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二)班组的作用
• 1.班组处于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第一 线,担负着保证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任务。 同时,班组是生产经营链条上最基本、最重要的 环节,是企业实现劳动者、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 的合理组织及科学结合,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 场所。
• 2.班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细胞,是企业增强活力 的源头,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为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发挥着支撑作用。
• 3.班组是企业能工巧匠的“聚集库",是推进企业 技术进步、技术革新的生力军,对搞好企业群众 性的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起着主力军作用。
(二)班组的作用
• 4.班组是企业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前沿阵 地,对搞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控 制、优质服务和职工劳动保护起着保障作 用。
• 5.班组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地,在增进职工 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方面发挥着凝聚作用。
第一章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
• 班组是企业最活跃的细胞,也是企业发展的 重要基石。加强班组建设,提升班组管理能力, 对于确保安全生产、提升经营效益、实现企业 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转轨变型和企业改革的深 化,加强班组的组织、业务、思想建设,培养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素质、职工素质和班组管理 水平,不仅是当务之急,而且也是一项长期的 战略任务。
第一节 管理基础知识
• 一、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一)管理的产生 • 管理是联劳协作的需要; •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
许多人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需要 协同动作,于是便产生了管理; • 管理已从生产劳动中逐渐分离出来,成为 一种独立的职能。
(二)管理的发展
• 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 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总称。
第二节 班组知识
• 一、班组: • A、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
B、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 • C、是铁路企业安全和质量现场控制的重要
防线; • D、是企业中根据工作需要组、结构 “小”; • 2、任务“全”; • 3、工作“细”; • 4、管理要求“实”。
向奋战在运输生产一线的工班长们问好!
• 第一章 班组管理基础知识
• 第一节 管理基础知识 • 一、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二、铁路企业管理常识
第二节 班组知识
• 一、班组 • 二、班组管理的特点 • 三、班组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第三节 班组长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 一、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 • 二、班组长的任职条件 • 三、班组长职责与权限 • 四、班组长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三、班组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 (一)班组管理的任务 •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规、
命令以及上级规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国 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遵守职业道德 和社会公德,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2.组织职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作业纪律,认真 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操作规程,按时保质 保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运输生产计划。 • 3.做好现场生产管理和专业基础工作,改善作业 条件,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做好各项生产原始记 录。
• 6.班组是职工生活的“小家",是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课堂,对培育和建设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 发挥着“熔炉"作用。
二、班组管理的特点
• (一)班组管理是企业的终级管理; • (二)班组管理是计划与实施的双重管理; • (三)班组管理是综合全面的管理; • (四)班组管理是双重压力下的管理; • (五)班组管理是随机应变的管理; • (六)班组管理是直接面向人的管理;
• 7.服从领导,听从指挥,积极主动地完成上 级交给的其它各项工作。
(二)班组管理的内容
• 班组应结合各自的特点,重点抓好生产 管理、安全管理、劳动管理、 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班组核 算、现场管理、民主管理、思 想政治工作等九项管理工作。
第三节 班组长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 一、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 • (一)、班组长的地位: • “兵头将尾”; • “枢纽”; • “核心”。
二、班组长的任职条件
• 3.组织能力强。具备班组管理的基本 知识,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 力,能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指挥生产, 带领职工较好地完成生产任务。
• 4.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团队 意识、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必要的工作 经历。
三、班组长职责与权力
(一)、班组长职责
• 1.带领班组职工严格按标作业,提高 劳动效率,确保运输安全,质量良好 地完成生产任务;
• 企业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1、传统管理阶段; • 2、科学管理阶段; • 3、现代化管理阶段
二、铁路企业管理常识
• (一)铁路企业的性质和特征 • (二)铁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 • 铁路企业管理,从业务范围来看,大致可
以分为: • 1.计划管理;2.生产管理;3. 技术管理; • 4. 质量管理;5. 设备管理;6. 物资管理; • 7. 劳动管理;8. 财务管理。
(二)、班组长的作用
• A、指挥作用; • B、组织作用; • C、带头作用; • D、协调作用; • E、园丁作用。
二、班组长的任职条件
• 1.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办事 公道,作风正派,敢于负责,有较 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在运输生 产和各项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 2.技术业务精。具有与其岗位相 适应的技术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能 力,熟知安全生产规程,能独立或 组织职工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有处理应急及突发问题的能力。
• 2.组织班组职工严格执行劳动纪律、 作业纪律和作业标准,创建标准化班 组;
• 4.搞好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积极开展劳动 竞赛、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练功比武 和双增双节活动。
• 5.组织职工积极参加政治、技术、业务和文 化学习,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 提高职工的素质,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 感。
• 6.关心职工生活,搞好互助互济和家访谈心, 努力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组织职工积极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 文化娱乐及体育活动,增强班组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