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40万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ITCC系统联锁逻辑说明

240万加氢装置循环氢压缩机ITCC系统联锁逻辑说明

目录目录 (1)1 联锁逻辑 (2)2 开车步骤 (3)3 超速实验与正常停机 (5)4 润滑油备泵自启动逻辑 (5)5 防喘振控制 (5)附:联锁报警值一览表 (8)1 联锁逻辑1.1联锁条件:(1)压缩机止推轴承温度TT11447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7A/B (2)压缩机止推轴承温度TT11448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8A/B (3)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TT11446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6A/B (4)压缩机支撑轴承温度TT11445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45A/B (5)压缩机轴位移ZSHH11442A/B过大二取二(HH:0.7mm),分别带旁路软开关ZSHH11442A/B (6)压缩机轴振动VSHH11443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43(7)压缩机轴振动VSHH11444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44(8)汽轮机径向轴承温度TT11463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3A/B (9)汽轮机径向轴承温度TT11464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4A/B (10)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TT11461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1A/B (11)汽轮机推力轴承温度TT11462A/B高高二取二(HH:115℃),分别带旁路软开关TI11462A/B (12)汽轮机轴位移ZSHH11461A/B过大二取二(HH:0.8mm),分别带旁路软开关ZSHH11461A/B (13)汽轮机轴振动VSHH11461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61(14)汽轮机轴振动VSHH11462过大(HH:88.9μm),带旁路软开关VSHH11462(15)驱动端一级密封泄漏量PDT11495高高(HH:78.6kPa),带旁路软开关PDI11495(16)非驱动端一级密封泄漏量PDT11496高高(HH:78.6kPa),带旁路软开关PDI11496(17)汽轮机速关油压力PT11460低(L:0.15MPa) ,带旁路软开关PI11460(18)汽轮机转速高高自203 SSHH11463A,带旁路软开关SSHH11463A(19)汽轮机转速高高203 SSHH11463B,带旁路软开关SSHH11463B(20)汽轮机转速ST11462A/B高选后<600rpm且转速调节去电液转换器输出SV11454>40%,带旁路软开关SV11454_FAULT(21)汽轮机转速ST11462A高高(HH:12304rpm),带旁路软开关SI11462A(22)汽轮机转速ST11462B高高(HH:12304rpm),带旁路软开关SI11462B(23)润滑油总管压力PT11440A/B/C低低三取二(LL:0.1MPa),分别带旁路软开关PI11440A/B/C (24)汽轮机排气压力PT11461A/B/C低低三取二(LL:0.9MPa(a)),分别带旁路软开关PI11461A/B/C(25)辅操台压缩机紧急停机按钮HSS11431_1按下(26)现场盘压缩机紧急停机按钮HSS11431_2按下(27)自汽柴油加氢装置SIS系统来ITCC信号联锁停机IST11401_3A/B/C三取二1.2 联锁动作:(1)防喘振电磁阀FSV11404失电,防喘振调节输出100%(FV11451)(2)汽轮机停机电磁阀2222(XSV11461A)失电(3)汽轮机停机电磁阀2223(XSV11461B)失电(4)循环氢压缩机联锁停机信号至DCS,触点断开(IST11431_0)(5)循环氢压缩机联锁停机至SIS,触点断开(IST11431_1A/1B/1C)(6)辅操台上联锁停机指示灯亮(0215_YA_C102_STP)1.3 联锁复位操作:无异常联锁条件发生,旁路一些不能满足要求的联锁条件,点击上位机“联锁复位”按钮,联锁复位。

1.4 联锁复位状态:(1)防喘振电磁阀FSV11404带电,防喘振调节输出解锁(2)至SIS循环氢压缩机联锁停机信号正常,触点闭合(IST11431_1A/B/C)(3)至DCS循环氢压缩机联锁停机信号正常,触点闭合(IST11431_0) 信号正常(4)辅操台上联锁停机指示灯灭(0215_YA_C102_STP)(5)汽轮机停机电磁阀2222(XSV11461A)带电(6)汽轮机停机电磁阀2223(XSV11461B)带电2 开车步骤2.1 润滑油泵启动2.1.1 润滑油泵允许启动条件:(1)隔离气压力PT11490正常(L:300kPa)2.1.2 上位机上润滑油泵允许启动信号灯变为绿色后,现场操作启动润滑油泵2.2 盘车2.2.1盘车启动条件:(1)润滑油总管压力PT11439正常(N:>0.25MPa)(2)汽轮机速关阀全关,全开行程开关ZSO11461A/B触点同时断开、全关行程开关ZSC11461A/B 触点同时闭合(3)转速为零确认(人工确认后点击上位机确认按钮)2.2.2 盘车电磁阀动作:具备盘车条件后,可以现场启动盘车油泵,盘车油泵运行60 秒后,可以启动盘车电磁阀,每间隔十五秒,一得电,十五秒一失电。

按停止盘车按钮后,或任何盘车条件不满足或盘车油泵不运行,盘车电磁阀失电,停止盘车。

2.3 允许启动条件满足:(1)润滑油总管压力PT11439正常(N:>0.25MPa)(2)润滑油冷却器后油温度TT11435正常(N:>35℃)(3)汽轮机速关阀全开,全开行程开关ZSO11461A/B触点同时闭合、全关行程开关ZSC11461A/B 触点同时断开(4)汽轮机盘车停止(盘车电机运行状态(YS_C102_1)触点断开)(5)压缩机防喘振阀全开(防喘振调节输出≥95%)允许启动条件满足后就地盘准备启动(C102_STA_F)和辅操台允许启动(C102_STA)指示灯亮。

操作模式由停机状态至准备启动。

若在“调速画面”中选择“就地”,则汽轮机就地盘控制指示灯亮(C102_CF)。

注:下面的开机过程以中控操作为例。

2.4 暖机打开上位机“调速画面”,将“中控/就地”开关选择“中控”,“串级/手动”开关选择“手动”,点击“启动”按钮,操作模式变为暖机模式。

暖机模式分为两段:暖机1为0~1500rpm,暖机2为1500~4500rpm。

在暖机1和暖机2转速范围内,按下“升速”或“降速”按钮后,跟踪转速以300rpm/min 的变化速率至当前暖机模式转速范围任意转速,中途按“保持”按钮可以停在此转速进行暖机,暖机时间人工确定。

但是转速进入暖机2后将不能再返回暖机1模式。

暖机1模式期间转速大于100rpm的运行时间需大于2分钟以后才能进入暖机2模式。

暖机完成后,按“升速”按钮可继续往上加速。

机组转速在600~12304rpm时,辅操台机组运行指示灯亮(YA_C102_STP)。

2.5升速当转速升到高于4500rpm时,自动进入到升速模式。

此模式升速范围:4500~7880rpm,其中实际转速在4500~4912rpm范围时跟踪转速的升速速率为350rpm/min,转速在4913~6113rpm范围内的跟踪转速的升速速率为3500rpm/min,转速在6114~6187rpm范围内跟踪转速的升速速率为350rpm/min,转速在6188~7585rpm范围内跟踪转速的升速速率为3500rpm/min,转速在7586~7880rpm范围内跟踪转速的升速速率为350rpm/min。

2.6运行当转速上升到最小可调转速附近(>7780rpm),即要进入运行模式。

此时,如无其它问题可按一下“进入运行”按钮进入运行模式。

进入运行模式后,速度控制维持之前的升速或保持转速状态。

若进入运行模式前,转速控制处于保持状态,则需点“升速”按钮继续升速;若进入运行模式前,转速控制处于升速状态,则进入运行模式后直接以120rpm/min的速度继续升速,至工艺需要的转速后按“保持”按钮,转速保持在当前转速。

运行模式中,转速可停在任意一转速下(工作范围7880~10850rpm内)。

运行模式跟踪转速变化速率为120rpm/min。

进入运行区后才可投串级控制,即PIC11404作为主回路参与控制。

运行模式中,手动减速至最小可调转速附件(<7905rpm)后,点击“返回升速区”按钮,可返回至升速模式。

3 超速实验与正常停机3.1 超速试验:若要做超速试验,应在运行模式下,先将“超速允许”开关切换至“允许”位置,操作模式变为超速试验模式。

再按下“超速试验”按钮,跟踪转速以120rpm/min升高至联锁值(12304rpm)。

超速模式中途转速无法保持,但将“超速允许”开关切换至“禁止”位置,转速目标值将自动给定为10850rpm,使转速再返回运行模式。

超速试验时,包括汽轮机转速SSHH11462A/B高高联锁在内的所有联锁条件仍然有效。

3.2 正常停机:在运行模式时若要正常停机,点击“正常停车”按钮,转速以3500rpm/min的速度降至1500rpm,120秒以内,点击“升速”按钮可再次开机。

如果没有再次开机,则120秒后转速从1500rpm降为0rpm。

4 润滑油备泵自启动逻辑(1)润滑油总管压力PT11439低(L:0.15MPa)(2)汽轮机控制油压力PT11462低(L:0.6MPa)5 防喘振控制防喘振控制是对压缩机机组的一种保护。

它在机组工作点进入喘振区前通过提前打开防喘振阀,提高流量使工作点回归正常。

5.1 画面介绍:(1)坐标:坐标系的横坐标为 h/Ps(%),坐标系的纵坐标为Pd/Ps。

h 为入口差压,Ps 为入口压力,Pd 为出口压力。

(2)喘振线:上位机防喘振画面中红线为喘振线,喘振线是由压缩机的实际性能决定的,由压缩机压比变量和入口流量的对应关系而形成的一条线。

(3)预期防喘振线:上位机画面中蓝线为预期防喘振线。

喘振线与防喘振线中间的距离叫做防喘振安全裕度。

预期防喘振线与喘振线留有10%的安全裕度,为防喘振控制器的PI算法提供了一个充足的安全运行区间。

(4)实际防喘振线:实际防喘振线在上位机中显示为黄线。

当系统检测到喘振发生时,防喘振线将被自动往右边修正2%,以加大安全裕度。

最多修正10次,画面计数显示校正次数,点击画面上喘振复位按钮,防喘振线恢复至初始状态,喘振计数清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