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专题辅导课件:议论文写作指导——分析论据
高考作文专题辅导课件:议论文写作指导——分析论据
高考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
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 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 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 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 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 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议论,必须 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即“事实更需雄辩”。
论点可能是:坚持就是胜利、成功来 自经验、挫折也是一笔财富、失败乃成功 之母等等。
可见:只叙写事例,无法充分论证论点。 因此,在叙写事例之后加上分析议论,效果 就会截然不同。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 败了,总结经验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才 获得了成功,制造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 “六O六” 。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失 败一次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 是他试验了605次,失败以后不再坚持,也决 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 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说,坚持到底 就是胜利。
优点:论据丰富
缺点:“观点+论据”格局 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 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 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 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 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 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
练习5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明代徐霞客年轻时 立下走遍三山五岳的志向,后来虽历尽磨难,但 一直旅行到生命最后一刻,完成巨著《徐霞客游 记》。 。 (请用条件分析法续写相关论证文字。)
一个人只有立了志,才能坚持从事自已的事业, 至死不渝。徐霞客就是立下了志,才取得非凡的 成就的。
温馨提示:议论分析不是单一的,可综合运用上述 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文章议论分析更全面,更 深入,富有思辩性,令人信服!
方法推荐四——对比分析法
在叙述完事例后,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强化所论述的观点,可正面比较,也可反面比较。 例1、只有坚持不懈地付出才能走向成功。左思为写 《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三九严冬,笔耕不辍; 三伏酷暑,意兴犹酣。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 独对孤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换来了丰硕的 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国,一时洛阳纸贵。英国物理 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 10年中,他不懈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 又不懈地努力。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 人。
点拨方法三:归纳分析法 含义: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 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思路:归纳共性→揭示观点 关键:一句话概括多个论据;将共性、 实质扣住论点
练习3,运用归纳法分析下列事例: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 的粥都难以喝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 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 不名,生活上靠着弟弟接济;高尔基曾经是个流 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还供姐姐 读书„„(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参考示例:这些历史名人都饱受贫苦的困扰,也正
方法点拨二:因果分析法(探因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 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 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 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关键:找准因果关系,将原因与观点对应 起来。 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 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 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参考示例: 街亭为什么会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 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 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 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 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例三:探究论据分析部分使用了什么方法?
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成就千古奇书;齐白 石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不分昼夜千刻万磨练就的;蒙娜 丽莎的微笑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大 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 自于踏实的功底。因此,可以说,艺术殿堂精美的纹 饰是用踏实雕刻成的。(论点:踏实)
练习1:用假设分析法分析下列事例。 观点:勤能补拙
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 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 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 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 人耻笑的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 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的付出。 由此可见,只有不懈地付出,才会收获成功,才能轻嗅 胜利的芬芳。
练习4:
好的集体不会埋没人才。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 门下。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 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多次向魏王进谗言, 以致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能施展其才能。而齐王听说 孙膑之才,不惜代价,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 军才有了马陵道之胜。 。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参考示例:
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 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 若无顽强 拼搏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 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 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 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呢? (分析)可见, 勤奋是能够补拙的。(观点)
二、欣赏下面2个作文片断,请问运用了什么论据分析法?
1.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文豪高尔基在 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有象一般人一样顾及衣物、家具、 财产,甚至没有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箱书 籍。因为他舍弃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的是启迪心志、 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可见,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 独具魅力,所以他是智者。 2.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仁者。安徽桐城有一条 “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 相,张老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 现在的“六尺巷”。正因为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 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之气概,化干戈为玉 帛,才成就了“六尺巷”这段千古佳话。所以,没有超出 常人的高风亮节,又怎会做出如此舍弃?(《学会舍弃》)
是幼时的贫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更积极地去 改变现状,最终成就别样人生。由此看来,贫穷并不 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 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 又何尝不是一笔财富呢?
小结 议论文论据分析:
一个原则:紧扣论点 三种方法: 1.只摆现象材料——追原因 →探因分析法 2.已有结论材料——问假如 →假设分析法 3.列举事实材料——找共性 →归纳分析法
练习2,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列事例: 三国时的马谡[sù]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 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 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 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 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 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 首异处。 (《自信,但不能盲目》)
议论文写作指导系列
事实更需雄辩
——例证法怎样分析论据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技巧;
2、通过初步了解后的练笔来深入把握论据 分析方法的运用。
请简要评析下文的优劣: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 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 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 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 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 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假设性 的分析
方法点拨一:假设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用假设性语言说出事物之间 的因果关系. 注意: 1.假设分析法标志性词语通常为:表假设性 关系的关联词语: ①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倘 若)„„就„„(那、那么、那就) ②假如„„怎能„„,若无„„怎能„„
2.假设性分析,必须完整的引述事实论据, 然后提出假设,并推导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 结果。(已有结论材料——问假如)
结论:我们写议论文,不能只是观点加材料,还应
该加以分析。 注意,分析论据基本原则:扣题分析,即围绕论点 对所引用事例进行理性分析。
一、思考:下面一则论据,它所要论证的论点是什么?
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 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 次,才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 药“六0六”。
(请用对比分析法续写相关论证文字。)
同是孙膑,为何会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 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 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且缺乏伯乐眼光。 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大臣也不象庞涓谋私,因而 上下齐心,孙膑在此,正得以发挥作用。
方法推荐五——条件分析法
就是在引述一个事实论据后,对其成功的条件 作出分析的一种方法。其关联词是:只要…… 就……。我们还可以用“只有……才……”、 “无论……都……”等句式来分析条件。 例如《勤能补拙》,举例后可这样进行分析: ……由此可见,一个天资笨拙的人,只要勤 勤恳恳,做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 千之’,就能变得聪明起来,成为对社会有用 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