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小说试讲稿:19草船借箭

古典小说试讲稿:19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图片,这是谁?(诸葛亮)
你了解诸葛亮吗?(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他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能借东风,会八卦阵).
看来,大家都对诸葛亮有一定的了解,请看这两句话: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

——钱穆
进不可当,退不可追。

昼不可攻,夜不可袭。

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苏轼
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人,才会被史学家,文学家们给予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今天来学习《草船借箭》,走近历史,走近诸葛亮。

(板书,齐读课题)
二、进入文本
1、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先来检查一下词语。

我们用开火车的形式来读大屏幕上的词语。

读得很流利。

我强调几个地方。

“擂鼓”中“擂”指“打”的意思,读作“léi”“擂”是个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作“lèi”:〔~台〕意思是比武所搭的台子。

“妒忌”读音“dùjì”,“忌”的写法:“己”略扁,竖弯钩不宜过分伸展;“心”卧钩正。

来,跟老师书空写两遍。

“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别人某方面比自己好,感到怨恨,气愤)
2.师:因为妒忌,怨恨,所以周瑜才会——生接: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诸葛亮的罪
师: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根据预习的内容,完整的概括主要内容?
生: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假借造十万支箭陷害诸葛亮,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得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阴谋,周瑜不得不叹服。

点评:你真会读书,语言简洁,概括能力很棒。

三、精读课文
1、师:了解了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整个故事是围绕哪句话讲的?
生: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我们一起来做“长叹”的动作——唉……
周瑜此时的心情是——生:唉,我真不如诸葛亮啊!
评价:你能想象着周瑜的表情,仰天长叹,让我们感受到了周瑜的无可奈何!是个机灵的孩子!
2、能让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情节里?我们自由朗读课文,写下批注,小组内合作讨论。

我看二组的同学讨论的最热烈,请你们二组代表先来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他已经想好了草船借箭的整个计划。

首先是天气的变化。

长江上会有大雾。

那个女同学,你来给他补充。

生:“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因为大雾漫天,能见度很低,所以曹军看不见他
师:雾是这样大,我们应该怎样读?
生: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点评:如果能把大雾漫天,读得缓慢一些,重一点就更好了!听老师范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我们一起来读。

3、师:浓雾悄无声息地弥漫了江面,遮天盖地。

分不清东南西北,辩不明四面八方,此时,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上,看着这样的景象,鲁肃会有什么感受?
(惊讶,吃惊;着急;害怕)
师:好,咱们一起来做鲁肃,读一读这段话,读出鲁肃的惊讶,着急,甚至还有一点害怕的心情。

预备:起!
诸葛亮这时怎样的心情?(高兴;信心十足)
师:诸葛亮会高兴的想,我早就算定了有这场大雾。

同学们再读前面的课文,联系前面一句话,来说明这场大雾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

生: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

师:是啊,诸葛亮真是——生接:神机妙算!
他还算出来,这样一场大雾,以曹操的谨慎小心的性格,他只能小心用兵,果然是这样:
生接:“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功,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