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东山副城城市设计
五、‚双线‛互动
激活 金线 地铁线 带动 蓝线 秦淮河
金线的存在为蓝线带来了大量的潜在使用人群
蓝线提供了丰富了文化娱乐性,为地区带来活力,同时 提升整个地区的商业价值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双线互动
人流
人气
活力
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现代生活 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回忆空间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重启秦淮河航道
秦淮航道向旅游方向的转型
2005
2011
——
——
第一条外秦淮河水上游线开通
七桥瓮——杨家圩18公里沿河步道竣工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挖掘
·沿外秦淮河景观形成南中北三簇团结构
功 能 文 化 自 然 城 市 综 合 区位 包括地段 门东片区 北 部 簇 团 中华门城堡内外地区 门西片区 中华门门外片区 七桥瓮地区 七桥瓮地区自然湿 地公园 南京南站中心区 中 部 簇 团 新秦淮河至牛首山河 地区 河定桥商务区 东山府前政务区 凤凰港——杨家圩 地区 方山地区 方山地质公园
A
S U G
商业用地 商业用地 其中 商务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6.4 5.3 1.1 9.3 1.5 14.2
9.8 8.2 1.6 14.3 2.3 21.9
·府前政务区和河定桥商务区文化功能的缺乏将在本基地中得以弥 补,形成周边商圈的文化中心。
参考‚浦口新城核心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 用地 代码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商业设施用地 商务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文化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工业用地 交通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面积(ha) 877.55 97.21 145.83 48.49 63.28 92.38 155.89 430.37 62.64 645.36 5.95 16.43 2.39 24.64 7.79 占城市建设用 地比例(%) 33.50 9.28
对老厂区建筑进行保留 改造,功能进行置换; 形成以艺术创新为主的 文化街区。
滨水游乐区,包括小型 商业设施与大型娱乐设 施,旨在提升滨水区域 活力,为地区创造公共 娱乐中心。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重点地段
交汇区域,富有活力。 平面交汇,立体融合。
地下层次——地下商业广场
七、方案介绍——重点地段
交汇区域,富有活力。 平面交汇,立体融合。
地块标志性建筑物。
空中步行体系,联系中 心区各高层的天桥系统, 可同时服务于商务人群 与休闲人群。
活力带,商业空间与水 上空间的交融区;也是 行上人群与船上游人的 交流区;是整个地块最 具活力的区域。
地下广场,可以与地铁 站、中心区地下商业空 间联系,是地下空间与 地面空间的交流节点。
如何复兴?
人群从哪里来?
仅仅依靠蓝线——秦淮河这一单一因素如何实现持续的人气与活力?
? ? ?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四、‚金线‛渗透
·地铁线串联重要中心区
杨家圩站
·地铁线的存在,为基地带来了大量人群,是基地未来发展的一大潜 力点。
百家湖站
小龙湾站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四、‚金线‛渗透
密度大 集中式
南 部 簇 团
自 然
单一 集中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挖掘
·基地所在片区形成零散、琐碎的景观团,文化、自然景 观分布均质,没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且具有特色的中心。
竹山公园
形成秦淮风光带上的重要节点, 承接南北功能簇团的中转站。
杨家圩湿地公园
百家湖公园
江宁博物馆
创意文化产业 文化主题公园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秦淮文化 滨河主题公园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游乐设施
创意文化产业区 文化主题公园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土地利用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交通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步行体系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系统介绍 开放空间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分析 结论
·增加商业设施用地规模,打造商业娱乐业中心。 ·打造文化中心,体现开发区文化、秦淮文化。 ·形成滨河绿地公园,打造沿秦淮景观带。
B1 B1 A1 A2 A3 M S
功能 定位
东山副城商业文化中心
U G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历史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她的航运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历史上几经兴衰,却 依旧屹立不倒。 ·目前秦淮河航运功能正处于复兴与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积极面对航运文化的影 响,挖掘航运历史、复兴秦淮航运功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规划结构
在《东山副城总体规划(20102010)》确定总体布局框架下,将 基地与周边地区结构布局进行进一 步优化,形成‚一廊两轴三心多组 团‛的布局结构。
一廊:贯通区域的‚城市景观带‛ 两轴:沿双龙大道发展轴、沿天 元中路发展轴 三心:凤凰港——杨家圩商业文 化中心、河定桥商业集中区、东山 府前政务区 多组团:工业保留区、百家湖景 观区、高湖景观区等
·地铁线拉近地块之间‚时空距离‛ ·‚时空距离‛概念的存在改变了基地的‚相邻区域‛
时间范围 百家湖公园、1912街区、 杨家圩公园 胜太路商圈 九龙湖公园
地铁可到达范围 河定桥商务区、东山府前政务区、 江宁博物馆、竹山公园 高铁南站、南站中心区、大学城中 心区、南京科技馆 安德门商圈、菊花台公园、河西 CBD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87.4%
98.9% 100%
1.1%
11.5%
工业功能
一类工业 二类工业
交通设施
道路 地铁站台
绿地广场
公园绿地 滨河绿地
商业商务
道路设施 地铁站台
居住功能
居住区 生活配套
服务功能
行政办公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二、功能定位
府前政务区土地利用平衡 用地代 码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 务设施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 其中 教育科研用地 B 4.9 7.6 其中 A3 G U S 面积 占城市建设用 (ha) 地(%) 15.8 24.3 17.7 12.8 27.4 19.8 用地代码 R B B1 B2 河定桥商务区土地利用平衡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 用地 商业设施用地 商务设施用地 教育科研用地 绿地 公共设施用地 交通设施 用地 面积 (ha) 25.5 76.9 22.4 54.5 27.4 15.7 18.1 2.6 占地比 例(%) 15.3 46.3 13.5 32.8 16.5 9.4 10.9 1.6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功能分区
双核心区、三特色区、多社区
双核心区—— 绿色核心区与文化产业核心区
三特色区—— 综合商务商业区、科研设计区和休闲娱 乐区。
多社区—— 商住混合区和综合居住社区,前者功能 更为综合,后者以居住为主。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平面图
7
8
垂直交通空间
14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重点地段
平面交汇,立体融合。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鸟瞰图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鸟瞰图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鸟瞰图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创意文化产业区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带
商务中心公园 城市广场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三、‚文化‛探究——策略
·目前秦淮河已开通水上游览路线一条(石头城—— 中华门),步行线路一条(七桥瓮——杨家圩)。 · 规划希望打通中华门——方山段古航道, 以基地为节 点,完善秦淮河水上游览线路,重塑秦淮水运文化。
水上观光旅游带动秦淮文化复兴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六、空间落实
金线渗透
‚TOD‛模式
蓝线融合
‚城市水廊‛
南京江宁凤凰港-小龙湾地区城市设计
七、方案介绍——规划结构
以金线形成圈层,以蓝线串联整个 地块,综合形成贯穿基地东西的城 市发展复合轴线,形成活力带
‚两轴、一带、双核、多节点‛ 两轴——城市发展复合轴 城市空间发展轴 一带——城市水廊带 双核——文化产业核心 绿色核心 多节点
时间
人物
事件 (楚)威王东巡,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 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
影响
战国
楚威王
秦淮河正式开始航运历史
三国·吴 六朝 隋 南唐 明·洪武 明·永乐 1980
孙权 —— 隋文帝 —— 朱元璋 朱棣 ——
孙权赤乌八年,‚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 破冈渎打通了秦淮河水系与江南地区水运之间的航运 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冈渎’,上下一十四埭。 通道,连接了南京、句容、丹阳、镇江、至太湖流域 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宁界。 和浙江地区,成为六朝300多年间的漕运依赖。 方山至东山一带沿秦淮河形成大量的商埠 废除破冈渎限制以南京发展 破冈渎完全废弃 开百家湖,疏浚秦淮河至长江通道,连接江浙地区 迁都北京 秦淮新河开通 方山至东山一线遗留大量人文景观 秦淮河航运功能减弱,防御功能增强 —— 秦淮河航运历史的顶峰时期,东山已初具规模 秦淮河航运功能逐步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