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总结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总结

综合探究一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与公民知识总结一、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一)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什么)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P30】。

也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途径和方式【P15】。

第二课的标题是“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四框内容也是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来讲的。

因此,考试时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首先和重点考虑这四个方面。

(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和意义(为什么)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因(必要性)⑴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必须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⑵公民权利。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和应具备的能力【P3】。

⑶政治作用。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是相辅相成的。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如果每个人都对政治生活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受损害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利益,也会影响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

那种认为政治与我无关的态度是不对的、幼稚的【P13】。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重要性)⑴对公民来说,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有利于充分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有力地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

如果公民无序参与政治生活,会造成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国家、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P35】。

⑵对政府来说,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P21】;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一步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P29】。

⑶对国家来说,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P31】。

(三)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怎么办)1.从微观上看,⑴公民要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结合材料,写清材料是如何体现某一种民主参与方式,属于它的哪一途径及该民主参与方式意义)。

⑵公民要切实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

2.从中观上看,⑴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三个权利,四个义务);⑵公民要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从宏观上看,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二、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从“参与”过渡到“有序参与”)(一)什么是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或“民主参与”。

“有序”,即指“依法”。

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活动。

要做到“有序”,就必然要“依法”。

历史经验证明,一般而言,凡不依法的,就必然是无序的;凡依法的,就必然是有序的。

无法导致无序,依法形成有序。

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准绳是法律与规则。

“扩大”,即在完善现有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的基础上,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制度包括三个层次: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一系列具体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

同时,我们要不断丰富民主的形式,健全一系列具体制度,以保障更多公民有机会参与政治。

一般来说,能够参与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是为数稀少的公民,这种政治参与只能是委托式的间接参与。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社情民情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民主管理(村民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制度)民主监督(信访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行政公开制度)等。

这些直接性或半直接性政治参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能极大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二)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区别(有序参与就是把“是否”改为“应该”)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就在于:1.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能确保有序的参与;脱离党的领导、不遵守法律规则、不遵循程序和要求,必然导致无序的局面。

(三)有序参与和无序参与的结果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三、有关“公民”知识小结(一)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和谐关系。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

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二)公民与政府的关系(狭义的仅指下列3.4两点,广义的包括1-4四点。

)1.从政府性质看,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行动的目的在于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从政府职能看,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政府应该切实履行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

3.从政府作用看,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这使我们体会到我们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

4.从公民角度看,作为公民,必须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积极履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公民应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前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要积极参与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1.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基本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监督权等政治权利和自由。

3.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这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任何公民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六)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典型题目1.【2008广东单科】辨析: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就是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

【答案】⑴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否则,就会导致无序的政治参与。

⑵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当政府的要求符合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时,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政治参与就是有序政治参与。

⑶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必然导致滥用权力,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和接受人民监督,否则,政府的要求就会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就会阻碍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⑷综上所述,题中观点是不确切的。

2.【2011天津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1月,《人民日报》以“社会好与坏,居民说了算”为题对天津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经验进行了介绍:一是综合评价社区居委会及其成员。

2010年河西区178个社区居委员会接受了9960名居民代表的民主评议。

二是建设社区居民参与评议监督机制,将知情、表达、决策、监督权全部交给居民。

尖山街辖区一个大院138户居民家暖气不热,居委会在听取居民意见后,约请各方代表共商解决办法,督促有关单位改造了输热管道,是公开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遇到难题充分与群众协商,和平区尚友里有200多辆车,而车位仅130多个,为解决挣抢车位的问题,居委会邀请个方代表召开恳谈会,听证会、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知识,说明上述经验的政治意义。

(12分)【答案】①有利于实现民主监督,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②有利于推进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③有利于加强民主管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积极性;④有利于扩大基层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研析】本题因为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选举,因此没有这一条。

由于材料谈的是城市基层民主建设,故加入了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

3.【2009年安徽文综】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某中学高二(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主政治建设。

请你结合信息二予以说明。

(12分)【答案】⑴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进言献计和评议、监督政府,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更广泛地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⑵促进政府机关改进工作,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进一步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⑶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