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概况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
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称。
位于北纬38°34ˊ至40°15ˊ,东经116°43ˊ至118°04ˊ之间。
属于国际时区的东八区。
天津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
天津市北起蓟县古长城脚下黄崖关附近,南至大港区翟庄子以南的沧浪渠,南北长189公里;东起汉沽区盐场洒金坨之东陡河西排干大渠,西至静海县子牙河畔的王迸庄以西滩德干渠,东西宽117公里。
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疆域周长约1290.814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3.334公里,陆界长约1137.48公里。
天津距北京120公里(从天津市中心向西北行137公里即达北京),历来是拱卫京畿的要地和门户。
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中国北方黄金海岸的中部,不仅毗邻首都,还是华北、西北广大地区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对内外开放两个扇面的轴心,是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距离最短的东部起点。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有多条国际国内航线,是华北地区最大货运中心。
天津铁路枢纽是京山、京沪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处。
天津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目前,天津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相结合、立体式的综合性的现代化的运输网络。
历史沿革“天津”这个名字出现于永乐初年,为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
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设卫(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建置),有“天津卫”之称。
天津的集市和商业区正式出现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物资丰富、贸易活跃的天津是当时中国北方的商品集散地。
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随着清王朝统治地位的稳固和经济的发展,天津卫作为京师门户的地位日益重要。
18世纪初,由于埠际商业的发展,天津出现了办理汇兑业务的钱庄,商业、金融业的发展使天津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作为拱卫京师的军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
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
人口规模与分布2008年末天津市常住人口1176万人。
户籍人口968.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0.60万人,非农业人口588.27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13‰,人口死亡率为5.9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9‰。
天津市共有4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22万人。
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华北重要的经济中心,其产业和社会活动的高度集聚,对人口形成极强的吸引力,具有鲜明的大城市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特点。
全市人口的大多数集中于市辖区,市辖区人口的大多数又集中于市中心区;中心市区人口在市中心相对密集;滨海地区人口在塘沽、汉沽和大港的城区相对密集;人口密度分布呈现平原高于山区、高亢平原高于低洼平原、河流沿流岸高于远河地带趋向;人口分布有沿河流趋向。
行政区划天津现辖15个区、3个县,共有120个镇、20个乡, 101个街道办事处、1795个居委会和3829个村委会。
市辖区中,市区有: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滨海区有: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环城区有: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杨村镇)和宝坻区(城关镇)。
市辖县有:宁河县、静海县、蓟县。
城市规划天津市“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目标是: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
经济发展天津是中国沿海工业基地之一。
工业部门较齐全,农业生产有一定基础,是华北地区经济中心和全国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十五”期间,天津重工业和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六大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有力拉动了全市工业的增长。
2007年天津市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冶金、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及环保等六大优势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9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4%,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8%。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 2824.52亿元,增长5.7%,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为28.0%。
全年完成新产品产值3126.10亿元,增长22.5%。
天津市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天津港。
2007年,天津港已在北京、石家庄、郑州、包头等地建立“无水港”,并与北京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签署了《北方地区大通关建设协作备忘录》和《建设内陆无水港合作意向书》,实现与腹地通关作业一体化,进一步提高了通关效率。
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正在建设的八个产业功能区及中新天津生态城,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其功能定位是: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目前,滨海新区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第三极。
金融保险业天津市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2007年滨海农村商业银行成立,工银、民生两家租赁公司落户滨海新区,邮政储蓄银行天津分行开业。
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摩托罗拉财务公司和渣打银行科营中心等9家银行后台服务机构先后落户滨海新区,创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汇集地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汇丰、花旗、渣打等银行的天津分行及支行顺利完成了转制,汇丰和花旗天津分行获准开办境内人民币业务。
北京、大连、浙商、盛京等银行的天津分行开业运营。
全年新增外资银行机构8家。
各类保险公司加快天津机构建设,爱和谊保险、都邦保险、永诚财险、中银保险、信诚人寿、平安养老、人保人寿等7家分公司先后开业。
对外关系天津对外交流的领域涉及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学术等各方面。
天津已经与23个外国城市缔结为正式友好城市,并与24个外国城市建立起友好交流关系。
天津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港口,拥有全国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保持着贸易往来。
旅游名胜天津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活动丰富多彩。
天津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众多,盘山为主要山地风景区。
蓟县长城历史悠久。
宗教遗存较多,独乐寺尤为著名。
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景点较多,如炮台是反帝的见证,望海楼与"天津教案"、义和团运动有关,张园曾是孙中山下榻处,南开学校是周恩来的母校。
有海湾特色的塘沽滨海游乐区,已形成以海河为风景轴线,以津河、卫津河、月牙河、北运河,繁华金街,鼓楼商贸街,异国风貌五大道为辅的市中心旅游区。
同时,每年还要举办具有民族色彩和天津特色的各种赛事及娱乐活动。
天津传统的风味食品多种多样。
有操作技艺精湛,风味香醇,营养丰富,深为广大群众和外宾称赞的“津门三绝”,即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
天津市概况天津是中央直辖市。
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燕山山脉以南。
介于北纬38°34′~40°15′,东经116°43′~118°4′之间。
西北面与北京市、河北省三河市交界,东南临渤海湾,其余边界均与河北省接壤。
南北最大纵距189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17公里,边界长900公里,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334.72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424.54平方公里。
现辖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蓟县、宝坻县、武清县、静海县、宁河县等13个区5个县。
总人口948.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63万人。
居民中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壮等29个少数民族。
天津市是"退海之地",绝大部分是由古黄河三次北徙冲积而成的平原,地势由西北山区向东南渐低,呈簸箕形向渤海倾斜。
一般海拔2~5米,最北部燕山南麓的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00~500米之间,最高处八仙桌子海拔1052米,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汇成海河,穿过市区入海。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多吹偏南风,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冬夏漫长,春秋短促。
年平均气温-6℃,7月份平均气温26℃左右。
年均降水量550~680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
历史沿革天津地区在商周时期即有人类居住,但作为城市则形成较晚。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使位于运河北部、兼有河海运输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渐重要,运河与"五河尾闾"(今海河)在今市区三岔河口交汇,天津便以"三会海口"名于史册。
金贞 二年(1214)于三岔河口设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发展中最早的正式名称。
元延 三年(1316)更名海津镇。
明建文二年(1400)镇守北方的燕王朱棣率兵经海津镇渡河南下夺取政权,称帝后即将海津镇改名"天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
永乐初年(1404~1406)先后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并建筑城池。
清顺治九年(1652)合并三卫为天津卫。
雍正三年(1725)改卫为州。
雍正九年(1731)升州为府,辖6县1州,成为畿辅首邑。
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总督衙门迁津。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改为天津县,属直隶省。
1913年直隶省省会设于天津。
1928年6月,天津改为特别市,是为设市之始。
同年7月,直隶改称河北,省会仍设天津,10月省会迁北平。
1930年6月天津改为直辖市。
同年10月河北省会再迁天津,遂改为省辖市。
1935年6月河北省会迁保定,天津又改为直辖市。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天津仍为直辖市。
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天津,划为华北人民政府直辖市。
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为河北省省辖市,省会由保定迁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会迁保定,复改为中央直辖市至今。
城市特点元、明、清三代,天津作为京畿要冲、北方临海商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近代又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典型代表城市,形成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金朝所设的直沽寨,是天津城市的起点。
其后,元、明、清王朝定都北京,天津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京师的门户,河海漕运的枢纽和盐业产销中心,推动了天津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形成了天津城市经济的特有格局,使天津从一个单纯的军事要塞演变成繁华的商业中心和贸易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