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总结学科经验总结——系统解剖学Sum up forSystematic Anatomy目录总论 (22)神经系统概述 (22)中枢神经系统 (44)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 (44)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1010)周围神经系统 (1717)一、脊神经 (1818)二、脑神经核心知识点 (2424)三、内脏神经系统 (3232)传导通路 (3535)一、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 (3636)二、痛、温觉和粗略触、压觉传导通路 (3636)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3838)四、听觉传导通路 (4040)五、锥体系 (4141)脑脊液被膜及血管 (4343)一、脊髓的被膜 (4343)二、脑的被膜 (4444)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4545)四、脑屏障 (4646)五、脑和脊髓的血管 (4646)总论说在前面的话:神经解剖学内容很多,因此条理二字格外重要,我们的建议是在学习各个部分之前先要有一个初步的对总体联系的认识;在学习各个部分时弄懂各部分功能;学习后归纳总结各部分之间的从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废话到此为止。
神经系统概述由一条管道将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联系在一起.在脊髓里称为中央管,上到位于脑桥和延髓后面的第四脑室,经中脑水管,至第三脑室,通过室神经系统中枢脊髓灰质(神经核)白质(传导束)脑神经核传导束外周脑神经感觉运动脊神经感觉运动间孔,与侧脑室相通。
是不是感觉很有规律性,下面就是我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学习顺序,由低级到高级.然后我们将从中枢讲到外周。
之后我们通过传导通路将各个部分整合起来,完成相应生理功能。
最后我们学习他们的营养和保护设施,脑室,脑脊液和血液循环.我们先以缩手反射为例,简单形象的了解一下神经系统作用的方式。
手被刺到后,神经先传导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先做不反应,把信息反馈到手上,然后做出迅速反应;传输到神经中枢的同时,接着又把信息传输到大脑,大脑作出反映:疼痛。
比方大脑是处理器,人手是光电鼠标,正常的鼠标只要有移动,就会有指令通过线路传给处理器,处理器接到指令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大脑皮层能感知疼痛来自手上,因为它知道是通过哪条神经传来,就像处理器知道移动的指令来自于鼠标的线路通道而不是来自于键盘或其他的线路。
中枢神经系统...感谢聆听...中枢神经系统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1.脊髓的形态:要点1:脊髓有两处膨大,分别位于脊髓阶段C4-T1和L1—S3,分别控制上肢和下肢,活动精细,故细胞增多发生外观可见的膨大;脊髓在发育过程中速度慢于椎骨,造成脊髓与椎骨对应关系发生变化.要点2: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阶段椎骨节段C1-C4相平(C1-C4)C4-T4对应—1(C3-T3)T5-T8对应-2(T3—T6)T9-T12对应—3(T6—T9)L1-L5T10-T12上部S1-C0T12下部-L1要点3:由内至外的重要结构依次为:中央管、灰质(后角、背核、前角)、白质(前索、侧索、后索,T4以上仅见楔束T5以下可见薄束和楔束)要点4:马尾与终丝的区分马尾终丝组织成分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结构骶尾段脊髓发出的周围神经脊髓圆锥末端向下线状结构功能传到运动与感觉固定2。
脑的形态要点1:脑干(脑)神经核的位置、性质与功能(1)按脑神经分类核团名称核团的位置性质功能1.嗅神经-直接连于端脑—传到嗅觉2。
视神经-直接连于丘脑-传到视觉3。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核中脑一般躯体运动支配上下内直、上斜肌动眼神经副核中脑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瞳孔括约肌收缩4。
滑车神经滑车神经核中脑一般躯体运动支配上斜肌5。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中脑核中脑一般躯体感觉传到头面部感觉三叉神经运脑桥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脑桥、延髓三叉神经运动核脑桥特殊内脏运动支配由腮弓衍化的肌肉6。
展神经展神经核脑桥一般躯体运动支配外斜肌7。
面神经上泌涎核脑桥一般内脏运动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面神经核脑桥特殊内脏运动支配由腮弓衍化的肌肉孤束核脑桥、延髓特殊内脏感觉舌前2/3味觉三叉神经脊束核脑桥、延髓一般躯体感觉头面部浅感觉8.前庭蜗神经前庭神经核延髓特殊躯体感觉传到平衡觉蜗神经核延髓特殊躯体感觉传到听觉9。
舌咽神经下泌涎核延髓一般内脏运动支配腮腺疑核延髓特殊内脏运动支配由腮弓衍化的肌肉孤束核脑桥、延髓一般内脏感觉颈动脉窦、颈动脉体特殊内脏感觉舌后1/3味蕾三叉神经脊脑桥、延一般躯体感觉耳后皮肤的一般束核髓感觉10.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背核延髓一般内脏运动头颈胸腹的内脏疑核延髓特殊内脏运动支配由腮弓衍化的肌肉孤束核脑桥、延髓一般内脏感觉头颈胸腹的内脏三叉神经脊束核脑桥、延髓一般躯体感觉硬膜的感觉11.副神经疑核延髓特殊内脏运动支配由腮弓衍化的肌肉副神经核12。
舌下神经舌下神经核延髓一般躯体运动支配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2)按性质分(核团功能见上表,此处不再重复)核团性质核团名称位置一般躯体运动动眼神经核中脑滑车神经核中脑展神经核脑桥舌下神经核延髓一般躯体感觉三叉神经中脑核中脑三叉神经脑桥核脑桥三叉神经脊束核脑桥、延髓特殊躯体感觉前庭神经核延髓蜗神经核一般内脏运动动眼神经副核中脑上泌涎核脑桥下泌涎核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延髓特殊内脏运动三叉神经运动核脑桥面神经核延髓疑核延髓副神经核延髓一般内脏感觉孤束核延髓特殊内脏感觉延髓要点2:脑干表面标志:注:面神经丘内部为展神经核.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内分别有薄束核、楔束核。
脑干结合臂结合小脑上脚;脑桥臂结合小脑中脚;绳状体结合小脑下脚。
要点3:丘脑的组成与形态(如脑干背面观图上部所示)丘脑由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低丘脑、后丘脑组成,其中背侧丘脑可简称为丘脑。
上丘脑的组成:丘脑髓纹、僵三角、僵联合.后丘脑的组成:内外膝状体。
底丘脑的组成:丘脑与中脑的移行区域. (以上三部分考试较少涉及)下丘脑的组成:视上区、视前区、结节区、乳头体区。
脑干正面观背侧丘脑的组成:非特异性投射性核团(古丘脑)-网状核、中线核、板内核。
特异性中继性核团(旧丘脑,腹侧核团)-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联络性核团(新丘脑,背侧核团)-背内侧核、背外侧核丘脑的位置背侧丘脑的核团要点4:小脑两半球之间联合区域由前至后:蚓垂、蚓结节、蚓锥体.其他重要结构:原裂、小脑前叶、小脑后叶、绒球小结叶等。
要点5:端脑外侧形态(大脑皮质)2裂:大脑纵裂、水平裂4沟:中央沟、外侧沟、距状沟、顶枕沟5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内面)9回:额下回、额中回、额上回、颞下回、颞中回、颞上回、颞横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要点6:海马、基底节和内囊的结构海马与穹窿相连,在脑底部与齿状回相互交错成一体.基底节的组成:a.屏状核b.杏仁体c.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外侧为壳,内侧苍白球),其中壳和尾状核为新纹状体内囊:前肢、膝部、后肢脑的冠状切面内囊与基底节示意图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要点1:上行传到通路(即感觉传到通路)传到通路名称传到兴奋的性质交叉位置第一级神经元第二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薄束(T5以下)意识性本体感觉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外周神经节细胞薄束核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楔束(T4以上)楔束核脊髓小脑后束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多数经会之前联合交叉至对侧中间带外侧部脊髓中间外侧带细胞—脊髓小脑前束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少数交叉至对侧脊髓丘脑束痛温触压觉上升1—2阶段后交叉至对侧脊髓中间带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听觉传导通路听觉斜方体耳蜗毛细胞蜗神经核背侧丘脑内侧膝状体平衡传导通路平衡觉不交叉前庭毛细胞前庭神经核—视觉传导通路视觉视交叉视网膜视细胞视网膜节细胞背侧丘脑外侧膝状体嗅觉传导通路嗅觉—嗅细胞嗅球—注:嗅丝、视神经为周围神经系统成分;嗅束、视束为中枢神经系统成分.要点2:下行传导通路(运动传到通路,主要介绍锥体系的传到通路)名称交叉情况锥体系皮质核束不交叉,支配同侧脑干脑神经核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经延髓锥体交叉至对侧皮质脊髓前束下行至相应脊髓阶段交叉至对侧皮质脊髓前外侧束始终不交叉锥体外系传到概况:(1)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2)皮质—脑桥—小脑—皮质(3)新纹状体-黑质(4)苍白球-底丘脑要点3:小脑的分区与功能区域功能前庭小脑(古小脑)与前庭神经核联系,维持平衡脊髓小脑(旧小脑)联系前庭脊髓束,正性肌张力作用大脑小脑(新小脑)共济平衡要点4:背侧丘脑特异性中继核团的对应关系丘系名称对应传导通路相应背侧丘脑核团三叉丘系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腹后内侧核路脊髓丘系、内侧丘系痛温触压觉、意识性本体感觉腹后外侧核外侧丘系听觉传导通路内侧膝状体视束视觉传到通路外侧膝状体小脑齿状核新小脑共济平衡传导通路腹外侧核纹状体黑质锥体外系腹前核要点5:内囊的作用及神经纤维走行作用:各传入通路神经纤维交叉后经过内囊后在背侧丘脑接替,随后传入大脑皮质。
内囊位置传导路功能前肢额桥束—膝部皮质核束传导脑神经和的冲动后肢皮质红核束控制肌张力皮质脊髓束随意运动丘脑中央辐射(上行)传导脊髓丘系的感觉丘脑后辐射(上行)听觉传导丘脑下辐射(上行)视觉传到要点6: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及投射特点传入传出类型功能定位感觉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运动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视觉距状沟周围皮质嗅觉海马旁回钩听觉颞横回语言中枢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额下回书写中枢(写字)额中回听觉性语言中枢(听力)颞上回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顶下小叶角回感觉、运动区的特点:左右交叉、上下颠倒(头面部正立)、投射区大小与精细程度有关(而与实际体表面积无关)要点7:重要的反射通路1.角膜反射:分布在角膜的眼神经(来自三叉神经分支)-三叉神经脊束核-面神经核-面神经—眼轮匝肌收缩-闭眼2.瞳孔对光反射:视神经-视束-外侧膝状体-上丘臂-顶盖前区—动眼神经副核—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取决于照射眼视神经是否正常、传出眼动眼神经是否正常;由此很容易判断题目中条件所指的病损位置(常用选项检验法)要点8: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分析策略:损伤位置—有哪些神经、传到通路—各传到通路正常时有什么功能—损伤功能丧失。
铺垫:a)核上瘫(大脑皮质锥体细胞受损,大脑对下运动神经元控制作用减弱即硬瘫),核下瘫(脑干脑神经核受损,肌张力增高;但由于效应器失去了神经控制,可致肌肉萎缩)b)脑神经核中除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外均支配两侧面部,故只有面神经核、舌下神经核的核下瘫时才会出现同侧功能障碍.(各脑神经核上瘫均出现对侧功能障碍,因为由皮质发出的神经纤维只支配对侧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的经典损伤与表现如下:损伤结构具体定位病理生理症状与体征脊髓薄束损伤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到通路同侧深感觉障碍楔束脊髓丘脑束损伤浅感觉,可被薄束楔束代偿由于意识性本体感觉的代偿作用,浅感觉障碍不明显白质前连合此处有来自下面1-2阶段的脊髓丘脑束交叉,损伤致痛温触压觉障碍对侧损伤平面1-2阶段一下浅感觉障碍脊髓休克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控制损伤平面以下反射功能暂时丧失,但可恢复脑干(脑神经核面神经核支配同侧肌肉的同侧口角下垂、核下瘫)神经障碍鼻唇沟消失舌下神经核舌肌偏向损伤同侧小脑前庭小脑小脑平衡系统受损平衡失调,步态不稳脊髓小脑肌张力调节障碍肌张力降低大脑小脑对皮质运动信息整合能力下降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丘脑—-对应传导路功能障碍视觉传导通路视神经来自节细胞的视神经冲动不能传入同侧眼全盲视交叉外侧不交叉的纤维损伤双眼鼻侧偏盲视交叉内侧交叉的纤维损伤双眼颞侧偏盲视束—双眼同向性偏盲内囊后肢丘脑中央辐射脊髓丘系损伤偏身感觉障碍皮质脊髓束锥体系损伤,随意运动障碍偏瘫丘脑下辐射视觉传到障碍偏盲内囊损伤产生的上述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偏盲障碍(三偏症)非常重要大脑皮质(核上对面神经的损伤一侧锥体系只支对侧口角下垂、瘫)配对侧的脑神经核,支配对侧的锥体系损伤致该脑神经核功能受损鼻唇沟消失、额纹消失对侧舌下神经的损伤舌偏向损伤对侧锥体外系受损黑质受损多巴胺释放减少震颤麻痹(帕金森)纹状体受损GABA释放减少亨丁顿舞蹈病常考和重点掌握的部分:(1)形态学:1.脊髓大体外观形态、横断面的形态2.脑干中脑神经核的位置、性质、功能3.脑干的外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