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织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组织文化与跨文化管理

强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 • 2、 论述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比较研究理论
的主要内容。
• 案例讨论作业:“叉车失火” • 问题: • 1、叉车失火双方管理人员行为态度各不相同,你
如何理解这种差异? • 2、如何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
• 巴黎作为欧洲迪士尼落脚点,并在1990年动工,于1992年4月 正式投入运营。然而,它在一开始就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比如游客人数比预期少10%;每名游客的人均花费比在日本少一 半;法国当地媒体对迪斯尼的负面报道,使公司的公众形象不佳; 一些工作人员抵制迪斯尼的管理风格及服饰规范等等。这些问题 使欧洲迪士尼乐园经营入不敷出,每日亏损额高达100万美元, 直至1995年底,巴黎迪士尼乐园共亏损25亿美元。究其原因, 忽视欧洲与美国的文化差异,对经营策略没有做适应性的本土化 调整,人事制度没有恰当的安排以及过于乐观的预测等,都是失 败的关键。面对失败,迪斯尼充分认识到正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并积极改进。从1999年开始,对乐园的经营进行了多项“文化 调整”,这包括:将乐园更名为“巴黎迪士尼乐园”,从心理上 寻求法国人的认同感,更换美国籍总经理,由法国人布斯尼担任 总经理,增加欧洲籍的干部等,采取了诸多措施才使身陷亏损泥 潭达10年之久的“巴黎迪士尼”,终于在2002年有了第一次盈 利。
6、人际和谐原则
7、承担社会责任原则
(二)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 1、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2、建立学习型组织,转变员工的观念。 3、让理念故事化。 4、不断创新组织文化。 5、领导者发挥关键作用。
第三节 跨文化管理
• 一、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 • 1953年迪士尼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第一个迪士
制度文化(规章 制度、管理体制)
价值观 企业精神
二、组织文化的类型
(一)学院式文化、俱乐部文化、棒球队文化 和堡垒文化
• 1、学院式文化:这类公司喜欢招聘刚从学校 毕业的大学生。
• 2、俱乐部文化:组织提倡员工的忠诚感和归 属感,认为年龄、资历和经验十分重要,这种 组织的管理人员大多为知识渊博的通才。
3、事业发展。在J模式中,实行工作轮换制度,事业 发展的途径是非专业化的。在A模式中,事业发展的 途径是高度专业化的,优点是员工会成为某一方面的 专家,但不利于加强员工之间的合作,片面地强调个 人发展。Z模式主张拓展事业发展的道路,有计划地 进行横向工作轮换,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效率和 满意感。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把组 织精神与物质文化连接起来,使组织文化制度化和规 范化。
3、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外围层,是物质形态的 产品设计、产品和服务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 厂歌、厂徽等,是组织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
• 组织文化的构成层次
物质文化(厂歌、 厂徽、故事、仪式 等)
4、控制方式。在J模式中,通过向员工灌输企业的价 值观,含蓄的方式进行控制,即文化控制。在A模式 中,通过可以衡量的工作目标,以明确的方式进行控 制。在Z模式中,既有明确的控制,也有含蓄的控制, 主张在企业内部建设高度一致的组织文化,用自我指 挥取代统一指挥,实行彻底的、内在的控制。
5、责任。在J模式中,强调共同承担责任。而在A模 式中,强调个人承担责任。Z理论强调强化共同目标, 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对群体做出的决策负责。
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
• (二)7S理论
•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精心研究后发 现,任何组织的成功都取决于结构、战略、制度、人 员、作风、技能和共同的价值观等7个要素,其中, 前3个为硬管理要素,后4个为软管理要素。

结构
战略 技能
共同 价值 观
制度 作风
人员
(三)Z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威廉·大内提出Z理论管理模式, 试图把美国模式A与日本模式J结合起来,该理论的主要 内容是:
1、员工承诺。J模式强调终身雇佣制,大企业员工一经 聘用,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就可以获得终身雇佣;A模 式的特点是短期雇佣,Z模式主张实行长期雇佣制。雇 佣期长,员工能更熟悉企业的情况,也乐于与同事融洽 相处,还愿意接受企业的宗旨、作风和传统。
2、评价与晋升。在J模式中,一般来说晋升速度较慢; 在A模式中,员工晋升速度快;Z理论主张缓慢的晋升 与评估,目的是培养员工的协作观念和长期意识。
所谓跨文化管理,是指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 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组织应采取文化整合措施,有
效地解决矛盾和冲突,从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
二、跨文化管理的理论
(一)霍夫斯泰德的文化比较研究 1、权力距离:比如,美国对权力的看法跟阿拉
伯国家的看法就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不是很看 中权力,他们更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对权力的 追求比阿拉伯国家要逊色不少。 2、不确定性规避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第十二章 组织文化与跨文化管织文化建设 • 第三节 跨文化管理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类型与作用
•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 组织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为组织
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 规范。
一般认为,组织文化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1、组织的价值观或组织精神。相对于制度文化和物 质文化来说,组织的价值观或组织精神在整个组织文 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尼主题公园,该公园一开张即大获成功。随着公司的 发展壮大,迪士尼先后又在东京、巴黎和香港分别建 立了三个主题公园。1982年迪士尼以特许经营方式与 日本东方地产公司签署了在日本东京建立迪士尼主题 公园的协议。为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迪士尼主题公 园的每份指南和街牌都用英文和日文两种文字显示, 并对特定游乐点作了调整,如“美国主大街”被“世 界集市”取代,“迪士尼城堡神秘之旅”按照日本流 行鬼屋的一些历史传说加以改造。另外,在食品方面 的适应性调整表现得特别明显,公园不仅开了一家迎 合日本口味的餐厅,而且允许游客在公园中野餐。东 京迪士尼主题公园获得了巨大成功。
复习思考题
• 名词解释 • 1、组织文化 • 简答题 • 1、组织文化的构成层次是什么? • 2、组织文化的类型有哪些? • 3、组织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 4、组织文化是如何传播的? • 5、简述7S理论的主要内容
• 6、跨文化管理的策略主要有哪些? • 论述题 • 1、论述组织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加
4、男性化与女性化:霍夫斯泰德把这种以社 会性别角色的分工为基础的“男性化”倾向称 之为男性维度,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 角色差别清楚,男人应表现得自信、坚强、注 重物质成就,女人应表现得谦逊、温柔、关注 生活质量;而与此相对立的“女性化”倾向则 被其称之为女性或女性气质所代表的文化维度, 它是指社会中两性的社会性别角色互相重叠, 男人与女人都表现得谦逊、恭顺、关注生活质 量。
二、组织文化的传播 • (一)故事传播 • (二)仪式传播 • (三)企业形象(CIS)传播 • 企业形象的传播有两种方式:人际传播
与大众传播。 • 1、人际传播 • 2、大众传播
三、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诚实守信的原则 3、突出个性原则 4、绩效导向原则 5、团队合作原则
(四)强人文化、拼命干尽情玩文化、 攻坚文化和过程文化
三、组织文化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二)规范作用 (三)凝聚作用 • (四)激励作用 (五)创新作用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建设
一、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 (一)组织创始人经营理念形成阶段 (二)甄选阶段 (三)领导者的言传身教阶段 (四)社会化阶段
6、人员关心。在J模式中,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 之间是一种整体关系,努力使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A模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局部的关系, 人们之间的了解局限于工作范围内。Z理论主张发展 整体关系,这种关系是团结和凝聚力的表现。
三、跨文化管理的策略
1、本土化策略 2、文化相容策略 3、文化创新策略 4、文化规避策略 5、文化渗透策略 6、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
• 3、棒球队文化:这类组织文化提倡冒险和创 新,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人最适合于在该类 公司工作。
• 4、堡垒文化:堡垒文化首先要维持生存,保 护现有的资产,对员工提供的保障很少,堡垒 文化适合于大型零售商店、旅馆业等。
(二)创业文化、使命文化、家族文化 和官僚文化
(三)群体文化、发展文化、等级文化 与理性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