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2、3)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2、3)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二、西方主要的利率决定理论
教学目的:掌握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和 西方主要的利率决定理论以及风险结构理 论。 教学难点和重点:凯恩斯的利率理论和ISLM利率理论。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1、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平均利润率是 利息率的最高界限。 2、利息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 之间。 3、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 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 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割 的比例。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
4、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决定实际利率水 平的因素,主要是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 家之间的竞争。 5、另外,习惯和法律传统等对利率的决 定也发生作用。 6、平均利息率有下降趋势。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理论
二、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 指在众多利 率中起决定 作用的利率。 基准利率决 定了市场利 率的变化趋势。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八)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与非银 行利率 这是按照借贷主体不同可划分的。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划分标准本身可以是 交叉的,故一种利率可能同时具备几种性 质。例如,我国目前1年期的居民储蓄存款 利率为2.25%,这一利率既是年利率,又 是公定利率、固定利率、长期利率与名义 利率。划分后的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利率 内部都有一定的联系,并相互制约,共同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 体系。利率体系就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各 类利率的总和。
名 义 利 率 实 际 利 率 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 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 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 件下的利息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为: r=i+P; 其中,r表示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P表 示借贷期间内物价的变动率。
市场利率 特点 官定利率 公定利率 代表政府 的货币政 策意志 对市场利 率有导向 作用
反映资金供 代表政府 求 的货币政 策意志 相互关系 是制定官定 对市场利 利率、公定 率有导向 利率的依据 作用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我国目前以官定利率为主。市场利率 范围有限。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以市场利率为 主,同时有官定、公定利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利息? 2、利息的计算有哪些基本方法?
《货币银行学》课程
HUO BI YIN HANG XUE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教学内容: 一、利率的概念 二、利率的种类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和 实践,理解利率的概念,掌握利率的种类。 教学重点: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固定利 率与浮动利率以及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物价上升
固定利率 对债权人不利 计算简单。会使 双方都可能承担 利率波动的风险
浮动利率 对债权人有利 计算复杂。灵 活反映资金供 求状况,有利于 减少利率波动 造成的风险。
中长期借贷和 国际金融市场
优缺点
适用范围
短期借款或市场 利率变化不大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 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 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 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 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 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 后短期、小额。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 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 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 定。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 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 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 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2003年12月10日宣布,从2004年1月 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
《货币银行学》课程
HUO BI YIN HANG XUE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 制,由资金供求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是社会资金和其 他资源配置的指示器。
与利率管制相比较,利率市场化强调在利 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强调遵循 价值规律,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 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因 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问题1: 1993年7月1日,人民银行将一年定期 储蓄存款利率调整为10.98%。2002年2 月21日,人民银行第八次降息,将一 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下调为1.98%。问 你在哪个时期进行储蓄是有利的?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五) 年率 年率、月率、日率 月率 日率
年利率 是以年 为单位 计算利 息
月利率 是以月 为单位 计算利 息
日利率,习 惯叫“拆 息”,是以 日为单位计 算。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六)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 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 1年期以下 的信用行为, 通常叫短期 信用,相应 的利率就是 短期利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 贷款利率种类,探索贷款利率改革的途径。 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 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 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 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 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2 年又进一步扩大试点。同时,简化贷款利 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 善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体系。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第三,能够促使隐含利率公开化,中央银 行可以以此为参考调整基准利率,缩小利 率调整的幅度,增加利率调整的频率,使 资金需求的利率弹性有所改善,利率政策 产生较好的宏观经济效应;第四,可通过 适当的契机使市场化的成分由小到大以形 成一个统一的资金市场,使资金的供求逐 步纳入市场机制的运行范围。因此,我们 应从实际出发,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实行 渐进式的利率改革,以实现利率市场化。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三)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
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 由政府金融管 理部门或中央 银行确定的利 率,通常叫官 定利率或法定 利率。 公定利率
随市场规律 而自由变动 的利率就是 市场利率。
由非政府部门 的民间金融组 织,如银行同 业工会等所确 定的利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实行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一,不会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震动,可 以避免全面放松利率管制对各行业、各部 门的猛烈冲击;第二,有利于引导市场参 与者的经济行为,通过逐步缩小放松利率 管制后出现的利率差额,使计划性的固定 利率逐步向市场利率靠拢;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 化发行利率。 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 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 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 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 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 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 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 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 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概念 利息率,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 所贷资金额的比率,日常简称为利率。 利率体现着借贷资本或生息资本增值的程 度,是衡量利息量的尺度。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二、利率的种类 按照不同的种类,可以将利率划分为不同 的种类。 从不同的划分标准或划分角度,将利率划 分为不同种类,有利于表明各类利率的特 征,认识各类利率之间和各类利率内部的 联系,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说明问题。
为什么要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 官定利率的毛病之一,是不能反应银行的 贷款风险。 官定利率是央行厘定的。 中国于2006年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包括 市场准入、客户范围和人民币业务。 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利率100%的自由化。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二)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固 定 利 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 做调整的利率。实行固定利 率,对于借贷双方准确计算 成本与收益十分方便。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 可定期调整的利率。 调整期一般为半年。
浮 动 利 率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问题2: 目前我国一部分商业银行推出固定利率按 揭贷款和浮动利率按揭贷款,若你需要按 揭购买一套住房,你是愿意和银行签定固 定利率合同还是浮动利率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