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手机市场分析

智能手机市场分析

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摘要:本文根据2011~2014年年度智能手机销售、关注度数据,以及各个品牌不同机型的销售与热度数据,分析了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价格弹性、需求分析,并给出了发展前景及建议。

关键字:智能手机中低端价格综合实力一、智能手机市场概述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的一年。

2011年,智能手机成为整个业界关注的焦点。

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普通手机销量为3.147亿部,同比增长17%,而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48.7%,达5430万部。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达6165万部,同比增长50%。

2013年中国手机市场上,智能手机的销量呈持续走高态势,在整体手机销量中的占比也随之水涨船高。

来自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13Q1,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为7528万部,在整体手机销量中占比83.1%,到了Q3,智能手机销量突破9000万部,占比则超90%,全民智能时代到来。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终端市场。

智能手机虽然普及度很高,但是在品牌、大小和类型上有不同分布。

从品牌数量来看,2013年智能手机厂商呈稳步增长态势,1月参与竞争的厂商数量为91家,但到了6月,厂商数量已经突破100家,净增的厂商数量远远多于9家,这其中还未包含中间退出市场竞争的厂商。

到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厂商数量已经突破110家。

而2012年年底,这一数字仅为87家。

(图) 2013年1-12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数量走势有专家认为,未来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主要由三类企业构成。

第一类是目前占据着智能手机高端市场的国外品牌。

它们的品牌形象好,产品技术领先,获取的单台利润较高。

这类企业将维持在两三家。

第二类企业是目前生产规模巨大的企业,它们的产品线完整,生产成本低、销售渠道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品牌知名度。

第三类企业是以边缘市场为主的企业。

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一般不重视品牌宣传。

这由于总体市场产销趋于平衡,所以市场竞争格局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会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

二、智能手机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分析分析: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获得22.3%的份额比例,成为最受用户青睐的智能手机品牌,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关注度超两成的品牌。

苹果以10.3%的关注比例排在第二位。

联想以0.3%的领先优势跻身前三甲,诺基亚居第四。

HTC、华为两家品牌比例集中在5%-7%之间,HTC领先0.5%。

其他上榜品牌喜爱度则均在5%以下。

整体来看,智能手机市场品牌份额同样呈集中态势,前十五家品牌累计占据92.0%的比例。

(图) 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品牌比例分布2.1、产品差异性:塞班优点:界面简洁、上手简单、软件资源丰富、续航时间优势巨大缺点:精品软件较少、多媒体功能欠佳windows优点:界面和操作都和电脑上的Windows十分接近,对于机友来说十分熟悉又上手;各种保存在电脑或手机里的信息、资料可以轻松实现共享;有大量的应用软件可供用户选择。

缺点:占用系统资源高、容易系统崩溃、机型价格相对较高。

苹果系统优点:全触摸设计,真的是一次手机革命,娱乐性能强,第三方软件多缺点:系统封闭,功能不是太全面2.2市场行为分析:2.2.1、竞争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定价行为,如Android智能手机价位覆盖面广,相对于昂贵的iPhone手机而言,在此方面就具有优势;产品性能等非价格竞争行为,如在平台软件应用领域,苹果的APP Store 和谷歌的Android Market的竞争;专利权竞争的行为,各种类型的智能手机大都保有众多的技术专利;兼并行为,如谷歌对摩托罗拉的收购等。

2.2.2、协调行为主要表现在系统开源开放和战略联盟两方面:系统开源开放。

这使得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性能得以迅速提升,并极大地丰富了系统的应用,推动了系统的良好运行。

战略联盟。

例子如谷歌和三星、HTC的合作,诺基亚和微软的合作等。

2.2 .3价格竞争价格行为仍然是手机市场最重要的市场行为。

要想赢得用户,价格是吸引力之一。

根据思阅调查显示: 售价在3000 元以上的手机市场份额为5%; 售价在1000 ~ 3000元之间的中端手机市场份额由20011 年的25% 增至44%;而低于1000 元的手机尽管虽然目前仍占最大的份额,市场占有率为51%,但是跟20011年相比市场占有率下降了20%,可见虽然价格还是目前市场上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各大厂商也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进行激烈的价格战,但是目前我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明显体现为以厂商综合实力的竞争,通过降价来竞争并不能提高厂商的竞争力,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

判断:智能手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处于很高的水平,并且企业数量众多,但由于各个企业出售的产品并不同质,因此认为该产业的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市场。

三、智能手机市场弹性分析:中国引领智能手机低价潮流据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2014年本季度手机价格关注,格局变化较为明显,但是中低端机型仍是关注主流。

1000-2000元价位的机型关注占比28.5%;在三星S4等旗舰机型关注度提升作用下,3001-4000元价格段机型本季度关注度突破两成;千元以下以及2001-3000价位段机型关注度占比有所降低;4000元以上价位机型的关注度仍为少数。

智能手机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终端厂商以及运营商对中低端智能机型的大力推崇。

另一方面,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呈现迅速上升态势,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趁机在中国以及国外市场上力推中低阶智能手机,这对于目前存在着很大一部分中低端用户的全球市场来说,相对苹果iPhone以及其他品牌的高端智能机型,无疑具有发展优势。

艾媒咨询发布最新的《2012年中国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调查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品牌调查中,国内品牌华为、中兴、酷派三个品牌的Android 市场占有率超过30%以上,在中国Android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比例均超过HTC、索尼爱立信微博和LG。

另一方面,智能手机需求价格弹性较大,适当降低价格更有利于提高销售量,近几年来国内运营商更是在市场上大推千元智能机。

以中国电信微博为例。

据《通信产业报》报道,今年1-9月,天翼3G智能手机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部,9月当月更是创造200万部的销量新高。

并且,据悉,今年年底之前,中国电信还将联合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合作伙伴推出更多新款千元大屏智能手机,进一步掀起智能手机普及热潮,预计市场需求量将超过1000万部。

相信在中国电信的推动下,国内普及型智能手机将更加多元化。

由此可见,随着智能手机逐步取代功能手机,智能终端更加普及,智能手机走向平价时代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而中国将引领这股潮流。

四、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分析产品的价格:生产成本下降,产品的价格相应下降,需求增加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迅猛,关键器件价格或呈下降趋势:如果手机厂商想要降低成本,其中的显示/触摸屏、存储器、摄像头、基带芯片等器件成本降低是关键。

根据iSuppli对智能终端显示屏价格的分析,去年9月份以来,其价格就已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该公司预测,明年用于智能终端等的小型显示屏价格还会处在一个稳步下降的态势,而触摸屏在接下来两年也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其价格会有30%的下降空间。

相关产品的价格:替代品:平板电脑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引起智能手机需求量下降。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今年(2013年的数据)Q2全球平板电脑市场业绩统计数据,这一季度的全球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3%,增幅依然巨大。

互补品:网络流量需求增大,智能手机价格下降。

随着4G网络的普及,更快的网络速度,更多的安全接入方式,可以让用户利用智能终端进行办公。

智能终端强大的本地运算能力,可满足用户的本地运算需求。

而身处高速移动网络中,可以让用户随时接入公司服务器进行大数据运算和大数据查询。

预计2015年,全球的移动网络流量将增长26--55倍。

同时,因为大量移动互联网应用需要经常保持在线状态,会导致移动的信令风暴,巨大的带宽需求,即将到来的信令风暴问题,会进一步的推动运营商对热点区域进行扩容作业,研发新的精细化管道技术,推动运营商以及相关设备和技术产业的发展。

消费者的偏好:逐渐选择高性能、有创新的高端智能手机一部完美的新手机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屏幕以及分辨率的大小,还要有手机的厚度、边框大小等其他因素,至关重要的是对市场实际需要的新功能的创新。

消费者收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增加,需求量增多。

广告费用:推出新产品,广告费用在一定限度内增加,需求量增加。

其余因素:庞大的人口数量、零售渠道智能手机的增长、运营商对苹果、三星等品牌高端智能手机的补贴,中兴等本土品牌安卓中低端机型的热销,都会导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迅速增长。

综上,智能手机需求发展呈上涨的趋势。

五、本案例分析总结5.1案例分析总结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手机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但是我国手机市场集中度相当高,进入壁垒较高。

在不同质的市场上,对价格弹性的需求分析,价格应该采用竟合策略,同时,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研发力度,使智能手机由中低端向高端发展,从高端产品中获得高额利润。

5.2 发展前景和建议5.2.1、加大研发力度创新功能设计价格竞争虽然很重要,但是在目前的手机市场中综合实力竞争更重要。

在厂商的策略行为中,由技术研发而导致的新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比现存产品价格上的边际变化的竞争更为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新型功能的手机产品将会越来越青睐,因此手机生产商应该切实考虑用户体验,不断创新功能设计,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5.2.2、提高产品知名度塑造产品品牌内涵目前很多国外品牌比如三星、诺基亚等在消费者中有很高的认可度,而国内品牌手机却得不到过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在消费者的潜意识里面觉得国外手机品牌的质量和服务都比国产的手机强。

虽然事实上国产手机无论是在质量和技术上都已经有了很多的提升,但是消费者对国内品牌手机的认知度还是很低,从而选择了国外品牌,这就要求我们国内品牌手机要加快品牌建设,塑造品牌内涵,有长远的品牌发展规划。

5.2.3、丰富营销手段在手机竞争市场上,丰富的营销手段可成为争夺市场的又一武器。

厂家可采用捆绑销售、积分兑换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营销手段,如“买一送一返还话费”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将不同层次的终端制造商以及电信运营商联系在一起,从目前来看,是一种比较成功的营销手段。

5.2.4、调整战略方向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手机中端市场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因此部分智能手机可以调整战略,走中端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