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祛痰药与镇咳药

祛痰药与镇咳药


• 谢谢!
感谢下载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支气管哮喘等疾 病引起的痰液稠厚、咳痰或呼吸困难以及痰阻气管所致的肺通气功 能不全等。亦可用于防治手术后咳痰困难和肺并发症。还可用于小 儿非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预防耳聋的效果。 ▲与强镇咳药合用,会导致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 ▲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禁用。
• 与碘化油、糜蛋白酶、胰蛋白酶有配伍禁忌。
• 避免同时服用强力镇咳药。
• 不宜与金属(铁、铜等)、橡皮、氧化剂及氧气接触,因此喷雾器应用玻 璃或塑料制作。
舍雷肽酶
沙雷杆菌培养液提取的蛋白水解酶,降解异常渗出物和蛋白质,消除炎 症、水肿或肿胀,增加抗菌药物在感染灶和血中的浓度。口服给药 一 次5-10mg,一日3次,饭后整粒吞服。
• 有胃肠道反应,宜在饭后服用,一次8-16mg,一日3次。口服吸收迅速 而完全,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并在肝脏中广泛代谢。
• 代谢产物主要为氨溴索以及其它10余种代谢产物。消除半衰期是6.5小 时。
• 能增加阿莫西林、四环素等抗生素在支气管及肺中的分布浓度,合用可 增强抗菌疗效。
氨溴索
• 溴己新在体内的活性产物,作用比溴己新强。能增加呼吸道粘膜浆 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分泌,减少和断裂痰液中的粘多糖纤维, 使痰液粘度降低,痰液变薄,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从而降低痰液 粘度、降低气道阻力、增强纤毛的转运力,促进排痰。另外,本药 有一定的止咳作用,镇咳作用相当于可待因的1/2。一次30mg,一日 3次,餐后口服。长期服用可减为一日2次。
右美沙芬 • 左吗喃甲基醚右旋异构体,非成瘾性咳嗽中枢抑制剂,镇咳强度与可待
因相等或略强。同时也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NMDA受体与 记忆及神经细胞修复有关。口服给药:一次10-20mg,一日3-4次。 • ▲大剂量可出现呕吐、意识模糊、精神错乱及呼吸抑制。 • 毒性剂量会引起倦睡、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惊厥、癫痫发作等。对此 可采取吸氧、输液、排除胃内容物等,必要时静注盐酸纳络酮 0.005mg/kg以对抗抑郁,癫痫发作时可用短效巴比妥类药物。 • 与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合用时,可出现痉挛、反射亢进、异常发热、昏睡 等症状。 • 与阿片受体拮抗药合用,可出现戒断综合征。 • 乙醇可增强本药的镇静及中枢抑制作用。 • 胺碘酮可提高本药的血药浓度。
• 口腔粘膜有麻醉作用,故服用片剂时宜吞服或用温水冲溶后口服,切勿 嚼碎。
• 偶有口干、头晕、嗜睡、食欲缺乏、胃部烧灼感、全身疲乏、胸闷、腹 部不适、皮疹等。
• 妊娠、哺乳妇女慎用。
• 痰液过多且粘稠的患者慎用。
枸橼酸喷托维林 • 兼具中枢及末梢性镇咳作用。镇咳强度为可待因的1/3,有轻度的阿托
品样作用和局麻作用。口服给药 一次25mg,一日3-4次。,在20-30分 钟内起效,一次给药作用可持续4-6小时。 • 呼吸功能不全者禁用。 • 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 因尿道疾患而致尿潴留者禁用。 • 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 青光眼患者慎用。 • 痰量多者慎用,如需使用宜与祛痰药合用。
氯化铵
对胃粘膜迷走神经末梢的化学性刺激,从而反射性地引起气管、支气管 腺体分泌增加,痰量增多,使痰液易于排出。 禁忌症
▲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尤其是肝昏迷、肾衰竭、尿毒症患者。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 药物合用:
▲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减慢阿司匹林排泄而增强其疗效。 ▲本药可增强四环素和青霉素的抗菌作用。
▲与伪麻黄碱合用,由于尿液酸化和肾脏重吸收率的降低,可使后者的 临床疗效降低。
镇咳药
• 咳嗽是呼吸道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轻度利于排痰, 严重剧烈的无痰干咳影响睡眠,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
• 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吗啡类生物碱及其 衍生物包括可待因、福乐可定、羟蒂巴酚成瘾性高,抑制呼吸;右美沙 芬、左丙氧芬、氯哌司汀、普罗吗酯为非成瘾性中枢镇咳药,不抑制呼 吸。
氯化铵
• 用法用量: 1.祛痰:一次0.3-0.6g,一日3次。 2.酸化尿液:一次0.6-2g,一日3次。 3.重度代谢性碱中毒:一次1-2g,一日3次。 ▲为减少胃粘膜刺激,本药宜溶于水中,饭后服用。
溴己新
• 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粘膜的粘液产生细胞,抑制痰液中酸性粘多糖蛋白 的合成,并可使痰液中粘蛋白纤维断裂,痰液粘度下降易于咳出。
氨溴索
• 本药与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头孢呋辛、 红霉素、强力霉素等)合用可升高后者在肺组织的分布浓度,有协同作用;
• 本药与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茶碱等支气管扩张药合用时有协同作用。
• 避免同服阿托品类药物;避免联用强力镇咳药,因咳嗽反射受抑制时易 出现分泌物阻塞。
• 注射液不宜与碱性溶液混合,在pH大于6.3的溶液中,可能会导致产生氨 溴索游离碱沉淀。
• ▲国内有专门气雾剂型,国外无吸入的用法,也没有气雾剂型。
乙酰半胱氨酸
• 分子中所含的巯基(-SH)能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 断裂,从而降低痰液的粘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祛痰:一次 200-400mg,一日2-3次。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应尽早用药,在中毒 后10-12小时内服用最有效。开始140mg/kg,然后一次70mg/kg,每 4小时1次,共用17次。严重者静脉给药。除口服外还有喷雾吸入和 气管滴入的给药方式。
• 应用温凉水于餐前半小时空腹服用。
• 肠溶胶囊不可打开或嚼碎后服用。
羧甲司坦 作用与溴己新相似,主要在细胞水平上影响支气管腺体分泌,可
使粘液中粘蛋白的双硫链(-S-S-)断裂,使低粘度的涎粘蛋白分泌 增加,而高粘度的岩藻粘蛋白产生减少,从而使痰液的粘滞性降低, 有利于痰液排出。口服,一次250-750mg,一日3次。
磷酸苯丙哌林
• 咳快好,咳哌宁。非成瘾性镇咳药,兼具外周镇咳作用。对抗刺激性干 咳效佳。作用较可待因强2-4倍。除抑制咳嗽中枢外,尚可阻断肺-胸膜 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的肺迷走神经反射,并有罂粟碱样平滑肌解痉作用。 不抑制呼吸,不引起胆道和十二指肠痉挛,不引起便秘。一次2040mg(以苯丙哌林计),一日3次。,服后15-20分钟生效,作用持续4-7小 时。
▲用于缓解外伤、炎症及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肿胀,还用于痰液粘稠、咳痰困难。
▲本药与抗生素类药、化疗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并用可引起下列反应: (1)皮肤粘膜眼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症。(2)间质性肺炎、嗜酸细 胞肺浸润综合征。(3)休克。偶见鼻出血、痰中带血等出血症状。
▲避免长疗程用药。正接受鼻导管插管通气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通过消化 道使用本药时应加强定时吸痰。
制、便秘、耐受性及成瘾性等作用均比吗啡弱。口服给药 一次1530mg,一日30-90mg;极量:一次100mg,一日250mg。能透过胎盘屏 障。本药在体内经肝脏代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约有15%的可待因在 体内脱甲基而成吗啡,半衰期约为2.5-4小时。 • ▲禁用于多痰患者。 • ▲与抗胆碱药合用,可加重便秘或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 ▲在服用本药的14日内,若同时给予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可导致不可 预见的、严重的不良反应。 • ▲与西咪替丁合用,能诱发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和呼吸急促。 • ▲酒精可增强本药的镇静作用。
• 恶心性祛痰药和刺激性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愈创木酚甘油醚、桔 梗流浸膏、远志流浸膏等口服后可刺激胃粘膜,引起轻微恶心,反射性 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 粘痰溶解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沙雷肽酶分解痰液中粘性成分如 粘多糖和粘蛋白,使粘液液化,粘滞性降低而易于咳出。
• 粘液稀释剂,如羧甲司坦等,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的粘液产生细胞, 促其分泌粘滞性低的分泌物,痰液由粘变稀,易于咳出。
稀化粘素
• 桃金娘科树叶的提取物,是一种脂溶性挥发油,具有溶解粘液、刺激腺 体分泌、促进呼吸道粘膜纤毛摆动、加速液体流动、促进分泌物排出等 作用。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矽肺、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成人一次300mg,一日3-4次, 4-10岁儿童一次120mg,一日3-4次。 慢性疾病一日2次。
乙酰半胱氨酸
禁忌症 (1)对本药过敏者。(2)支气管哮喘。(3)严重呼吸道阻塞。(4)严重 呼吸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
• 有硫化氢臭味,用药后如遇恶心、呕吐可暂停给药,支气管痉挛可用异 丙肾上腺素缓解。
• 减弱青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因此不宜与这些药 物合用,必要时可间隔4小时交替使用。
呼吸系统常用药物
• 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 肺脓肿、肺结核、肺癌、COPD及肺源性心脏病等,虽然发病原因各 不相同,但常见的共同症状是咳嗽、咳痰、及喘息。
祛痰药
• 痰是呼吸道炎症的产物,可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咳嗽,并加重感染。祛 痰药可稀释痰液或液化粘液使之易于咳出。
• 外周性镇咳药:抑制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中的任一环节而止咳。如甘草流浸膏保护呼吸道粘膜;祛痰药减少痰液 对呼吸道的刺激而止咳;平喘药可缓解支气管痉挛而止咳;苯佐那酯局 麻呼吸道粘膜作用于效应器上而止咳
• 苯丙哌林、喷托维林兼具中枢及外周作用而止咳。
可待因 • 甲基吗啡,止咳强度为吗啡1/4,镇痛为吗啡的1/12-1/7,其呼吸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