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掌握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的代表性成就,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对社会的影响。
2、注意理解文学艺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白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3、比较世界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历程,认识当前我国文化教育方针。
4、回顾影视发展历程,理解电影和电视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明白其利与弊。
5、理解文化生产力的概念。
【重点知识梳理】一、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一)浪漫主义文学:(特点:歌颂民主自由、抨击封建专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1、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欧洲发生多次革命和战争,社会局势混乱。
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法国:雨果(顶峰)《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②英国:拜伦:代表作《唐璜》;雪莱:代表作《西风颂》。
他豪迈地预言:“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及《解放了的普罗米休斯》③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故事》。
(二)现实主义文学(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特点: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在文学作品中人们把对现实的不满转化为深层的揭露和批评.2、代表人物及作品:①法国:巴尔扎克:其小说集《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展示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全部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司汤达《红与黑》;莫泊桑《项链》。
②英国:狄更斯《大卫8226;科波菲尔》。
③俄国:列夫 8226;托尔斯泰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叶甫盖尼8226;奥涅金》;果戈理《死魂灵》;④丹麦:安徒生。
挪威:易卜生。
美国:马克8226;吐温。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8226;罗兰《约翰8226;克利斯朵夫》;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三)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强调集中表现自我,表现手法上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1、背景:20世纪上半期,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出现了精神危机。
2、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尔兰:贝克特:代表作《等待戈多》。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四)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文学(反映了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各国的民族主义运动高涨)1、苏联20世纪上半期社会主义文学:高尔基《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苏联解冻文学:背景: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了全盘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随之出现一批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作品。
爱伦堡《解冻》为代表。
3、亚非拉美文学:背景: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
印度:泰戈尔《戈拉》;中国:鲁迅《呐喊》;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特别提醒】在西方文学艺术发展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演变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同时又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从作品表述的内容看,人们对资本主义从向往到失望到批判再到心灵遭到扭曲,都体现在文学艺术作品中。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1、新古典主义美术(特点:强调理性,选择严峻重大题材,在古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
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①背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
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安格尔《泉》。
2、浪漫主义美术(特点: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①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3、现实主义美术(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①背景:资本主义的黑暗使人民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和苦闷情绪。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突出民族忧患意识)4、印象派绘画:(特点:印象派画家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来描绘外部世界。
)①背景:19世纪60年代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兴起。
特点:追求强烈的光感受和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早期印象派:法国的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代表作有《日出印象》。
后期印象派:塞尚、梵高、高更。
梵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其代表作是《向日葵》,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其代表作《樱桃和桃子》。
艺术价值:意味着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
对绘画和音乐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现代主义美术背景: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生活节奏的紧张,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代表作《格尔尼卡》。
艺术价值:反映了人们心灵的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紧张感和知识分子的精神困惑。
【特别提醒】印象派绘画特别注重自身对物象的感受,主张提升绘画的社会功能。
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在工业革命后瞬息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画家的主观性色彩是显而易见的。
无论印象派还是后期印象派莫不如此。
三、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1、19世纪的音乐流派――浪漫主义音乐:A、①发展历程: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
②代表人物: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被誉为“乐圣”。
③主要作品:《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④时代特征: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和对革命的赞颂。
B、奥地利:舒伯特《小夜曲》(“歌曲之王”);小约翰8226;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之王”);意大利:罗西尼;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蝴蝶夫人》《图兰朵》;法国:比才《卡门》。
2、民族乐派:俄国:柴可夫斯基《天鹅湖》《胡桃夹子》。
3、美国音乐: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
4、20世纪世界的音乐:流行音乐脱颖而出,一战后爵士乐一度成为世界都市流行音乐的主流,二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猫王”、“甲壳虫”)。
5、评价20世纪世界音乐发展:音乐发展大众化趋势;音乐发展多元化趋势;各民族音乐的发展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特别提醒】19世纪音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形成多种流派,其原因可以从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政治等方面分析思考。
20世纪形成了现代主义音乐流派,其原因和经济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
四、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产生条件:①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发展动力: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
2. 电影的产生、发展历程。
电影诞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用电影放映机放映电影。
技术突破: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电影艺术之父”)发展了电影构图和剪辑技术——“蒙太奇”。
并拍摄和导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无声电影阶段的著名艺术家卓别林,此阶段苏联也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
有声电影:1927年美国华纳电影公司首次拍摄成功,融对白、音乐、歌唱为一体。
彩色电影: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电影成为“第七艺术”。
迅速发展:50年代以后,电影技术上出现宽银幕电影和立体声电影;电影艺术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
电影基地:位于美国洛杉矶附近的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生产基础。
其电影具有高度的技术含量和浓厚的商业性质,如《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
3. 电视的产生、发展历程。
1925年科学家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宣告了电视艺术的诞生。
20世纪30—40年代,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迅速发展。
1930年,英国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
1940年代初,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普及运用阶段。
电视艺术被称为“第八艺术”。
1990年代,中国的电视事业突飞猛进。
4. 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既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而敏感地回应、引领着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
②具有其它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综合性,以其特有的技术手段,使观众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③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④电视已成为现代社会日常社会中难以割舍的重要部分。
【经典例题精析】【2011高考】(2011年浙江卷文综22)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
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①《向日葵》②《有藤椅的静物》③《星月夜》④《弹曼陀玲的少女》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向日葵》、《星月夜》后期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凡高的代表作;《有藤椅的静物》、《弹曼陀玲的少女》是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
(2011年福建卷文综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特点: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作品遭到扼杀;创新性、试验性作品的作者等遭到“清洗”。
严重后果: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根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体制)。
【解析】:归纳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断句和摘取要点的方法进行归纳,每一个句号表达的是一个特点。
从特点引出严重后果。
从体制方面找出根源。
【2009高考】1、(2009年天津卷)7.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
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答案】B2、(2009年江苏卷)16.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答案】B3、(2009年安徽卷)22.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