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口保护政策——关税

进口保护政策——关税

新自由主义
新贸易保护
贸易自由化
超保护 自由、保护
15C—18C
重商主义
3
第二节
关税措施概述
一、关税的基本概念
(一)定义(customs duties, tariffs)
指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 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强制征收的一种税赋。 海关:设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关境:海关管辖的范围,征收关税的领域。
12


2. 优惠税 (2)特惠税(Special Preferential Duty)
概念: 指对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 品,给予特别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其他国家或 地区不得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要求享有这种优惠 待遇。
目的:增进与受惠国之间的友好贸易往来。 特惠税分为互惠与非互惠两类。 税率一般低于最惠国税率和协定税率。
(二)按照征税的差别待遇和特定情况
1. 普通税

Common Duty
适用于没有签订任何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 (地区)的商品。

普通税率并不是被普遍实施的税率。
普通税率 最高税率 减税基础
11
= 1~ 5倍
优惠税率
2. 优惠税
(1) 最惠税 (MFNT Duty)

适用于签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贸易协定的国家(地 区)之间,是WTO成员之间在正常贸易下必须给 予的关税待遇。 最惠国待遇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凡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 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 最惠国税率比普通税率低而且有时差别很大,但最 惠国税率并非是最低税率。
本章结构
1 2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
关税措施概述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关税的衡量
3 4
1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1. 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 2. 进出口商品政策 3. 国别政策
2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期 二战后— 70年代初 19c末 — 二战 18C — 19c末
④普惠制的有效期 10年,经UNCTAD审议可延长
17
普惠制给惠方案的主要内容(2)
⑤ 对给惠国的保护措施: A. 例外条款
衡量受惠国出口产品能否享受 若给惠国认为进口品对本国同类 B. 预定限额 优惠待遇。确保普惠制待遇只 产品或者有直接竞争关系的产品 给予发展中国家(地区)生产、 一定时期内规定受惠产品关税优惠进口限额, 造成或即将造成严重损害,可以 C. 毕业条款 制造的产品。 完全或者部分取消优惠待遇。 超出部分则恢复最惠国税率。 当受惠国或地区的某项产品或其经济发展到较 包括:a、原产地标准 D. 原产地规则
进口税率的制定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关税升级、 最惠税、 普通税)


关税壁垒——高额进口关税
8
(一)按征税商品的流向
2、出口税(Export Duty)

出口国的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 本国出口商征收的关税。 大多数国家一般不征收出口税。部分国家 为了增加本国财政收入,或为保证本国某 些产品的生产和国内供应,对某些产品征 收出口税。

13
特惠税的类型

互惠的特惠税典型——英联邦特惠税
1932年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会议上建立,
1974年1月~1977年7月1日逐步取消

非互惠的特惠税典型——洛美协定
欧共体向参加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
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的特惠税。
2000年6月《科托努协定》
14
2. 优惠税
(3)普惠税(GSP Duty)
9

(一)按征税商品的流向
3、过境税 (transit duty)

又称通过税或转口税,是一国海关对通过其 关境再转运第三国的外国货物所征收的关税。 其目的主要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过境税在重商主义时期盛行于欧洲各国。 19世纪后半期,各国相继废除了过境税。 二战后,GATT规定“自由过境”的原则。 目前,大多数国家对过境货物只征收少量的签证 费、登记费、统计费等。 10
4
(二)关税的特点
1
关税是间接税
强制性 关税的征收主体与客体 (Subject & object) 无偿性
2
3
关税具有涉外性
可预 见性
5
(三)征收关税的目的
Revenue
tariff (财政关税)
这是征收关税的最初目的。
Protective
tariff (保护关税)
税率的确定
20世纪30年代的关税战 GATT对关税的削减而非取消
普惠制 GSP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半制成品给 予的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优惠关税,是在 最惠国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减税以至免税的一种优 惠关税。税率一般比最惠国税率低约1/3。


普惠制的三个原则 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普惠制的基本目标 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益, 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
6
按征税目的
按征税商品的流向 二、
进口税 出口税 过境税 普通税 优惠税 (最惠税、特惠税、普惠税)
关 税 种 类
按征税方法
按征税的差别待遇
进口附加税
差价税
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
紧急关税 惩罚关税 报复关税
从量税 从价税
混合税
选择税
7
(一)按征税商品的流向
1、进口税(Import Duty)

进口国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 则对本国进口商征收的关税,也称进口正税。
15
普惠制的实施情况
国际组织 时间 给惠国 受惠国
UNCTAD
1968年至今
40个 1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14个
16
普惠制方案
专栏7.1
普惠制给惠方案的主要内容(1)
①受惠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能否成为普惠制方案的受惠国由给惠国 单方面确定。 ②受惠产品的范围
各个给惠国都有自己的给惠产品清单和排除产品清 单;根据经济贸易政策制定;一般而言,农产品的 ③受惠产品的减税幅度(优惠幅度) 受惠产品少,工业产品多,敏感产品被排除。 普惠制优惠幅度=最惠国税率-普惠制税率
高的程度,在世界市场上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 b、直接运输规则 时,则取消该项产品或全部产品享受普惠制待 遇的资格。分为产品毕业和国家毕业,由给惠 c、原产地证明书 国自行具体确定。
18
(二)按照征税的差别待遇和特定情况 3、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