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战略读后感

企业战略读后感

《论语》《弟子规》读后感班级:市场营销一班
学号:**********
姓名:***
读《论语》、《弟子规》有感
——只可撰写不可复制的企业文化“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企业最大的资产是造人,造人先于造物,领导者除了心存感激还不够,还必须要双手合十,以拜佛版的虔诚来领导员工。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当前社会不是一场技术革命,也不是软件速度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

”一个企业拥有高精尖的技术固然很重要,但是再新颖的技术总有被模仿和推广的一天。

我觉得,未来企业之间竞争之声的关键更多的集中在企业文化这个软实力上。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个性发展而被撰写,它难以仿造,更不可复制。

就在我们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渊博的管理思想,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一本《弟子规》足以管理好一个企业,近年来博兴的“中国式管理”热潮又浪在何方?似乎在国内踪影难觅,事实上,儒家智慧用于管理,成功者在国门之外比比皆是。

看看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也许我们会明白更多,本着以儒治企的宗旨,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产业帝国。

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在其作品《论语与算盘》中倡导“经济道德合一”,反对所谓的经济活动与道德伦理不相符的观念,以自身的行动证明,遵守《论语》也能生财致富,并告诫其它企业家,纯粹的谋利而不以道德为基础的话,那就绝对不会持续久远。

并提出“士魂商才”的儒商标准,士魂即崇尚道义精神,“商才”具备商业才干。

这才是一个真正
的担负社会使命的企业家。

而创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又接手日航重建任务的稻盛和夫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在其《活法》中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研修目标。

试想,没有那种”敬天爱人“的博爱大爱的胸怀,他又如何创造惊人的经营神话。

当今无数的中国企业家希望从韦尔奇、默克那里借鉴管理经验,可是从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到如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不得让世人反思西方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了诚信和道德作根基,又何谈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又拿什么来拯救世界经济?西方重“术”,告诉我们工具、技能和经验,东方重“道”,告诉我们境界、智慧和方向。

因此,中国企业家们不是更应该向两千多年前的圣人那里学习管理智慧吗?现在,国际上有儒商大会秉承以儒治企的理念但是这对宣扬儒家管理思想史远远不够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更需要从每一个企业做起。

《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所谓义务不扫何以扫天下,每一个企业对于管理,应该从每一位员工做起。

遵照《弟子规》的训示,孝悌、谨信、仁爱。

只有先学会了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

中西企业文化各有所长,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个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更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能让他在经营之路上走得更顺畅、更持久。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更要关注每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寻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出路,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更易梯度“中国式管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