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血液学检验:8实验八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象-2017
临床血液学检验:8实验八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象-2017
实验八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 非红系细胞(nonerythroid cell, NEC)计数:指 不包括所有有核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组 织嗜碱细胞、巨噬细胞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仅 用于无成熟型和红白血病。
• 有核细胞百分比(all nucleate cell, ANC):指骨髓 所有有核细胞的百分比。
M4b
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NEC)
M4c
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 形态特征者>20%(NEC)
M4Eo
除上述特征外,嗜酸颗粒粗大而 圆、着色较深的嗜酸粒细胞占 5%~30%
M5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
原单+幼单≥30%
M5a 原始单核≥80%(NEC)
M1
3、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
M2a
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4
5、急性原始单核细胞和单核细胞白血病
M5
6、急性红白血病
M6
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M7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M0
是指形态学和细胞化学不能提供髓系分化的证 据,但可以通过免疫学标志和(或)超微结构检 查证实原始细胞髓系特征的AML。
细胞化学染色
免疫表型分析(一线抗体,高特异性)
• 髓系:anti-MPO, CD13, CD33, CD117, • B淋巴系: CyCD22, CD19, CD10, CD22, CD79a • T淋巴系: CyCD3, CD2, CD3, CD7, CD8 • 非系列特异性: TdT, HLA-DR, CD34
M1 急性髓系白血病无成熟型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Ⅰ型+Ⅱ型≥90%(NEC),早幼粒细胞少,中性中幼粒 细胞及以下阶段粒细胞不见或罕见。 至少3%的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或苏丹黑染色阳性。 细胞形态类似于急淋
M1 急性髓系白血病无成熟型
至少3%的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 或苏丹黑染色阳性。
M2 AML with maturation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成熟型
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PML-RARα ,t (15.17)(q22;q1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伴成熟型M2,AML1-ETO, t(8.21)(q22;q22)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E0),CBFβ-
MYH11,inv(16),(p13.1;q22)
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
2、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CBFβ-MYH11 M4E0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t(15;17)(q22;q12)
PML-RARα及其变异易位亚型
M3
二、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型(AML-NOS)
1、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
M0
2、急性髓系白血病无成熟型
以髓系起源的白血病细胞在血液、骨髓和其他组织中克隆 性增殖为主要特征,部分亚型具有重现性遗传学异常和特 异性融合基因。
一、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 二、急性髓系白血病非特指型(AML-NOS)
一、急性髓系白血病伴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
1、AML伴t(8;21)(q22;q22); RUNX1-RUNX1T1 M2b、M1、M2a
骨髓原始细胞I+Ⅱ型占30%~89 %(NEC) ,早幼粒细胞及以 下阶段粒细胞>10%
பைடு நூலகம்
M2b t(8;21)
异常中幼粒细胞MPO呈强阳性,部分异常中幼粒细胞阳性物在细胞核的凹陷处 聚集成团,呈团块状反应。 核浆发育不平衡,核发育落后于胞质,核圆或椭圆形,偏位,染色质细如网, 常有核仁。胞质量多,易见空泡,内外浆,胞质周边浓蓝,核凹陷处有淡蓝区, 含有中性细颗粒。异常中幼粒旁“朝阳红”,Auer小体常见 POX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和溶酶体中
M5b 原单<80%, 原+幼单核细胞>30%
分化较好 多为成熟或较成熟细胞 原始细胞<10% 病程发展慢 自然病程大多>1年。
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 诊断应该是多指标,多参数综合诊断的结果。
主要包括: M (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 ) I (免疫学,Immunology ) C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M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综合分析
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
• 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WBC>10×109/L(白血性白血病 ) • 白细胞不增多的白血病 :WBC<1×109/L(非白血性白血病 )
骨髓:
• 骨髓或外周血中,髓系白血病原始细胞(Blast)比值≥20%就可以诊 断AL
• 被证实有重现性遗传学异常时,即使外周血和骨髓中的原始细胞< 20%,也诊断为AML.t(8:21)(q22;q22)、t(15:17)(q22;q21)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
• 是造血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是 骨髓中造血细胞恶性增殖,分化阻滞,凋亡受抑。 临床表现:贫血、出血、发热、浸润。
• 所谓急性和慢性区分的依据:
细胞分化程度
急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
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 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 (≥20%) 病情发展快 自然病程一般<6个月。
• 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
• CD14与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M4、M5) (二线抗体,高灵敏性)
细胞遗传学分型
• 特异染色体异常是恶性血液病发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染色体异常更能代表疾病的本质
分子遗传学分型
指的是特异染色体易位在分子水平的改变 表现为基因重排和各种融合基因的产生,是可靠的分子 标志。是白血病的诊断指标、微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指 标和治疗的靶点。
M3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早幼粒细胞>30%(NEC)
M3a
颗粒粗大、密集或融合
M3b
颗粒细小而密集
M4 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粒系和单核系统同时发生恶性增生
M4a 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 (N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