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廊的配管设计规定

管廊的配管设计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33C06-2001
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录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廊的配管设计
附图管廊的管道布置
装置边界处的管廊
第一章总则
第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厂新建或扩建装置内的管廊的配管设计。

第管廊的配管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第管廊的布置参见《石油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的有关章节。

第二章管廊的配管设计
第一节管廊的宽度和高度
第管廊的宽度由下列因素决定
一、管廊上面和下面不布置设备时,其宽度由管道的多少来决定。

二、管廊下面布置泵、换热器类或上面布置空冷器时,其宽度不但要满足管道布置要求,而且还要满足设备布置和安装的要求。

第装置内的管廊宽度一般在6~9m之间,如果宽度大于9m时,应采用二层管廊。

不宜采用三层或三层以上的管廊。

第管廊宽度的估算
一、管廊的宽度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W-管廊的近似宽度(m);
N-设计初期阶段估算的管道数量(根);
T-预计的管廊层数(层);
0.5-系数。

当管廊上的管道直径平均为DN=150时,上式考虑了下列情况:
平均管间距为300mm;
管道数量和尺寸调整后会增加25%的宽度;
预留25%的宽度作扩建用;
也考虑了仪表和电气的汇线槽位置。

由公式确定的宽度只是估算,管廊的最终宽度应通过配管研究来确定。

二、当管廊上面布置空冷器时,管廊的宽度按下式估算
W=L空-0.6m (1)
或W=0.75L空(2)
式中:
W-管廊的近似宽度(m);
L空-空冷器的长度(m);
0.6、0.75-系数。

三、当在廊下面布置一排泵时,管廊的宽度为泵长加上2.4~3m通道,则管廊宽为0.75~7m;若布置二排泵,管廊宽约8.5~9m。

第装置内的管廊宽度应留有10~30%的预留位置,以备扩建使用。

第双层管廊的层间距应根据管径的大小来确定,一般不宜小于1.2m。

第对于L型管廊,在拐弯处如果管道排列顺序不变时,拐弯处的管廊标高不需改变。

若管道排列顺序改变时,拐弯处的管廊标高应根据最大管径的大小而相应改变,如下图所示。

图2.1.6 L型管廊的拐弯
第管廊的净空高度应根据管廊下面布置的泵类、换热器类设备安装和检修所需空间高度来确定,也要考虑与管廊两侧设备的接管高度。

当管廊横跨道路时,还须满足车辆通过所需的安全高度。

一般管廊的最小净空高度如下:
管廊横跨装置内主干道最小净空高度≥6m
管廊横跨装置内一般道路最小净空高度≥4.5m
管廊下布置泵类时最小净空高度>3.5m
第东西向和南北向相交的管廊的各层高差应为750mm以上。

第二节管道布置
第管廊上的管道布置可按下述原则考虑。

一、大直径、重管道应靠近管廊柱子布置。

二、小直径、气体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宜布置在管廊中间。

三、工艺管道宜布置在与管廊相连接的设备一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