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司母戊鼎
学习目标导航
了解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成就;
1
知道青铜器精品的代表,并能识别其图片。
2
了解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基本过程
3
了解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 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联合国五十华诞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 日在联合国总部,由江泽民主席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 ——世纪宝鼎。
4、成就: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出现铜镜 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用途较广泛。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商周的青铜器的制作 特点有哪些呢?
动脑筋: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1米
商周青铜器的特点
司母戊鼎重832.84千克 每个坩埚(gān guō用来熔化金属 的器皿)能冶炼铜12.5千克,铸造 该鼎需要70多个坩埚。铸造的时 候需要两三百人同时操作.
这说明了什么?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 1.33米
司母戊鼎
特点一:规模大
食器
兵器
特点二:品种多
农具
盥(guàn)水器
酒 器
乐 器
铜 特点三:用途广 镜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四
羊
方
尊
羊的前腿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四、工艺精美
二、甲骨文记事
1.名称来历 :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世纪宝鼎”是具有商周青铜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 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高2.1米,象征即将到来的21世纪;口 径1.5米,重1.5吨。它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 鼎内壁铸有金文:“铸赠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 ”鼎禁(底座)高0.5米,象征联合国成立50周年,2米见方, 上铸56条夔龙纹饰,象征华夏56个民族都是龙的传人。整个 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堪称宏伟杰作。
4.发现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
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谢谢!
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青铜 器的呢?
到了夏、商、西周青铜器的发 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了?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1、出现:
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2、发展:
到了夏朝,青铜器的种类逐渐增多;
3、盛行: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青铜器
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2.发现情况: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 陕西、山东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 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3.记载内容: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管制、 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