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湿化的护理管理
湿化液的选择
(一)生理盐水
湿化液的选择
(二)低渗盐水:0.45%NS
气道内再浓缩,接近NS,无刺激 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 痰栓 3、 稀释粘膜痰液,防止痰栓的形成及刺激性 干咳的发生,降低肺感染的发生率
湿化液的选择
(三)灭菌注射用水
1、系低渗液体,具有较强的痰液稀释能力 2、进入气道后能迅速被气道黏膜和干燥的空气 吸收,减少痰痂的形成及反复吸引引起的气道 黏膜损伤、出血及水肿的发生。 3、主要用于气道分泌物粘稠、气道失水多及高 热、脱水病人。 缺点: 注射用水对气道的刺激较大,若用量过多,可 造成气管粘膜细胞水肿,增加气道阻力,影响 痰液的排出。
湿化液的选择
(四)1.25% NaHCO3溶液
湿化液的选择
遇痰血痂咳不出且又吸不出时
注入1.25% NaHCO3溶液 4-8mL 5-10 分钟一次重复 2、3次
湿化液的选择
(五) α-糜蛋白酶
1、通过溶解痰液中的粘蛋白而溶解痰 液 2、主要用于痰栓、痰液粘稠不易吸引 或自行咳出病人 缺点: 有报道,α-糜蛋白酶可导致气管粘膜 损伤出血
优点: 有较好的湿化作用。具有 雾滴均匀、可调节雾量、不受温 度影响等优点。 缺点:不提供热量,对吸入气体 的温化效果差。产生大量水蒸气 把气体稀释,使氧分压下降,血 氧饱和度下降。
气道湿化的方法
(五)雾化吸入湿化法
多数学者提倡小雾量、短时间、 间歇雾化法,避免长期雾化导 致肺不张、缺氧等不了症状。
人工气道的湿化
神经外科 王琼
学习目标
1. 人工气道的定义与分类 2. 人工气道湿化的原因及作用 3. 气道湿化的方法 4. 湿化液的选择 5.湿化效果的判断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 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 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 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2、持续气道湿化优于间断气道湿化,但应根据痰液性状及时调 整滴入速度。
3、协同雾化吸入有利于粘稠分泌物的排出,持续加温湿化更符 合机体的生理需求。
4、气道湿化应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 化湿化方案,目前尚未有一种长期无创机械通气中最好的加温加 湿方法的共识。临床实践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和适 宜的方法。
人工气道的分类
上呼吸道人工气道
口咽气道 鼻咽气道
下呼吸道人工气道
经口气管插管 经鼻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的原因
1、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丧失了气体的加温、湿化过
滤作用,非特异性防御功能削弱 2、加上气道开放和机械通气,使呼吸道水分蒸发增加,
黏膜干燥,分泌物黏稠,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失, 痰液不易被咳出或吸出,严重时可能会形成痰栓或痰 痂,堵塞气道,影响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缺氧、 窒息。 因此,人工气道必须充分湿化,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 的适当黏度,才能维持气道粘液-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 功能和防御功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湿化效果的判断
判断 湿化满意 湿化过度
湿化不足
项目 痰液
稀薄、容易 过度稀薄呈清 粘稠结痂 吸引或咳出 水样
听 诊 无干鸣音无 痰鸣音多甚至 闻及干鸣音
痰鸣音
诱发支气管痉
挛
病 人 呼吸通畅 安静
频繁呛咳呼吸 刺激性咳嗽声
急促
音高亢
小结
1、气道湿化是气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建立人工气道的 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痰液的性状、痰培养结果等选择合适的 湿化液。
优点: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缺点:不易准确控制滴入速度和滴入总量
气道湿化的方法
(二)持续湿化法
2、微量泵持续注入法 将装有湿化液的50ml注射器置入微量泵内,连接延长管及头
皮针前端软管,同样深度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 优点:控制速度准确,将湿化液沿管壁缓慢滴入气道,对气 道刺激性小,患者无不适感,能有效补充因气管切开术引起 的气道持续性水分丢失,提高了湿化效果,使痰液稀释并易 于咳出。 缺点:微量泵收费高
气道湿化的方法 置
优点:人工鼻具有细菌滤过和保水、 保热等优点,可有效地预防肺部感 染和改善肺功能。 缺点:只是利用呼出气体来温热和 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和 水份,对脱水、低温、呼吸道分泌 物粘稠病人来说不是理想的湿化装 置,同时气道高阻力病人也不宜使 用。气道湿化的方法(五)雾吸入湿化法湿化液的量和速度
正常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约300-500ml,建立 人工气道后,每天丢失量剧增。 成人以200ml/d为最低湿化量,一般湿化量要根据 痰液粘稠度、量和病人的生理需要及时调整。 间断注入湿化法的间断时间一般为1-2h,注入量新 生儿每次0.5ml,婴儿每次1.5-2ml,成人每次3-5ml。
气道湿化的作用
1、保持呼吸道的温度和湿度 2、纠正缺氧,改善通气 3、稀释呼吸道内分泌物,使其易于咳出或吸引
气道湿化装置
气道湿化的方法
(一)间断湿化法
用5ml注射器沿气管导管壁 在吸气末将湿化液间断注入 气道,为每隔30~60分钟向 气道内滴入2~3 ml湿化液。
气道湿化的方法
(一)间断湿化法
4、护理人员操作过于频繁,费时费力且临床效果 不佳。
气道湿化的方法
(二)持续湿化法
1、输液器持续滴入法
将配置好的瓶装湿化液接上输液器,按静脉输液法排 气后将头皮针前端软管(去针)插入气管插管15-18cm, 插入气管切开5-8cm,并用胶布固定,以8-10ml/h的速 度持续滴入,因气管切开病人每日由呼吸道失水约 200 ml,所以湿化量以200~220 ml 为宜.
优点:湿化程度满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气道干 燥、缺水。 缺点:1、只能湿化气道,不能弥散至小气道。
2、当注入湿化液时患者可出现刺激性干咳,短时 间内气道阻力增高,血氧饱和度下降;若未及时清除分 泌物,血氧饱和度难以复升,并且由于刺激性干咳而将 湿化液咳出导致湿化不彻底。
3、注入湿化液时,可将气道上部的痰液冲入深部, 增加肺部感染机会。
气道湿化的方法
(三)加热湿化器(HH) 湿化法
通过电流加热湿化器内湿化液产生 水蒸气,经传送管理送达患者呼吸 道内。
加热湿化器应保证湿化温度在3237℃,防止烫伤气道或导致细菌滋 生。
优点:属于主动湿化装置,湿化效 果好
缺点:传送管道的散热使湿化器内 温度高于输给患者的温度产生冷凝 水,可能是诱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的原因之一。
湿化液的选择
(六) 沐舒坦
1、湿化气道促进呼吸道粘稠分泌物的 排出 2、减少粘液的滞留和溶解分泌物
有报道,碳酸氢钠和沐舒坦交替湿化气 道,可提高湿化效果,减低并发症发生 率。
湿化液的温湿度
1.国内文献报道温度多为32-37℃,不能低于20℃, 不能高于40℃。 2.相对湿度95%-100%。 3.吸入气体低于20℃可引起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气 道过敏者还会引起应激性反应,诱发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