚线; ↓ ↓ ↓↓ ↓↓ ↓↓↓↓↓↓↓↓ 2、然后以该虚线为 NA 基 线,叠加上简支梁 MA QA 在跨间荷载作用下的 q MA 弯矩图。 ↓ ↓ ↓↓↓↓↓ ↓↓↓↓↓ ↓ ↓ ↓ 对于任意直杆段,不论 其内力是静定的还是超静 YA° 定的;不论是等截面杆或 是变截面杆;不论该杆段 M' 内各相邻截面间是连续的 MA M° 还是定向联结还是铰联结 弯矩叠加法均适用。举例
q 、M q Q、 、Q M 、M q 、q Q 、 、 Q M 、 在自由端、铰支座、铰结点处,无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弯矩 零、平、斜、抛 等于零,有集中力偶作用,截面弯矩等于集中力偶的值。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9
§3.3 叠加法(superposition method)作弯矩图
↓ ↓↓↓↓↓ ↓↓↓↓↓ ↓ ↓ ↓↓↓ 1)简支梁情况 几点注意: MA 弯矩图叠加,是指竖标相 加,而不是指图形的拼合,竖 M' ° MA 标M ,如同M、M′一样垂 直杆轴AB,而不是垂直虚线。 q 利用叠加法绘制弯矩图可以 ↓ ↓↓↓↓↓ ↓↓↓↓↓ ↓ ↓ ↓↓↓ 少求一些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M° 少求甚至不求支座反力。而且 对以后利用图乘法求位移,也 提供了把复杂图形分解为简单 M M' MA 图形的方法。举例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18
斜梁的弯矩图也可用叠加法绘制,但叠加的是相应水平 简支梁的弯矩图,竖标要垂直轴线。
q ↓↓↓↓↓↓↓↓↓↓↓↓↓↓ MB
MA
l
MB MA
ql2/8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19
§3.5多跨静定梁(statically determinate multi-span beam)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例:求截面1、截面2的内力 N2=50 -141×cos45o
↓↓↓↓↓↓↓↓↓↓↓↓↓↓↓↓↓
5kN/m
1
5
=-50kN Q2= -141×sin45°=-100kN
1 2 2
50kN
M2= 50×5 -125-141×0.707×5 =-375kN.m + M2=375kN.m (左拉) N1=141×0.707=100kN
↓↓↓↓↓↓↓↓↓↓↓
a
a
a
2a
a
a
a
qa 2qa
qa
qa
qa
q
↓↓↓↓↓↓↓↓↓↓↓
qa/2
qa/2
qa/2
-3qa/4
9qa/4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22
qa
q
↓↓↓↓↓↓↓↓↓↓↓
qa
a
2qa
qa
a
a 3qa/4

2a qa qa/2

a 9qa/4

a
a
qa/2
qa/4
qa

qa/2 7qa/4
MG=ql2/8
演示
由于多跨静定梁设置了带伸臂的基本部分,这不仅使中 间支座处产生了负弯矩,它将降低跨中正弯矩;另外减少了附 属部分的跨度。因此多跨静定梁较相应的多个简支梁弯矩分 布均匀,节省材料,但其构造要复杂一些!!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26
§3-6 静定刚架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
(statically determinate frame)
2、简支刚架
3、三铰刚架
4、主从刚架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如三铰结构是由三 二、刚架的反力计算(要注意刚架的几何组成) 个单铰组成的,用 1、悬臂刚架、简支刚架的反力由整体的三个平衡条件便可求出。 整体、半边、整体 2、三铰刚架的反力计算 的思路求其反力。 q=4kN/m 整体平衡 如三铰结构中有虚 2 qa qa =3kN 铰时,就要具体问 a=3m M 0 2 aY 0 Y B A A 2 4 题具体分析。不能 左半边平衡 使用这种方法。 qa qa q ↓↓↓↓↓↓ M C a - X A ×1.5a 0 X A 2(kN )
l
YA
由分离体平衡可得:
YA°
2 ql ql qx Y Ao ,M o x2 2 2 ql Q - qx 2
ql qx 2 =M° M x2 2 Q q( l - x)cos Qo cos 2 N -q( l - x)sin -Qo sin 2
斜梁与相应的水平梁相比反力相同,对应截面弯矩相同, 斜梁的轴力和剪力是水平梁的剪力的两个投影。

qa/2
qa2
Q图(kN)
qa
q
↓↓↓↓↓↓↓↓↓↓↓
qa2/2
qa
qa2/2
qa2
qa2/2
M图(kN.m)
西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舒志乐讲授
23
40k N
A 2m B 2m C 2m D 1m
80k N· m E 2m 2m 1m F
20k N/m
G 4m 2m H
50
40
20
40
40
40
20 M
A 1m RA=17kN 17 +
4kN/m 由 Q 可得: 16kN.m H=QC-qx=0 ↓↓↓↓↓↓↓↓↓↓↓↓↓↓↓↓↓↓ x=Q /q=9/4=2.25(m) G C B C D =M +(CH段 E Q图的面积) F M H C =26+9 ×2.25÷2 1m 2m 2m 1m 1m =36.1(kN.m) 8kN
7
内力图形状特征
无何载区段 均布荷载区段
↓↓↓↓↓↓
返回
集中力偶作用处
集中力作用处 发生突变
Q图
平行轴线



P
无变化

发生突变 m 两直线平行
M图
斜直线
二次抛物线 凸向即q指向
出现尖点
尖点指向即P的指向
注备
Q=0区段M图 平行于轴线
Q=0处,M 达到极值
集中力作用截 面剪力无定义
集中力偶作用面 弯矩无定义
15
RB=7kN
16
9 Q图(kN)
x 26 4 M图(kN.m) 28
H

7 7 23
7
30
8 36.1 8 CE段中点D的弯矩MD=28+8= 36kN.m ,并不是梁中最大弯矩,梁中最大 ↓↓↓↓↓↓↓↓↓↓↓↓↓↓↓↓ 8 4 弯矩在H点。Mmax=MH=36.1kN.m。 均布荷载区段的中点弯矩与该段内的 8 最大弯矩,一般相差不大,故常用中点弯矩作为最大弯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