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能概述
第四章 行政职能
本章知识点:
一、现代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 二、行政职能的含义、特点 三、有关行政职能问题的争论 四、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 五、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
第四章 行政职能
第一节 概述
一、现代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 1、罗斯福“新政” Roosevelt's "New Deal"
(1)历史背景: 1929-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三、行政职能的特点
1、执行性 :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
2、强制性 :以国家司法机关为后盾,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
3、公共性 :和意识形态无关,计划、组织、协调、沟通、监 督、控制等基本职能 ;
4、差异性 :不同类型的国家 、同一类型的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 不同类型:如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同一种类型:如中国, 1949年-57年,巩固政权; 1958年,大跃进,抓生产; 1966年,“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 1978年,改革开放,经济建设; 2002年,WTO,经济一体化;
A.经济持续衰退: 工业生产下降55.6%;GDP从1044亿$下降到410亿$。
B.金融体系接近崩溃: 5000家银行倒闭,到1933年有21个州采取关闭银行的保护性措施。
C.失业剧增: 失业率高达18.2%。
D.社会危机加重: 产生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守夜人”弊端暴露。
(2)“新政”内容:“伸出看得见的手” A.核心精神:以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干预为核心 B.具体措施:
结果: # 市场竞争导致个人收入巨大反差是对个人权利的直接侵害
# 效率与公平无关,形成的竞争优势产生对财产、信息、 社会关系、教育程度的占有优势,严重破坏“机会均等” 原则 # 市场也不总是以个人能力为基础来提供报酬,如资本市场
C.效率公平平衡论: 以最小的公平代价换取最大的效率结果 @ 倡导建立混合经济模式:在两者间寻找平衡机制 @ 同时建立以利润为目标的私有经济和以社会福利为目 标的公共经济
A.效率优先论: a.推理逻辑1: 个人权利——个人自由——市场竞争——提高效率; b.推理逻辑2:
效率是个人勤奋的结果,直接反映出个人的努力程度, 多劳多得; c.结果:
个人权利是效率优先的前提、基础和结果;
效率反映了公平,政府不能过度干预来实现“结果 均等”,否则会导致不公平
B.公平优先论:
推理逻辑: 公平是“天赋权利”的具体化---不能市场化---不能用金钱衡量
D.由于存在不完全均衡,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E.信息存在不完全性或非相关性; “信息失真”(Information Distortion); F.市场不会自动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牧场悲剧”
(2)政府失灵:Government Failures
A.政府对社会的经济管理缺乏明确利益主体、责任主体,效率低
(1)反映了“传统”向“现代化”转换过程中的深刻矛盾 (2)高估了国际金融资本对发展本国经济的意义,忽视了经济全
球化对后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索罗斯”
(3)“东亚金融危机” 事实上是“公共政策”的危机
(4)“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性:政府同样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的只是一种不选择
B.由于无绝对公平标准,政府维护公平的职能从来就不可能实现; 追求公平必然常以牺牲效率为代价;
C.公务员作为自然人既不比常人更坏,也不比常人更好,同样会 犯错误; D.政府和民众的法律关系存在不对等性,政府行为的失控无法得
到有效救济或补偿;
E.政府作为特殊的政治、经济主体和私营企业都存在微观的、复 杂的产权和激励机制,市场和政府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2)公共支出增长迅速:政府获得日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3)基于上述两种现实 民众的政治支配权、决定权、表达权如何得到保护和实现?
A.罗尔斯(John Rawls): 《正义论》Theory of Justice “正义的对象是用于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社会利益
和社会负担的社会制度机构;” “正义应该成为评价社会制度的首要道德标准和基本价值尺度;”
四 、有关行政职能问题的争论
争论的焦点:该管和不该管;管的范围与程度
涉及三个关系
“政府与社会” “政府与经济” “公平和效率”
1、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涉及政府政治职能,“权威”和“民主”的关系是核心
(1)精英政治:elite politics A.积极意义: 由少数卓越分子组成的集团,承担领导社会前进的历史使命 B.消极意义: 少数人组成集团,实际控制国家权力,国民政治权利受限
a.政府应干预什么(What) b.政府应在什么时候干预(When ) c.政府通过什么方式干预(How ) d.政府干预到什么程度( Degree )
2、“东亚经济奇迹”:后发展国家政府行政职能的体现
(1)东亚“儒文化圈”:普遍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 (2)“官-产-学”:高度协调机制,日本、韩国
如何解决?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初次分配: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
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 再分配:政府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生产(Production)和分配(Distribution)是核心问题
(1)公平和效率的含义:蔓昆(N.Gregory Mankiw) A.效率:同一 时间里投入最小,产出最大化;
B.公平:机会均等、收入均等、社会权力的平等化;
C.效率:经济蛋糕变大,公平:如何分配经济蛋糕;
(2)公平和效率的争论:三种争论
1776年Smith《国富论》自由主义经济学
1926年Keynes《自由放任主义的终结》 国家干预主义经济学
20世纪60年代Samuelsen《经济学》 混合经济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克林顿政府 复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ew Keynesianism
(1)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 A.个人价值观和自由与社会公理存在矛盾;
F.垄断(Monopolization)是政府无法克服的弱点,导致效率低
下、机构膨胀,增加社会成本; G.政府的政绩无法直接比较、政府效率无法直接评估, “逃避错误”成为政府官员的普遍行为准则;
H . “多数人原则”选举体系的存在:从来都以牺牲部分的利益 为代价,不能完全代表每个人的利益;
4、效率(Efficiency)和公平(Justice) 的关系 涉及到政府的社会职能,
如韩国,6个“五年计划”; “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科技国家化”三大战略; (3)“良性互动”:政府的公共政策得到了民众大力支持; (4)经验:
保持社会和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可遵从政府导向型经济 发展战略,暂时放弃有关政治上的争论,避免社会动荡;
如姓“资”与姓“社”问题;“白猫”和“黑猫”问题
3、“东亚金融危机”:后发展国家政府行政职能的纠偏
a.扩充总统的立法职能
b.扩充总统的行政职能 建立总统办公厅和各种辅助机构, 总统直接领导预算局、经济顾问委员会、国家安全委员会
c.扩充总统的经济职能 设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等经济管理机构; 第一次规定联邦政府对华尔街(Wall Street)的管制;
(3) 实施成果:重新振兴了美国经济
A.结束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两手都要硬” B.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成为共识: (4)存在的问题
1、历史(纵向)的角度: 人类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公平度逐渐增加,效率不断提高 2、现实(横向)的角度: 全球: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国际经济旧秩序) 经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心转移(葡萄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美国) 中国: 南北、东西存在差距,经济中心转移(东北—东南) 计划经济——强调公平,但牺牲效率(大锅饭) 市场经济——强调效率,但损伤公平(价值偏好)
B.布坎南(James Megill Buchanan)和哈耶克(F.A. Hayek): 《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 《自由秩序原理》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重新确定自由的价值,民众的自由权利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
政府的权力边界?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涉及到政府的经济职能,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是核心问题
B.完全竞争假定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独占、寡头垄断、过度竞争等 问题,结果会损害社会效率;
C.帕累托最优由于完全市场假定不成立而不能实现;
帕累托最优(意大利古典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当没有谁可能在不损害他人福利的前提
下进一步改善自己福利时,此时群体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也就 是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基尼系数一般 在0.3—0.4之间
基尼系数=S / SOAB (Gini Coefficient)
B
a
c b
80 收 入 百 分
60 比
0
20
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
40
60
人口百分比
d
40
80
A
20
讨论:
如何看待我国的效率和公平现状? 效率和公平何者更重要? 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
如选择“发展汽车项目”与“环境保护项目”
二、行政职能的含义
行政管理主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依法对国家事务、社会公 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进行管理所发挥的基本职责、功能和作用。 即政府应“管什么”
1、和国家的产生相联系:国家职能的一部分 2、和公共行政目的相联系:体现公共行政目的 3、和公共政策相联系:制定公共政策是行政职能的体现 4、和制度创新相联系:转变行政职能体现了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