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

潮州陶瓷工艺及文化研究高一(2)吴莉苏湘娜庄小洁指导老师:张文永(潮州市金山中学历史科)一、调查原因陶瓷是一项非常古老的工艺,从原始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它的踪迹。

它同中国尤为亲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英语中,陶瓷china与中国的简称China,仅仅是第一个字母的大小写之别,由此可见,陶瓷与中国的发展史几乎不可分割。

潮州是中国的瓷都,其历史悠久,其瓷器远销国内外,早已享有盛誉。

作为潮州人,我们以此为傲,并决定对潮州陶瓷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等作一番调查研究,加深对潮州陶瓷的了解,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二、陶瓷是什么简单的说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剂原料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温焙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1、陶瓷产品的种类建筑陶瓷:包括有瓷质砖、锦砖(马赛克)、细炻砖、仿石砖、彩釉砖、劈离砖和釉面砖等。

产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其花色品种及规格繁多(边长在5cm~100cm间),主要用作建筑物内、外墙和室内、外地面的装饰。

卫生、卫浴陶瓷:包括有洗面器、便器、淋浴器、洗涤器、水槽等。

该类产品的耐污性、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良好,具有多种形状、颜色及规格,且配套齐全,主要用于卫生间、厨房、实验室等处。

除此之外,还有搪瓷浴缸、压克力浴缸、浴室等卫浴产品。

美术陶瓷:包括有陶塑人物、陶塑动物、微塑、器皿等。

产品造型生动、传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款式及规格繁多。

主要用作室内艺术陈设及装饰,并为许多收藏家所珍藏。

园林陶瓷:包括有中式、西式琉璃制品及花盆等。

产品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艺术性,并有多种形状、颜色及规格,特别是中式琉璃的瓦件、脊件、饰件配套齐全,用作园林式建筑的装饰。

日用陶瓷:包括有细炻餐具、陶质砂锅。

产品热稳定性好,基本没有铅、镉溶出,具有多种款式及规格,主要作餐饮、烹饪用具。

特种陶瓷:以陶瓷辊棒为主。

陶瓷辊棒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其直径分别有4cm、5cm 等,长度在200cm~400cm间。

主要用作陶瓷砖干燥及烧成时对坯件的支承和传送。

2、陶和瓷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吸水率。

吸水率小于0.5%为瓷,大于10%为陶,介于两者之间为半瓷。

3、潮州陶瓷史潮州是中国瓷都,陶瓷生产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枫溪是中国瓷都的龙头,现有陶瓷生产企业4000多家,是中国陶瓷厂家最多的地方,生产工人70000多人,年陶瓷产值70多亿元,年出口创汇3亿多美元,产品远销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艺陶瓷和日用陶瓷的生产出口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卫生洁具生产基地,是近十年来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陶瓷产区。

三、陶瓷制作过程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精美绝伦的作品说明了中国陶工所耗费的心血,令人不禁慨叹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我们将以陶瓷制作过程中的五个主要步骤(取土、成形、上釉、装饰、烧制),来说明土与火的艺术之路。

中国陶瓷工艺在兴起和发展方面,受到三项主要条件的影响,那就是水、火以及土。

在制作方面,陶瓷工艺需要笨重庞大的坯土及燃料,因此出产黏土而又有丰富林木可作燃料的地区,是建立窑厂的必备条件。

台湾省台北地区的北投和南势角出产可作陶瓷的黏土,而窑厂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则逐渐集中于莺歌镇。

到今天,莺歌镇已成为台湾北部的重要窑区,由于历代烧瓷经验的累积,及镇上世代居住又有技术的师傅,使得许多现代化窑厂仍寻循而来,在莺歌镇地区继续开窑。

台湾中部的窑区则在苗栗县及南投县,因为狮头山区所盛产的土和丰富的林木,使得苗栗及南投附近的窑场林立,如苗栗地区部分窑厂已改用瓦斯作燃料,同时进口瓷土来烧制高级瓷器,甚至引进外来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来提升产品的质量。

1、取土与练土陶瓷产品的良窳首先被黏土的好坏所决定,是否有优质的原料土源,也是设置陶瓷的先决条件。

过去探土时,完全凭师傅的经验,以可塑性的大小做为土质高低的标准。

现我们可看见一只探土铲,探土时,将弧形的铲口左旋转,就可挖出不同层次的黏土。

有时采集到的土石质成分较多,需要先压磨成粉状。

这种质地坚硬的山土,以苗栗地区最著名,于是苗栗人很早就用黄牛拉着巨大的石轮,将晒干的土碾磨成粉。

采集碾后的土料,需存放一段时间产生陈腐作用,增加土的黏性与可塑性。

接着进行练土,由练土工人或牛只,用脚在土上不断踩踏,使黏度均匀。

练土的最后阶段,仍得借助人工用双手再度揉练,同时把土中的杂质与粗粒拣除,才能得到土质纯净、软硬适中、轫性充足的土,而完成全部的练土的过程。

2、手工成形陶土练制完成后,开始要将土捏塑成形,传统上分为手工成形与机械两大技术。

手工成形法最常见的是土条盘筑法和辘轳成形法,主要是将练好的土搓成长条,再层层盘绕筑出所需的形状,这种又称为“手做”的方法,过去常用来做水缸、金斗瓮、酒瓮等较大型的容器。

辘辘轳又称为“陶车”或“快轮”。

辘轳拉坯成形法是利用辘轳旋转时时的力量,以手拉出均匀的坯形,主要用于圆形产品的制作,如碗盘盘、陶瓮、陶钵和水缸等。

3、陶瓷彩衣“釉”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一层薄坚固的玻璃质,有保护和美化的作用,也是陶瓷的重要特色之一。

不管任何陶器,最常用的装饰法是上釉,釉药使坯体光泽,而且容易清洗,早期最常用的釉药是透明铅釉和灰釉。

日治时期日人引进新的釉药,使台湾的陶瓷的釉色增加不少。

上釉时,不同铀药的成分及上釉的方法,对成品的色彩或纹路效果影响最大。

如何选择、调配不同的釉药侔上釉法,来配合成品所需的效果,是一门很复杂、很专门、也充满可能性的学问。

陶瓷工作者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中制作出多采多姿的釉彩效果。

也以此代运用“火”的智慧成果。

4、陶瓷美化坯体完成后,为增加美感,通常在士胎表面作一些装饰。

陶瓷表面的装饰美化工作,除了可以上釉外,还有土胎本身的刻画、彩绘(注:通常是以毛笔沾上颜料,在坯体上描绘图案,早期以“釉上彩”及“釉下彩”两种作为代表)。

等装饰技巧。

特别是陶器,因坯土杂质多、含铁量高,坯体颜色较深,不易表现出釉色,所以传统的陶器,经常以印花、刻花、贴花、镂空等技法来装饰。

而坯土含铁量较少、坯体较白的石陶器及瓷器则运用釉下彩。

5、陶瓷烧制蛇窑是象征陶瓷最主要的元素之一。

烧制陶器的最后、也最关键的阶段是将成品放入窑炉中,用高温烧成。

台湾早期所使用的窑大致有包仔窑、蛇窑、四角窑、目仔窑等,无论其外形如何,基本上窑炉的构造分为燃烧室、窑室、和烟囟三部分。

蛇窑一般依山坡建筑,窑头低、窑尾高,外形是长条圆管型,有的可长达一百多公尺,远望像一条巨蛇或龙,所以又称为“龙窑”。

燃烧室是蛇窑的最前端,又称为窑头,燃料放在此处燃烧,供应窑炉热源。

燃烧室的前方有三个垂直排列的方形洞口,最上方的口是通风口,中间是投柴口,最下面的是积炭坑,燃烧后的灰烬会在这儿堆积。

蛇窑的窑室没有间隔,一长条宛如隧道。

在窑室外面,我们可以看到“土埆砖”搭的土台,从窑头开始配合窑身的坡度而上,直到窑尾。

土台的作用,在减少窑炉的热气散失,避免窑炉因热涨冷缩而损坏。

窑室两侧还有一排侧面的投薪口,俗称“窗仔口”,是蛇窑的特殊设计,提供烧窑第二阶段的燃料,可使窑头的温度延伸到窑色,蛇窑因此可以一次烧制大量的东西,且节省燃料。

蛇窑一般都盖在斜坡上,窑身本身就有抽气的效果,所以烟囟不必太高,矮矮胖胖的烟囟也是蛇窑的特色喔!当然在进窑烧制前,有一连串的步骤需要执行,流程大致是:取土→陈腐→练土→成形→干燥→装饰→上釉→窑烧→成品四、从数字看潮州陶瓷历史悠久现状实力雄厚据考古研究和“碳14”测定,大约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聚居潮州的古人类,已能制出简陋的日用陶器。

潮州市北郊金山、竹竿山、西郊陈桥沟北等处,出土的陶片,陶器均属粗砂,泥质灰陶和红陶。

陶胎以灰色为主兼有红、黑色。

广东发现的唐代窑址23处,潮州6处,潮州古城的南郊、北郊和云梯各2处。

潮州是北宋的瓷都。

瓷窑分布有东郊的笔架山、南效洪厝埔、竹园墩,西郊凤山、北郊田东园,瓮片山、竹竿山、象鼻山等,方圆15公里。

其中笔架山号称百窑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2年,在湘桥区凤新街道云梯村的一个地下窑藏中,发现了4件佛像和1件莲花座。

佛像座上分别刻有年、月、日、地名、供养人及制作者的款式,这5种款式齐备的宋瓷,为目前国内所仅有。

潮州陶瓷门类齐全。

潮州陶瓷瓷多陶少,高温瓷占全市产品数量85%;工艺美术瓷独秀于中国陶瓷艺林,至今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五项;日用瓷质地“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罄、明如镜”,享有盛誉。

潮州还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五、关于陶瓷与诗词陶瓷器以其自身的实用性,给人们生活带方便的同时,又以其优美的造型形态、莹润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纹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而诗人在欣赏精美的陶瓷作品之后,写下了许多赞美的诗篇,还有一些工匠会在陶瓷器上写下诗篇。

1、诗词中的陶瓷自从唐代以来,陶瓷在日常生活中取代了竹器、木器、漆器和金银的位置,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用器,因此,唐、宋、元、明、清各代文人,写下了很多吟陶瓷的诗词,最多见的是赞扬其精美,间中或有感叹制作之艰辛,还有在使用时借题发挥,也多寄之以情,以下是一些例子: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过一篇题名为《又于书处乞大邑瓷碗》的诗,赞颂了四川大邑的白瓷,虽不被一般读者所知,但对学习和研究中国陶瓷历史的人,是很熟悉的,这首诗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诗人笔下的大邑白瓷碗,描写的有声有色,十分形象,又十分珍贵和可爱。

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徐渭(1521~1593年),他的书法、绘画都非常著名,并着有多种戏曲论著和诗文集。

他画的一幅《芍药》画中,题写着这样一首诗:花是扬州种,瓶是汝州窑。

注以江水东,风锁二乔春。

诗人很赞赏扬州的芍药和汝州的花瓶,把瓶与花融为一体,引起诗人的想象,别有一番意趣,耐人寻味。

2、陶瓷中的诗词在陶瓷器上尚有许多写有诗词,也成为一种装饰。

而陶瓷器上的诗词不外有两种:一种是当时流传的诗人作品;另一种是民间流傅的或工匠自己创作的民歌,别具一格,颇为丰富。

以诗词作为陶瓷的装饰,多见诸壶和盘、碗。

陶瓷工匠用毛笔写在壶体之上或盘碗内底的诗,多为五言或六言民歌,也有一部分谚语、俗语,反映的内容相当丰富。

民歌中有讲礼貌的: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宴(嗔)。

扣门三五下,自有出来人。

也有表达爱情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己老。

君恨我生还,我恨君生早。

还有表示吉祥的: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

主人居此宅,可以斗量金。

更有反映时俗的: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

另外还有表现贸易心情的:买人心惆怅,卖人心下安。

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

六、成就近年来,中国瓷都接连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奇迹,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蔡维杰,他是潮州市南国瓷都著名的工艺美术师,是一位集书、画、雕塑、彩绘全面技能,而又敢于开拓创新的艺术工作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