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美税制及税负比较研究报告

2017年中美税制及税负比较研究报告

2017年中美税制及税负比较研究报告
2017年9月
目录
一、研究中美税制需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6)
二、中美税制概况 (8)
1、中美税制:分税制与财政联邦主义 (8)
2、中美税种的主要差异:增值税、房产税、社保税(费) (13)
(1)中国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而美国以所得和财产税为主,但没有开征增值税13(2)美国有完善的财产税,中国的房地产税仍在试点 (14)
(3)中国的社保采取缴费方式,美国采用法定的社保缴税 (15)
3、中美税法体系 (16)
4、中美税法立法程序:中国高效,美国繁杂 (18)
三、中美现行税制结构对比 (20)
1、课税对象:商品课税与所得课税 (20)
(1)中国:商品课税为主 (20)
(2)美国:所得课税为主 (21)
2、税收性质:直接税与间接税 (22)
(1)中国:以间接税为主,注重筹集收入的效率 (22)
(2)美国:以直接税为主,注重调节公平 (23)
3、税收缴纳主体:企业与个人,税负感体现在不同主体 (24)
(1)中国 (24)
(2)美国 (25)
4、实际负担主体:企业与个人,部分税收由企业转嫁个人,并非企业的负担
(27)
5、财政与税收的分权程度:中央税和地方税,中美两国的中央税均约占一半
(29)
(1)中国:转移支付前中央约占45%,转移支付占37%,形成一定程度的财权集中及再分配 (29)
(2)美国:虽然三权分立以及州的独立性较强,但联邦财政收入占比50%,近几年整体稳定 (31)
四、中美宏观税负比较 (32)
1、小口径:不考虑社会保险的情形下,中国宏观税负低于美国 (34)
2、中口径:考虑税收、社保的情形,美国宏观税负水平大部分年份高于中国,
美国仍在趋势向上,而中国税负显现向下迹象 (35)
3、大口径:考虑税收、社保、非税的情形,美国宏观税负水平高于中国,差
距最大时高出13.7个百分点,最小差距为2.1个百分点 (36)
4、全口径:中国有四本预算,全口径下的宏观税负水平2009年起中国超过
美国,但主要源于中国的土地出让收入近年迅速增长 (37)
五、中国税制改革的可能方向 (38)
1、继续清理非税收入,提高税收占比 (39)
2、逐步提升税收法律级次,实现税收法定 (39)
3、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改变企业税负感重的状态 (39)
4、个人所得税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增加可抵扣的项目,降低最高边际税
率,提高税收遵从度,明确个税改革的目的 (40)
5、改革资源税、消费税等税种,充分发挥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反映资
源的稀缺性 (41)
6、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构建地方税体系 (41)
7、清理规范税收优惠,实现所有企业的公平竞争 (41)
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其中,减税是降成本的重要措施。

特朗普上台后提出将进行大规模减税,而中国近年来推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包含减税清费。

在全球可能掀起减税潮及面对税收竞争的背景下,中美税制有哪些异同?中美宏观税负到底孰高孰低?未来中国税制改革方向?
税制比较:中国实行分税制,美国实行财政联邦主义。

中国现行的分税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消费税是主要税种。

美国是典型的财政联邦主义,分为联邦、州和地方(郡县、市镇村)三个级次。

各级政府只是事权范围、管辖地域的不同,没有上下级关系。

每个政府级次都有相对独立的主体税种,形成联邦税、州税、地方税的体系,州和地方有较大的税收管理权。

联邦税收主要由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组成;州税以销售和总收入税、个税为主;地方税以房产税为主。

中美税种的主要差异。

1)中国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而美国以所得和财产税为主,但没有开征增值税;2)美国有完善的财产税,是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中国的房地产税仍在试点;3)中国的社保采取缴费方式,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美国则是法定的社保税,成为联邦税的主体税种。

中美税法立法程序:中国高效,美国繁杂。

中国税收立法程序更短,制定过程更加高效;美国的税收立法程序需经历循环往复,体现行政、立法权的制衡,联邦、州和地方政府间的制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