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直肠腔内超声检测前列腺的差异变化
直肠腔内超声检测前列腺的差异变化
1936;50:1707.
2周永昌.超声医学(M3.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93. 3赵雪俭,孔祥波,王伟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集团普查是前列腺癌
早期诊治的最佳途径[J].中华男科学,2003;9(8):563-5. 4 Gu FL,Xia TL,Kong XT.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requency of benign
万方数据
intensive ca∞umt smy afte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Nenroent Care,2008;8(2):271-5. 4崔德健.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及其防治(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
(5):385-8. 5 Johanson WG,Dever LL Nosoeomial pneumonia(J).Intensive Care
岁,50—59岁组为43例,60一69岁组为60例,70一79岁组为 21例。在腹部B超的同时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1.2方法 1.2.1 腹部超声患者受检前3 h饮水憋尿,使膀胱中度充 盈,仰卧位,探头紧贴耻骨弓上呈45。斜向耻骨弓后横切与纵 切,测量前列腺的左右经和前后经,观察前列腺的声向图特点, 记录钙化、囊肿、结节大小及位置,残余尿量,突进膀胱的程度。 所用的仪器为Aloka—SSD 280型超声诊断仪,实时线阵扫描,频 率3.5 MHz。 1.2.2 直肠腔内超声 采用Brtiel&-Kjflter 1846型实时超声 断层诊断仪,水囊式探头,频率5 MHz。受检者先排便,膀胱适 度充盈,检查时取左侧膝胸卧位,充分暴露臀部和肛门。探头 套一胶套,套内注入生理盐水40 rIll后抽出空气,探头处涂耦合 剂缓慢插入直肠约7~8 CIII,按0.5 cm上下滑动,观察测量指 标同腹部超声。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t、 r检验及相关分析。
万方数据
奎睦羞生重蕉旦照题面登回瞳瘗鎏数绽金丝理箜!Q塑
3讨论 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在一些白色、黑色人种的国家里发
病率很高,而赵雪俭¨o等人对我国东北地区近十年来前列腺增 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情况的改善,饮食 结构的欧美化,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接近欧美 国家,成为我国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组临床检查的 经验表明直肠腔内超声优于腹部超声,特别是对前列腺结节的 检出,直肠腔内超声比腹部超声更精确。这主要是直肠探头距 前列腺位置近,分辨率高,声像图清晰,能探及微小病变的位 置、大小及病变的性质。因此,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测比腹部超 声能获得更理想的结果。而腹部超声受耻骨的影响,声波发生 衰减,必然准确性差。本实验还发现经腹部超声测得的前列腺 前后径值大于经直肠腔内超声测量的前后径值,而左右径则相 反,由于前列腺的直肠腔内超声更能反映前列腺增生的程度与 内部结构的病理变化H】,因此,建议临床医师对前列腺增生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4年5月一2006年5月我院收治老年人 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25例,均经颌面、颈部CT证实。 男19例,女6例,年龄65—85(平均72)岁。病程12—45 d,平 均22 d。其中,颌下间隙感染8例,嚼肌间隙感染3例,口底间 隙感染6例,翼下颌间隙感染3例,眶下间隙感染2例,颊间隙 感染3例,其中I>2个间隙发生感染的20例。有16例来我院 前均在当地医院接受过治疗。25例中,并发纵隔感染7例,中 毒性休克伴呼吸衰竭3例,合并心包积液1例,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l例,败血症2例。 1.2治疗方法全部病例住院后均在2 h内行切开引流术, 术后进行监护。术后进行彻底的清创、引流处理。可用3%双 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最后用庆大霉素8万u加0.9%生 理盐水30 ml再反复冲洗,置碘仿纱条、橡皮条、乳胶管等引流。 及时观察引流液的量、质及色,观查敷料浸透的情况来判断引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综合处理
[中图分类号]117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08)10-1023-02
老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数情况下病情来势凶猛,具有 极大的危险性,尤其在细菌数量多、独立强、机体抵抗力弱的情 况下,口腔颌面部感染易进一步扩散,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导 致死亡…。本病死亡率可高达61.5%【2】,而早期有效的治疗,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则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们采用综合治 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文章编号)1005..9202(2的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 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为了提高对前列腺增生的诊 断水平,本文对124例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进行腹部和直肠 腔内超声的检测,并对差异变化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对 象门诊与住院患者124例,平均年龄(62.32士6.97)
·1022·
ml Neurosci Rep,2006;6(6):5250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
案)[J].现代实用医学,2002;14(3):160-L
3 Ohwaki K,Yano E,Nagashima H,d a/.Impact of infection on length of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prostatic cancar in cllina[JJ.J Urol,1994;44:
688-91.
[2007-05-13收稿2007-10.15修回]
(编辑牛铁兵)
老年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
李 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河南 郑州450052)
的研究。
2.3 前列腺超声影像学特点本组患者经腹部与直肠腔内超 声检查发现,正常的前列腺形态基本有三种,即栗子形半月形和 三角形。I一Ⅱ度前列腺增生的影像学特点首先是内腺突出,然后 是内外腺均增大,突向膀胱,内部回声不均匀或伴有结石。Ⅲ度 增生的前列腺呈球形。声像图上表现为回声紊乱的强回声光 团。也可看到增大的前列腺内布满大小不等的结节,失去正常 的结构、内外腺模糊。更明显地突向膀胱,并伴有残余尿量。
表2经腹与经直肠前列腺超声结节发现率的比较
2结果 2.1 腹部与直肠腔内前列腺超声检测结果 以文献(2]正常 值作为参考。本次检测无论腹部超声还是直肠超声,各径线值 均明显超过正常值范围,60~69岁组和70一79岁组尤为明显
l沈阳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简介:赵彤(1965.),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超声影像
(表1)。应用直线回归方法对经腹部与经直肠测量的前列腺 前后径、左右径进行相关检验,结果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关系 (r=0.843 4,r=0.923 8)。
组别n丽‰丽‰ 表1腹部与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测主要经线值的比较(i±s)
与50—59岁组比较:1)P<O.01
2.2 腹部与直肠腔内前列腺超声检测结节发现率见表2。 本组患者经腹部与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发现,对于前列腺增生结 节,以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发现率高于经腹部超声。并随增龄 呈逐渐增高趋势,这表明经直肠的前列腺超声更能直观的反映 前列腺增生的程度与内部结构的病理变化。
2结果 2.1实验室检查结果 2.1.1 白细胞计数除2例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3×109/L外, 其余患者白细胞均显著升高,介于13.5—3cL4×109/L,平均20.6× l矿/L,中性粒细胞占82.5%一94.7%,平均89-4%±3.2%。 2.1.2 血浆白蛋白25例患者血浆白蛋白均明显下降,在 16—32 g/L之间,平均(24.1 4-2.8)g/L(正常值34~50 g/L)。 2.1.3 肝功能检查12例1-谷氨酰转肽酶(^y—GT)明显升高, 在(84—261)IU/L之间,平均(143.6 4-26.5)IU/L。 2.1.4血培养2例阳性,分别为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白杆 菌,2例虽血培养阴性,但临床表现符合败血症。 2.1.5脓液及痰培养阳性18例,其中8例为金黄色葡萄球
·1023·
早期诊断,应推广使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方法。本文的实践经 验为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提供方便、无痛、无创的检查方法与可借鉴的科学参考依据。
4参考文献 l Chang HL,Char GY.Benign hypertrophy of pr∞眺e【】).J Chin Med,
Med,2003;29(1):23-9, [2007-03.15收稿2007—10—17修回]
(编辑牛铁兵)
腹部超声与直肠腔内超声检测前列腺的差异变化
赵彤 史纪文戈全治1 周青阳1 王洪军1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3)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腹部超声;直肠腔内超声 [中图分类号]11737.2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蜂(1959一),女,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l临 床护理工作。
流的效果,每日坚持换药2—3次,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 选择合适敏感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及时补充人体 白蛋白或血浆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酸 碱平衡紊乱等全身支持治疗¨J。密切监测病情。当病情紧急 变化时,多科医生迅速紧急会诊并作相应处理。由于患者来我 院时病情危重、发展迅速,5例肿胀明显有压迫呼吸道征兆的患 者及时作了气管切开术,有9例患者分别进行了下颌下、颏下、 颈部多部位广泛切开,充分引流,冲洗换药。对纵隔感染患者 行纵隔引流或胸腔引流。 1.3’检测项目 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液、肝肾功能、细菌、痰 及脓培养检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还做了血糖和血脂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