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类型:毕业论文(这排改成封面格式要求的样子)题目:对苯二酚合成工艺研究学生姓名:费金鑫指导教师:陈玲霞专业:应用化工技术时间:2016年4月摘要对苯二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
本文分别介绍了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理化性质及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目前对苯二酚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苯胺氧化法、双酚A法、电化学法和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等,此外,本文还对对苯二酚合成工艺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对苯二酚,合成,工艺论文的正文只有7页,太少了,至少要13~18页。
论文里有些地方我直接修改了,你还需要修改的地方我在文中标出来了,就在这个文档里修改。
AbstractHydroquinone is an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and intermedia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hydroquino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The synthetic method of hydroquinone roughly the following: aniline oxidation method, bisphenol A (BPA), a metho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and phenol hydroxyl hydrogen peroxide method, also on the synthesis process of hydroquinone were simple comment.Key word: hydroquinone, synthesis, proces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性质及用途...................................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 (1)1.1.2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1.3对苯二酚用途 (1)2 对苯二酚的合成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 (3)2.1苯胺氧化法 (3)2.2二异丙苯过氧化法 (4)2.3双酚A法 (4)2.4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 (4)2.4.1一无机酸或金属离子配合物为催化剂 (4)2.4.2以氧化物为催化剂 (5)2.4.3以分子筛为催化剂 (5)2.4.4以杂多化合物为催化剂 (5)2.4.5其它催化剂 (5)2.5电化学法 (6)2.6其它合成方法 (6)3 生产工艺 (6)3.1主要生产过程 (6)结论 (8)参考文献 (9)1 绪论对苯二酚是香料、药品、染料、农药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材料、辅助剂和中间体, 主要应用于制作摄影胶片的显影剂、生产蒽醌和偶氮染料、美白剂、抗衰老剂、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等。
此外, 对苯二酚还可用于加工其它精细化工物品。
近几年来, 对苯二酚的应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
对苯二酚的合成方法种类较多, 目前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 其中已被广泛应用的有苯胺氧化法、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双酚 A 法等; 中试规模的有电化学法, 此外,还有很多方法正在研究阶段,尚不成熟。
本文将对对苯二酚主要的合成工艺进行简单的评述。
1.1 对苯二酚的基本信息别名:氢醌英文名:p-Hydroquinone分子式:C6H6O2分子量:110.11CAS NO.:123-31-9结构式:图1-1 对苯二酚分子结构式1.2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表1-1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1.3对苯二酚的危险特性对二苯酚作为一种常见的化工原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险特性,在表1-2中分别列出了对二苯酚的侵入途径、危险特性、急救措施和泄漏处置、储运注意事项等。
1.4对苯二酚的用途对苯二酚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重要组成部分,在橡胶、药品、农药和精细化工的重要原料、助剂和中间体等生产领域被应用广泛。
下面各方面的应用可稍微写得详细些,每种应用最好至少写3行以上。
1)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对苯二酚可作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的抗氧剂。
同时也是生产MBH,DBH防老剂的原料和阻聚剂等。
同样也可作为氟橡胶的硫化剂,也可作于氧化与聚合反应的抑制剂等等。
2)在阻聚剂方面的应用对苯二酚可作为阻聚剂,主要用于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丙烯腈等3)在染料方面的应用对苯二酚是制造燃料的中间体,制造蒽醌染料、偶氮染料等。
4)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在医疗上可用于处理结膜炎、淋病等。
5)在摄影行业中的应用对苯二酚可作为摄影胶片的黑白显影剂。
6)在化肥工业方面的应用添加对二苯酚的尿素具有以下特点:氮的利用率高、肥效期长、便于施用、增产节肥,从而改良了普通尿素的性能。
7)其他领域对苯二酚还可作为稳定剂、抗氧剂、抗凝剂、催化剂等。
2 对苯二酚的合成工艺与技术路线选择2.1 苯胺氧化法对苯二酚最早的合成方法是苯胺氧化法。
此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包括两步反应, 即苯胺在硫酸介质中经二氧化锰氧化成对苯醌, 再在水中用铁粉将对苯醌还原成对苯二酚。
其优点有以下几种:工艺成熟、反应容易控制、收率及产品纯度高等。
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原材料易消耗,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我国从上世纪50 年代开始对苯二酚生产最常采用的就是苯胺氧化法。
至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厂家继续使用。
2.2 二异丙苯过氧化法为解决苯胺氧化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20世纪60年代研究出了对二异丙苯过氧化法。
其最初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由苯与丙烯进行烷基化反应合成二异丙苯,分离出对位异构体、间位异构体使其转位为对位异构体,把分出的对二异丙苯进行过氧化反应生成二异丙基过氧化物,然后再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裂化为对苯二酚与丙酮,经一系列流程制得成品。
该方法与苯胺法比较具有生产成本低、污染较小等优点。
但由于该方法产生不必要的产物多,并且成分比较复杂,从而产物难分离。
2.3 双酚A法用浓盐酸、H2 SO4 或离子交换树脂对苯酚与丙酮进行催化反应合成双酚A,再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定量裂化成苯酚和异丙烯基苯酚,经过过氧化氢氧化后合成对苯二酚和丙酮。
反应合成的苯酚和丙酮可循环利用。
该合成方法没有污染, 相对经济, 收率高, 所以综合经济效益好。
2.4 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人们开始从经济和环保方面着手考虑对苯二酚的生产方法,20 世纪70 年代研究出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合成对苯二酚的方法,并在工业化生产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该方法以苯酚为原材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该方法与苯胺氧化法和二异丙苯法相比较,苯酚羟基化法反应过程及分离操作简单,因此消耗少污染小;在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过程中, 研究新型的催化剂一直是极力去攻克的研究内容。
截至目前,研制出的催化剂种类很多, 其发展状况从单一到复杂均相到非均相的催化剂方向发展。
2.4.1以无机酸或金属离子配合物为催化剂在苯酚羟基化合成对苯二酚早期研究阶段, 主要以强无机酸或Fe( Ⅲ)、Cr ( Ⅲ) 、Fe( Ⅱ)、Co ( Ⅱ) 及Cu ( Ⅱ)等试剂为催化剂, 以H 2O2 为氧化剂进行均相催化反应, 生成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混合物。
以强无机酸或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进行苯酚羟基化法生成对苯二酚。
虽然污染小,但所用H2O2的浓度较高, 苯酚转化率比较低, 反应效果不佳,且有的采用诸如HClO4、H2SO4等作催化剂, 增加材料费用; 另外,催化反应为均相反应, 催化剂与产品难分离。
2.4.2以氧化物为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在苯酚羟基化反应中应用广泛。
初期主要是简单氧化物,后来研究发现,大部分单一氧化物分解活性比较低,而由简单氧化物组成复合氧化物后, 由于结构和理化性能改变, 从而复合氧化物具有很好的羟化活性。
关于用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苯酚羟化的研究基本都不成熟, 截至目前,还没有完全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2.4.3以分子筛为催化剂经过不断发展,以分子筛类作催化剂进行苯酚羟基化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H2O2浓度苯酚转化率和H2O2有效利用率高、苯二酚选择性高、生产成本低、产品易分离、环境污染少等优点。
当前发展的方向是采用新型分子筛催化剂的双氧水氧化苯酚法。
2.4.4以杂多化合物为催化剂杂多化合物是一种反应快的多电子氧化剂, 经过一定的处理, 其它物质容易被氧化, 同时可还原自身的形态。
经过不断研究, 杂多化合物以其独有的分子结构和催化性能, 在对苯二酚反应中广泛应用。
用杂多化合物作催化剂可高选择性地合成单一的苯二酚异构体, 从而降低了分离能耗, 但由于用乙腈( 或甲醇) 作反应介质, 反应过程的毒害性较大, 且苯酚/ H2O2 的摩尔比较小, H2O2的用量太大, 此外, 催化剂回收比较困难。
2.4.5其它催化剂苯酚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所用的催化剂除以上各类型外, Shevade 等在ZSM -5 分子筛上镶嵌CuCl 16 Pc 合成CuCl16 Pc/ ZSM -5 催化剂, 研究了其对苯酚羟基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此外, Seelan 等用原位配位合成方法将金属酞菁配体( M Pc, M = V、Co 和Cu) 镶嵌到Y 型分子筛内合成了镶嵌配体的Y 型分子筛, 此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苯酚羟基化活性等。
苯酚过氧化氢羟基化法合成对苯二酚具有以下优点:原料多且价格低廉, 催化反应工艺简单, 可同时获得两种产品( 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 , 有利于大型工业化, 污染少, 产品质量优良等优点。
此方法被认为是21 世纪最有前途的“绿色”工艺路线之一。
2.5 电化学法有关电化学法合成对苯二酚的技术, 业界人士已做了许许多多的研究,有的已开始投放工业化生产。
由于用电合成生产具有价格便宜、产品质量优良、合成工艺短、同时在常温常压下易加工生产、三废污染少等优点, 所以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
该方法是将苯或苯酚在阳极氧化成对苯二醌, 将所得的对苯二醌在阴极还原得到对苯二酚。
Sotaro 等以Cu( Ⅰ) / Cu( Ⅱ) 作为氧化还原电极, 采用电化学方法由苯合成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收率为35% ~42% 。
Iniesta 等则在掺杂硼的钻石薄膜电极上研究了苯酚电化学氧化生成对苯二酚的反应。
由于在对苯二酚的电合成工艺中苯的转化率及有机相中醌含量较低, 消耗快, 电极及隔膜的寿命还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目前还没有工业化生产中被应用。
2.6 其它合成方法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或已达中试规模的合成方法外, 对苯二酚还可以通过对硝基苯酚或硝基苯在酸性溶液中催化加氢或酸性水解制得。
苯酚在水溶液中用氧气催化氧化也可以得到对苯二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