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们对心理咨询普遍存在的四个认识误区

人们对心理咨询普遍存在的四个认识误区

人们对心理咨询普遍存在的四个认识误区
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一.“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
“有没有弄错!我又没有毛病,干嘛要去心理咨询?”,“要是让人知道我去做心理咨询,多丢人啊。

”这是许多人听到心理咨询的第一反应,其实这种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是错误的,并不是“有病”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现代人的精神享受,而非见不得人的事情,不需要多复杂的理由,比如:当学习压力大,无力承受但又不能够自行调节时;当初涉世事,对新环境适应不良时;当经受挫折,精神一蹶不振时;当感到自卑,经常觉得心情压抑时;当感到人际关系不佳,但特别渴望得到指导时;甚至也许只是想找个人一吐为快,这些都可以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二.心理咨询就是做思想工作?
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学中的一门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程序,尽管二者都是为培养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生服务的,但二者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思想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循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识。

而心理咨询时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我们咨询者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批评教育。

三.心理咨询会暴露我的隐私?
互相信任和尊重是咨询者和咨询对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咨询对象有义务提供各种情况,配合咨询工作;而心理咨询者有义务为咨询对象保密,这是起码的职业道德。

因此,完全不必担心心理咨询会暴露自己的隐私。

四.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
精神病:指的是自己的意识不能辨别自己的行为。

心理疾病:自己的心理负担过重,也就是消极情绪过多,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比如抑郁症,就是心理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快乐。

一些人认为寻求心理帮助是精神病人才需要做的事情,而被提到有心理问题就表明这人“不正常”有“精神病”,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有着性质上的巨大差异。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比如:学业困惑、情感困惑等,这些困惑都是心理咨询所能够提供帮助的对象,而相反精神病则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因此,当我们面临心理困惑的时候一定不能“讳疾忌医”,爱护我们的心灵健康就是真正的珍爱我们自己!
天津学文教育为帮助报考心理咨询师的考生更顺利的完成考试,特整理相关习题为考生复习所用,祝每位考生顺利取证。

更多心理咨询师考试真题、模拟题、练习题及相关知识点登录学文教育官网即可查看或咨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