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课时) 图文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课时) 图文
东部地区除了沿海 以及华北地区外, 大部分地区相对稳 定,故地震较少
区
地 震 灾 情
较轻
人口稀疏,资产密度
小,因此灾情也就相 应小得多
严重
东部地区有着占我 国城市总数46%的 城市,90%以上的 人口,又是我国经
济发达、资产密集
区,这就决定了我
国地震灾情必然是 东部严重
[集训冲关] .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
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D.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完全相同 解析: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
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不是冰川运动。泥石流是山区
暴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及巨大的砾石,不能
将泥石流说成是洪水暴发。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受不同方面
问题探究二 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各是怎样的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2018 年 7 月上旬,日本西部和中部多 地降雨量均创纪录新高,西部遭遇了 1983 年 7 月以来最严重的暴雨灾害。持续暴雨造 成江河水位暴涨,河流决堤,引发山体滑坡 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 223 人死亡,17 人失踪,2 000 余栋房 屋损毁,交通和通信受到影响。
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及灾害的比较
震级/里氏 震源深度 震中烈度 死亡或失踪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唐山地震 7.8级 12 km 11度
24万多人 30亿元左右
汶川地震 8.0级 14 km 11度
8.7万多人 8 000多亿元
[问题设计]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震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 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 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 动,从而形成地震。
地形陡峻、丰富的_松__散__ 物质、短时间内大量水 流
发生 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 区域 地区
山区沟谷
危害
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 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破 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 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
给当地村镇、道路、建 筑物和矿山等造成毁灭 性灾难
三、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1.概念:因 天气 或气候异常而引起的灾害。
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第一课时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自然灾害 1.概念:指主要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
_财__产__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形成条件 (1)要有 自然界异常变化 作为诱因;
(2)要有遭受损害的人员、财产、资源等作为承受灾害的
[系统认知]
1.地震形成过程 地 壳 构 造 运 动 引 起 , 岩 层 变 形 ―积变―累形→ 岩 层 断 裂 、 错 位 ―能剧―量释―急放→地震波―传―播→地面震动。
2.我国东西部地震多少与灾情比较
西部
东部
情况
原因
情况
原因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
地 震
块的相互作用区,不 仅地质构造复杂,而 多 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 少 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 烈、多发和密集的地
[探究 1] 滑坡、泥石流灾害的相同点有哪些?
提示:突发性;主要发生在山区;破坏力强;主要由重 力作用形成。
[探究 2] 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提示:滑坡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 厂和矿山;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 表覆盖等。泥石流常常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等 造成毁灭性的灾难。两者都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4)我国旱灾的特点:范围 最广 、历时最长、对农业生产 影响最大。
(5)我国干旱多发中心:华北 、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3.台风 (1)概念:是指在西北太平洋广阔的低纬度洋面上,中心附 近最大平均风力达 12 级及以上的热带气旋 。 (2)影响
强风可以颠覆海上船只,摧毁房屋,折断树木,刮 断电线 害 暴雨可以导致巨大__洪__涝__灾害 巨浪可冲破海堤,引起海水_倒__灌___ 利 带来充沛的_降__水___,成为当地重要的水源
[知识勾连·成体系]
问题探究一 地震形成过程及其危害是怎样的 重难考点 [思考探究]
1976 年的唐山地震和 2008 年的汶川地震,是我国近 70 年来发生的最严重的两次地震灾害。尽管两次地震的震级和 烈度差不多,但是两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却相差很大。汶川地 震死亡人数远远小于唐山地震,而直接经济损失却远远大于 唐山地震。
答案:3.D 4.C
问题探究三 台风的实质及危害是怎样的
基础考点
[思考探究]
2018 年 9 月 16 日 17 时,第 22 号超强
台风“山竹”从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登陆
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14 级。截至 2018 年 9
月 18 日 17 时,台风“山竹”已造成广东、
广西、海南、湖南、贵州五省(区)近 300 万人受灾,5 人死亡,
[选考选做] 4.a、b 两地距 c 地分别为 300 km 和 200 km。当 c 地地下
15 km 处发生地震时,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
①a、b 两地烈度不同 ②a、b 两地烈度相同 ③c 地居
民会感觉先水平摇动,后上下颠簸 ④地震波传到 a 地时,
方向均垂直于地面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C.纯属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D.与火山喷发无关
解析:第 2 题,根据题意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地震主要发 生于板块交界处,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为 10 km,陆地上 地壳的厚度在几十千米,10 km 处属于地壳,故此次地震发生 在地壳,D 对。第 3 题,地震主要发生于板块交界处,主要 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火山喷发也可能引起地震。 答案:2.D 3.B
2.台风的发生过程 (1)台风发生过程: 每次台风活动都有一个从生成、增强、减弱直至最后消
(3)我国受台风影响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海南、 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沿海最为严重,江苏、广西次之。
4.洪涝灾害 (1)概念:即洪灾和涝灾,洪灾指因大雨或融雪引发 水流泛滥
所造成的灾害。涝灾包括涝害和内涝,涝害指因 降水过多 而淹没
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的灾害;内涝指由于雨量过多,
地势低洼、积水不能及时排除而造成的灾害。 (2)特点:危害面积 广、损失重。
(3)分布
从气候因 集中分布在__中__低__纬度地区,主要是_季__风__气 素看 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气候区
从地形因 多发生在_江__河__的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 素看 和地势_低__洼___的地区
(4)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 ①是我国发生频次__高__、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 自然灾害之一; ②伴随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洪涝 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 增大 。
2.旱灾 (1)概念:降水显著低于多年平均水平,且出现 供水能力 不 足,不能满足 农作物 和牧草生长的需求,造成较大的减产或 绝收的灾害。
(2)危害:不仅导致 农业 受灾,严重的还会影响工业生产、 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3)分布: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 灾频率较高的地区, 非洲 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1 人失踪,160.1 万人紧急避险转移和安置;据应急管理部有
关负责人介绍,台风“山竹”还造成 5 省(区)的 1 200 余间房
屋倒塌,800 余间严重损坏,近 3 500 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
灾面积达 174.4 千公顷,其中绝收 3.3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52 亿元。
[探究 1] 分析台风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衡量台风的强 度大小?
2.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提示: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 物等。
3.立足“地理实践力”,你认为材料中两次地震灾害的 损失差异是什么?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少于唐山地震,说明人们防震 减灾能力提高;汶川地震经济损失大于唐山地震,说明随着 经济发展,经济密度增大。
解析: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可能 不同,也可能相同,故①②均为正确的。由于纵波的传播速 度快,引起地面上下震动,横波的传播速度比纵波慢,所以 c 地居民会感觉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摇动,故③错误。由于地 震波是一种弹性波,它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向四周传播,故当 地震波传到 a 地时,其方向可以垂直于地面,也可以与地面 斜交,故④错误。 答案:A
因素控制。 答案:C
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易诱发( )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
解析:植被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破坏植被最易引发的地
质灾害是泥石流。 答案:B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3~4 题。
3.对比甲、乙、丙、丁四地,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最小的地
点是
()
A.甲
B.乙
27 分,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北纬 39.19 度,东经 97.45 度)
发生里氏 4.8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km,地震发生时玉门、酒
泉、嘉峪关等地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 2~3 题。
2.此次地震震源发生在( )
A.地核
B.上地幔
C.软流层
D.地壳
3.地震灾害( )
A.主要发生于海洋边缘地带
B.会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是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系统认知] 1.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滑坡、泥石流都是地球外力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都具
有突发性特点,是山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一个多山地
的国家,滑坡、泥石流灾害十分频繁。滑坡、泥石流的成因、
分布、特点如下:
2.滑坡和泥石流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