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 美国族群问题(上)

第二讲 美国族群问题(上)


亚洲太平洋裔 4%(1107万人),
土著印第安人 0.8%(近200万人)。 估计2050年,拉美裔会通过移民和高生育率 而成为美国第一大族群(帕里罗等,2002:192)。
5
表 2. 1980 年美国人口的种族、民族构成
人数 白人 1.88 亿 黑人 2700 万 “其他” 700 万 % “其他” 人数 84.6 拉丁美洲裔 206.2 万 12.2 印地安人 140.0 万 3.2 华裔 80.6 万 菲律宾裔 77.5 万 日裔 70.1 万 总计 2.22 亿 100.0 印度裔 36.2 万 资料来源:罗贝,1988:142。 “其他” 韩裔 越南裔 夏威夷人 爱斯基摩人 萨摩亚人 关岛-阿留申人 人数 33.5 万 26.2 万 16.7 万 4.2 万 4.2 万 3.2 万
14.9
22.2 38.6 40.3 47.1 50.4
3.6
6.1 12.9 35.3 37.3 30.1
11
资料来源:R. Rumbaut and A. Portes, 2001:8.
迁出地 欧 洲 加拿大 亚 洲 墨西哥 中美洲
南美洲
1820-1970 78.7% 8.8% 3.7% 3.5% 2.9%
20
(2)墨西哥裔:
1940年大多数在农村。战后出现转变, 1960年多 数已成为城市居民。 1985年墨西哥裔当中五分之四居住在城镇,主要 集中在加州城镇。
洛杉矶市成了除墨西哥城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墨 西哥裔居住地 (Simpson and Yinger,1985: 187)。
21
(3)印地安人:
马戎
北京大学 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 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 2010 . 3
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增加和人口迁移,种族、 族群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性问题。国家内部 由于不同种族、族群集团之间的不同利益、认同危机而产生 的矛盾与冲突有可能会激化升级,破坏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 作为移民和多种族国家,要想了解美国的社会体系、经济 制度、政治关系、民众生活与文化,必须对美国族群关系的 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全面的了解。 美国政府对族群关系非常重视,历史上在族群方面的每一 次重大政策调整,都是美国政治发展史的大事,而且也影响 美国的对外政策。了解美国政府的族群政策,不但有助于我 们了解美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美国的海 外政策和国际关系。 本讲的内容主要从美国的移民史、各族群的结构性差异、 政府政策的导向、族群关系现状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美国种 族、族群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
15
(1)黑人:被奴隶贩子运进美国时,主要从事农业劳 动。南北战争后,黑人大量逃离南部农场进入北方和 西部的城市。 1920年普查,黑人劳动力从事农业有92.5万人, 1940年黑人农业经营者降至70万人, 1970-1976年期间,农场黑人人口(包括没有劳动能 力的家庭成员)从90万降至50万。 1978年黑人经营的农场降到5.7万个, 1982年美国的600万农庄居住者中,黑人仅占4% , 80年代末,黑人经营的农场约剩下1万个。 2000年,已经基本上没有黑人在农场就业。
% 97.8 96.5 93.9 88.3 82.5 86.3
1941-1950
1951-1960 1961-1970 1980 1981-1990 1991-1998
103.5
251.5 332.2 449.3 733.8 760.5
76.6
67.8 46.3 21.6 12.5 14.8
1.1%
1981-1996 11.7% 1.5% 35.3% 24.5% 17.4%
5.9%


1.2%
3.7%
资料来源:Thomas J. Sullivan, 2001 : 256.
12
为了研究族群关系的变化,美国社会学 家提出族群之间 “结构性差异” 这个重要 概念,即 “族群分层” (ethnic stratification),来分析不同族群集团之间由 于其结构性差异所引起的不平等、社会成员 之间的分化与社会流动。
18
(4)其他族群:以美国华人劳动力为例,
从事个体服务业所占比例: 1870年:40.9%,1930年:47%,1960年:10.9%; 从事批发零售业的比例: 1870年:1.7%,1970年:34.6%; 从事公共行政事业的华人, 1920年:0.4%,1970年:6.3%; 这种劳动力行业结构的变化,也必然对华人的社 会地位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2
美国是在近二百多年里发展起来的世界上一个最大 的移民国家。美国的移民具有6个主要特点: 1.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移民的主体来自不同的国度。 2. 移民数量大:美国的移民近来每年都超过90万人。 3. 移民种类多:美国“移民法”规定了申请移民美国的 各类“优先条件”,以及各类难民安置。 4. 移民在教育和专业技能上一般具有较高的素质。 5. 每年有大量非法移民。 6. 各族群新移民的居住地域相对比较集中。
19
(1)黑人:1960年,华盛顿是全美唯一的一个黑人
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10万人以上的城市。到了1980 年,黑人占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城市达到了9个。这 一过程被美国社会学家称之为“黑人城镇化” (Black Urbanization)过程。
1982年美国黑人住在城镇的比例高达99%。黑 人构成城市贫民主体,黑人与白人的种族冲突主要 发生在城市地区。
7
华裔 日裔 韩裔 越南裔 菲律宾裔 印度裔 其他
2,633,849 958,946 1,148,951 1,171,776 2,089,701 1,785,336 3,916,204
占0.9% 0.3% 0.4% 0.4% 0.7% 0.6% 1.4%
华人 1980: 806,040 0.4%; 1990: 1,645,472 0.7%. (20年增3.2倍) 印度人1980: 361,531 0.2% (20年增4.9倍)
10
年代
1881-1890 1891-1900 1901-1910 1911-1920 1921-1930 1931-1940
合法移民总数(万)
524.7 368.8 879.5 573.6 410.7 52.8
欧洲、加拿大
拉美%
0.6 1.0 2.1 7.0 14.4 9.7
亚洲%
1.3 2.0 3.7 4.3 2.7 3.1
2000年,美国黑人中仍有近30%没有高中毕业。
24
25

墨西哥裔: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黑人还低。 1979年,在墨西哥裔人口中, 25岁以上的只有 34.9%读完4年小学,波多黎各裔只有38.6%读完4 年小学(Simpson and Yinger,1985:342)。
西班牙裔人口的高中毕业率远低于黑人。 这种教育结构对于黑人、西班牙语裔两个族 群在美国社会里的竞争自然十分不利。
13
“社会分层是各类人的结构性的不平等,人们由 于在社会等级制度中的地位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获得 社会报酬的机会”(罗伯逊,1990:301)。

“族群分层”分析的是不同族群集团之间由于其 结构性差异所引起的不平等,考察在一个社会的 “社会分层”结构当中是否含有一定程度的族群背 景,族群之间的不平等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 社会阶级的不平等。
16
(2)墨西哥裔:
1854-1930年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征收了200万英 亩墨西哥裔的私人土地、170万英亩墨西哥裔社区拥 有的土地和180万英亩其他土地,没有支付任何补偿。
这使得墨西哥农民完全失去了土地而成为雇工或 流民。“这些土地的失去毁灭了墨西哥裔美国人农庄 的经济基础”(Simpson and Yinger,1985:186)。 今天在美国农场工作的墨西哥人,主要是从墨西 哥合法或非法进入美国的廉价季节工。

(1)产业分布构成,(2)人口城乡比例, (3)职业结构,(4)平均受教育水平, (5)收入结构,(6)消费模式,(7)失业率。 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在问卷中设 计若干主观判定指标,如“自认为属于哪一个社会 阶层(上层、中层或下层)”。 对主观判定问题的回答,有时也可作为客观数 据资料的辅助材料,帮助我们理解人们的实际社会 地位与心理状况。
22
美国学校中的种族隔离: 1965年,80%的白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90-100%为 白人的学校读书,65%的黑人学生在学生总数中65100%为黑人的学校读书。由于黑人学校的教学条 件、师资水平、教学质量都比较低,对学生毕业后 的就业和发展都有不利的影响。 196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民权法案》禁止在联邦资 助的工程和计划中实行种族歧视,在此基础上1965 年通过的《中小学教育法令》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区 的学校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富兰克林,1988:567)。
23
1930年美国南部黑人小学入学率58.5%,白人67%。
1998年,成年人完成高中学习4年的比例,拉美裔为 54%,黑人为76%,白人为84%。1990年,印第安人 中只有56%的人中学毕业(波普诺,1999:303)。 在1992年,美国白人上大学的比例为38%,黑人和西 班牙语裔分别为30.8%和28.7%,而且中途辍学率远 高于白人(Ellison and Martin, 1999:325)。 1998年,成年人完成在大学学习4年的比例,拉美裔 为11%,黑人为15%,白人为25%。
8
9
2000年人口普查:
可填报:白人、黑人、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人; 印度人、日本人、夏威夷人、华人、 韩国人、菲律宾人、越南人、关岛人、 萨摩亚人、其他亚裔人、 其他太平洋人(共14类) 97.6% 填报单一种族, 2.3% 填报两类种族, 0.1% 填报三类种族, 38,408 人填报四类种族, 8,637 人填报五类种族, 823 人填报六类种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