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葡萄糖代谢
新生儿低血糖
• 新生儿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指新生儿血糖值低 于正常新生儿的最低血糖值。 • 关于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国际上尚无统一意 见,其界限值尚存争议。过去定为低血糖症的标准 是:足月儿最初3天内的血糖低于1.7mmo1/L,3天后低 于2.2mmo1/L;小于胎龄( SGA)儿和早产儿生后3天 内血糖低于1.lmmol/L, 3天后低于2.2mmo1/L • 但目前认为上述低血糖症的诊断界限值偏低,多主 张采用不论胎龄和日龄,低于2.2mmo1/L诊断低血 糖症,而低于2.6mmo1/L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限值。 • 美国很多新生儿科医师和儿科医师建议将低血糖定 义为血糖水平低于50mg/dl( 2.8mmo1/L ),不论 胎龄大小。
胎儿和新生儿的糖代谢特点2
• 胎儿临近足月时能量贮备迅速完善 ,出生时新生 儿的糖原储备明显多于成人。但是,因为新生儿 的基础糖代谢量是成人的两倍,所以这些糖原储 备快速消耗,生后2~3小时开始糖原储备出现下 降,并在以后几天内保持较低水平,然后再逐渐 上升到成人水平。 • 在脐带切断后,血清胰高血糖素和儿茶酚胺的水 平反应性地上升3~5倍。循环中的胰岛素水平通 常在刚出生时期出现下降,并在之后的几天中维 持较低水平。出生时低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 水平及高肾上腺素水平,同时伴随高生长激素水 平有利于糖原、脂肪的分解及糖异生。
糖代谢特点4
• 新生儿出生时血糖水平达到母亲血糖水平的60% 一70%左右,经1-2小时后血糖水平下降,稳定在 最低的1.9-2.2mmol/L。健康无窘迫的新生儿生后 6小时血糖上升至2.5-3.3mmo1/L。在早产儿或小 于胎龄儿中葡萄糖水平的下降幅度可以更大。在 生后2~3天,血糖水平平均为3.9~4.4mg/dl左右。 • 早期母乳喂养,以及对有可能出现低血糖的高危 婴儿生后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喂糖水或静脉营 养等,已明显降低了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内分泌疾病
• 垂体功能低下 • 生长激素缺乏 • 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 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腺皮质增生症 • 甲状腺功能低下 • 胰高糖素缺乏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 糖原的合成:葡萄糖(包括少量果糖和半乳糖) 在酶和激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 成。糖原以能量的形式贮存于肝脏和肌肉。 • 糖原分解:是指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过程 • 胰岛素作用: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促进血糖合成 肝糖原和肌糖原,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加速肝糖原 和非糖物质糖原的合成,以及血糖转化为蛋白质、 脂类,使血糖恢复正常(使血糖下降)。血糖比 正常水平低时,胰高血糖素(主要)与糖皮质激 素等激素通过分解糖原、蛋白质、脂类使血糖升 高
新生儿低血糖相关的疾病病1
糖原和脂肪贮备不足
耗糖过多
围产期应激 .败血症 窒息或HIE 低体温 红细胞增多症 休克 妊娠糖尿病或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母亲的婴儿 糖摄入量不足 母亲用药:R-拟交感神经药: 特布他林(Terbutalir}e >、利托 君(Ritodrine) 氯磺丙脉( Chlorpropamide)等
• IUGR(宫内生长迟缓) • • 或SGA儿 • • 早产儿 • • 巨大儿 •
• • • • • •
新生儿低血糖相关的疾病病2
高胰岛素血症
• • • • • • • • • 糖尿病母亲的婴儿 新生儿溶血病 Beckwith综合征 巨大儿 功能性胰岛a细胞增生 胰岛a细胞瘤 胰岛细胞增殖症 亮氨酸敏感 母亲用药
胎儿和新生儿的糖代谢特点1
• 胎儿完全依靠母体将葡萄糖及其他营养物质(乳糖、 游离脂肪酸、酮体和氨基酸等)通过胎盘转移至体 内。在不存在应激的基础状态下,胎盘转运而来的 葡萄糖能够满足胎儿全部的需求。人类胎儿的肝脏 早在妊娠第3个月就已经具有糖异生与糖原分解的酶。 但是,糖异生的酶的绝对水平还远低于成人,所以 它并不能在正常的条件下产生很多葡萄糖。 • 胎儿期的能量消耗相对较大,不仅包括胎儿发育的 需要、代谢的维持,妊娠末期更需要不断增长能量 贮备,如增加棕色脂肪( BAT)等。在宫内,胎儿于 肝脏的葡萄糖异生可来自乳酸,此过程在出生时更 为活跃。在母亲营养状态正常的情况下,胎儿一般 不以脂肪酸或酮体作为能量的来源。
新生儿葡萄糖代谢
新生儿葡萄糖代谢与低血糖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略阳医院儿科 ---李慎晔 2011.11.21
几个生化概念的复习
• 糖的异生:由非糖物质如某些氨基酸、乳 酸、甘油和丙酮酸等转变为糖原或葡萄糖 的过程称为糖的异生作用。在生理情况下, 肝脏是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占糖异生总量 的90%,其次是肾脏,占10%。糖异生的 重要作用在于维持体内正常血糖浓度。特 别是在体内糖的来源不足时,利用非糖物 质转化成糖,以保证血糖的相对稳定。
糖原
• 糖原:是葡萄糖的贮存形式,糖原的生物学意义 就在于它是贮存能量、容易动员的多糖。当细胞 中能量充足时,进行糖原合成而贮存能量;当能 量供应不足时,糖原分解、供应生命活动所需的 能量。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多分支的大分 子多糖,分子质量一般在106-108Da之间。分子 中葡萄糖主要以α-1,4-糖苷键相连形成直链,其中 部分以α-1,6-糖苷键相连构成支链。肌肉和肝脏是 贮存糖原的主要组织器官。肌糖原分解为肌肉自 身收缩供给能量,肝糖原分解主要维持血糖浓度。
胎儿和新生儿的糖代谢特点3
• 婴儿出生时因环境寒冷、呼吸作功和肌肉活动,需要 的能量值明显增加,要求更多的能量贮存以维持血糖 水平。出生后最初能量代谢反应是糖酵解,出生24小 时内肝糖原水平明显降低。由于新生儿在基础代谢的 葡萄糖利用比成人大2倍,因此必须以糖异生补充糖酵 解。新生儿出生时已开始动员脂肪分解,血浆游离脂 肪酸可增加3倍并持续较高的水平。生后第1天,当婴 儿以脂肪代谢产热为主时,呼吸商将降至0. 8以下。生 长激素、高血糖素和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可促进脂肪动 员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作用。游离脂肪酸和酮体代谢有 稳定血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