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 第一章 概述
图1-17 排列和获取 基础资料的方法
建立序列联系结构是构建工作关联结构和重要环节的有效 推进方法。在处理一个项目的构成中,一是挖掘每一内容的特 质,尽量把每个内容在本项目构成中所起的作用凸显出来,如 广告设计中主题词的表现力;二是以特质形成个性表现特征, 以可显示的形式元素充分表达,如广告语的字韵节奏表现;三 是串联起相互之间的联系结构,把每个个体元素编连成有机的 、密切相关的整体,如手机设计中的视屏、触屏、控制键、手 感控制等;四是突出关联中的重要环节,提升和把握住项目构 成中起主导作用的特色构成,如手机的屏幕交互界面。只有真 正做到这些,才能形成有坚实内容结构支撑的实体构成。设计 方法的核心价值,是从平常的每个工作环节中铺垫出有价值的 内容构成(图1-18)。
图1-18 排列关联结构和重要环节的有效推进方法
价值目标推进是细化并确立阶 段价值指标的诉求方法。设计项目 的总体目标确立后,为确保整体项 目的高质量与高效率,需要把工作 内容分成若干个阶段,在每一阶段 中设定价值目标,诉求阶段性的设 计内容品质,从整体上把控项目的 有效推进。以价值目标推进,是就 项目内容而具体制定,不同的项目 ,针对相应的时期,诉求的阶段价 值的内容 及整体项目的总价值才会真正体现 出本阶段的设计内容品质。针对每 个项目,分设几个工作阶段,确定 每个阶段的价值指标,可以从方法 的推进上确保设计工作的成效(图 1-19)。
基于事务构成是确认和落实工作的起始方法。每件事务的构 成基础呈现出一定的条件和状态,如空间和环境条件、物质构成 的先天条件、已经形成的外在认知状态、由内在元素构成形成的 外在特征等,从这些表面基础上启动工作,并落实开始工作的内 容,是从方法的条件作用上展开具体的工作。在一般方法的启动 中,对事务构成基础不可能追求全面性的掌握,而是根据不同的 工作内容特色和要求具体展开。这是就事论事的工作起步(如图 1-14)。
图1-11 事物的思考点和发展线索
专业价值目标的思索是设计思维 的总特征。用思考的结晶实现价值目 标,是设计思维的唯一追求。
任何设计,都是以锁定价值目标 而展开的系列性思索,其中自然会探 索最简洁、价值最大、最易被理解和 接受、最可靠、最经济、最具有针对 性、效率最大的设计思考内容。所以 ,直奔价值目标的思索,是设计思维 的最大特征。其中反映为尽量减少环 节点,以最短的途径直接涉及主要内 容,追求省时、省力、环环见效的思 索推进过程,从而体现出项目总价值 目标和每一环节中价值目标的探讨历 程(图1-12)。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思维与方法 第二节 一般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区别 第三节 一般方法和设计方法的区别 第四节 认识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思维与方法
一、思维
人的思考力包括想象、空间、延伸的能力。
想象能力,是指人们面对一个具体内容点,由此产生出其 他的概念性内容。 空间能力,是指在三维尺度的概念条件中展开跨越。 延伸能力,是指在思考内容中繁衍和再生内容。 认识人的思维特征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上述想象、空间、 延伸三个方面的能力。
图1-21 一般方法与设计方法的区别
第四节 认识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
一、认识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的特征完全体现于思 索过程中,无论针对什么设计主题 ,都具体地反映出思索线、思考点 、思维结构和思维规律,形成相互 紧密关联的设计思维的结构。在这 个结构中,思索线反映着意识作用 的方向;思考点反映着意识作用的 承载内容和范围;思维结构反映着 意识运动的连接关系;思维规律反 映着意识运动的内在联系。我们从 这些设计思维的突出现象上去把握 结构,对设计思维自然会形成比较 全面的认识(图1-22)。
图1-23 对产品标志的主观意 识关注的思索线
图1-24 对银行标志的主观 意识关注的不同思考点
思考点是设计活动中的意识作用 对象,展现着人的主观意识关注的具 体内容。捕捉思考内容是设计师展现 创造能力的重要素质。面对设计命题 ,设计师如何进入,从哪儿进入,着 落在哪些关键元素上,在具体元素的 变化构成上如何拓展出强烈的个性等 ,都集中反映着设计师对思考内容的 开拓能力与水平。主观意识关注的具 体内容抓对了,将从创意元素的构成 内容上获得优良的先决条件。例如设 计一个银行标志,常规的思考点一般 都锁定在钱币形象和交易方式上,除 此之外还能思考到什么个性特征的内 容,对银行标志的个性表现会另辟出 形象化表现的思路。对设计师而言, 尽可能多而广地挖掘多个思考点上的 内容,是展现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图 1-24)。
探寻相关构成基础是获得和掌握整体工作内容的起步方法 。接手一个项目的设计工作,首先是最大限度地探寻与此相关 的所有基础资料。基础资料的覆盖面,具体内容的细目,每项 内容的构成基础和目前特征,每项内容的相互关联关系,在其 中表现出突出作用的元素,等等,都是设计工作起步之初必须 掌握的。(图1-17)。
思维结构是设计活动中意识运动的关联环节,展现着人 的主观意识的动态接点。设计工作的思维结构是复杂多变的 ,人的思维的多变与不可预见的特点,决定了每一件设计的 结构都会有大小不等的差别,这在思维的关联环节上也会形 成不同的个性特征。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始终在探 讨寻找设计创意的思维结构,当获得了一个思考成果的同时 ,又自然地寻找并向下一个节点探索。如设计一个手机,在 基本确定了外观造型风格特征时,视屏的认知界面和操控方 式就成为下一层具体解决的内容,再下一步又要考虑界面转 换认知感受的内容,最后又回到整体方案的时代感表现上。 这样的结构是设计师主观意识活动动态的节点,每个节点既 反映着设计师的思维活动能量,又反映着思维内容的叠加构 成因素。因此,每个项目的思维结构是靠设计师的主观意识 作用织造出来的,其中考虑环节的内容点越多,其反映出设 计思维内在逻辑关联关系的层级越丰富(图1-25)。
图1-10 事物构成基础的结构关系
从各项因素中生成思考点和线索 是设计思维的能动性特征。面对一个 设计内容,往往是努力将自己的思路 切入进去,并寻找到思考落实的内容 点和发展线索。设计一件男式夹克衫 ,男性的代表元素就是思考中要发掘 的内容点,有了具体元素的可视形态 后,就要探索各个元素可变、可发展 的多种可能,用能动性思维把有限的 内容点发展成无数个可能的创意。能 动性思维是从设计命题中探索点状的 个性内容,运用思考线索使之向多个 变化与重新组合上发展,最后达成崭 新概念的创造(图1-11)。
图1-16 终极目标诉求的努力方法
二、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的诉求是力图在工作的每个构成内容和关联环节 中,设定、获得并创造出具有实体价值内容构成的指标。所以 ,设计方法是在探讨新生事物产生过程中,不断推进、调整、 执行的操作办法。在每项设计工作中,获得相关构成基础,建 立序列联系结构,以价值目标推进,整合形成最高价值,是设 计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构成内容。
图1-15 根据工作进度不断延续环节的推进方法
获取最佳效益是在每件事的终极目标诉求中的努力方法。把每件事做 好,是每个人做事的终极追求,如撰写的报告是力求获得通过并得到赞赏 ,选配一套家具是为了追求个性需求的最大满足,制作生日卡片是努力达 到个性情感的传递等。从开始做一件事,到做事的每个环节,再到最后的 结尾工作,始终在做事的每个过程中诉求终极目标的最佳效益,这是贯穿 于具体工作执行中的努力方法。当然,做每件事的努力方法和程度不一定 达到同样的水平,会因执行人的素质、能力、行为状态、环境条件因素等 形成差距,但在每件事的执行中都自然地以这种方法推进着(图1-16)。
图1-12 直奔价值目标的思索
三、一般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区别
一般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各自特征如图1-13所示:
图1-13 一般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区别
由此可以看出,一般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区别在于:一般 思维是就事论事的思考,始终围绕着具体事务的内容和内容 的延续变化去思考,很难跳出与事务内容构成的空间思考问 题;设计思维是创新价值的思考,始终在紧扣主题内容的基 础上无限扩展思考空间,思考每一内容的创新价值构成。
直接功利目标的思考是一般思维的总特征。它是人们在常规生 活和工作中用得最多的思考惯性,它把直接的功利目标作为做事的 唯一性追求。
二、设计思维
设计是以创意为特色工作内容的职业, 所以设计思维是诉求价值目标的思索过程。 每做一件设计,都力图探寻构成基础,从各 项决定其构成的因素中寻找思考点和思索线 ,设定并创造新的价值目标。面对的无论是 最熟悉的内容还是从未经历过的内容,都要 以全新的感官挖掘每个思考点和思索线,从 中发现并创造新的价值性构成。 寻找构成基础是设计思维的基本特征。 针对每个设计项目,以全新的感官进入是展 开工作的基本状态。探寻事物的构成基础, 是通过思考梳理出事物为何而生成的必要内 容和基本构成原理(图1-10)。
二、方法
规程,是指做事过程中的规定流程线路。
延续环节,是指工作进程中承上启下的环节。
阶段推进计划,是指每一阶段工作内容中的有效推进内容。 所谓好的方法,关键是这三方面内容面向事件的针对性。
第二节 一般思维与设计思维的区别
一、一般思维
直接锁定目标是一般思维的第一特征。人们依据经历去思考, 直接形成清晰的目标,并快速决定和执行。 经验主导的思考点和线条是一般思维的第二特征。人们以积累 的经验作为常规工作中思考的可靠基础,去主导自己的思考点和思 路线条,以节点内容的实际推进再形成工作经验。
图1-14 基于事物构成的起始方法
按序推进是依据工作进度不断延续环节的推进方法。做每件 事,都有一步步的环节,每推进一个环节,使工作内容获得进展 。把工作内容分成几个阶段形成环节节点,每个环节中的内容形 成一个阶段成果,这在环节节点上反映出工作内容承上启下的关 联,上一阶段成果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下阶段的工作 质量与水平。所以,按照事物构成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工作,并在 环节节点上刻意抓质量和水平,是确保办事效率的有效方法(如 图1-15)。
第三节 一般方法和设计方法的区别
一、一般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历各种事务的处理和工作推进, 每做完或处理完一件事后,会从中感受到一些成功和不足,虽然 每件事务没有什么关联,但都会反映出做事的3个基本步骤与内容 :一是基于事务构成;二是按序推进;三是诉求得到最佳效益。 这3点形成平常做事的一般性方法,也称常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