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分析(表七)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在企业现有征地范围内的预留空地处实施建设,建筑面积5000m2,标准厂房为轻钢龙骨结构,并在厂房内布设生产线。
施工期不涉及大规模土地开挖,不大规模对土地进行搅扰。
施工期包括基础建设、生产线安装、设备调试、试生产、验收等过程。
项目施工期废水产生量小,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施工机具、设备安装安装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为SS、COD、BOD5、NH3-N及石油类。
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可回用;生活污水经厂区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大邑县晋源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尾水外排斜江河,不会对周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
项目施工设备噪声和运输车辆噪声,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同时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对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的定期维修保养,使其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使噪声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控制设备安装时间,杜绝夜间高噪声施工;场界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相关要求,实现达标排放和不扰民。
厂房建设、设备安装及车辆进出会产生少量扬尘及车辆尾气,为防止和减少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安装工人对工件及设备轻拿轻放,车辆避免怠速行驶,进出车辆冲洗等,并严格执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
施工时,建筑垃圾全部回填,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送垃圾场处理,设备包装箱等由废品回收站回收再利用,固体废弃物不任意排放,对拟建项目周围环境不存在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施工期环境影响是暂时性的,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可减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是配稀过程无组织排放。
根据项目的原辅材料种类及用量,项目外排的废气成分主要是水蒸气,含有极少量的有机成分甘露醇、丙二醇等。
按照各类醇类用量的10%作为挥发量计算,则挥发的醇类共计21.75kg/a,10.87g/h。
可通过加强表7-3 估算模型参数表参数取值城市/农村城市城市/农村选项人口数(城市选项时)51.15万人最高环境温度/℃ 36.2最低环境温度℃ -1.5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区域湿度条件湿考虑地形 是 否是否考虑地形地形数据分辨率/m≮90m考虑岸线熏烟□是 否岸线距离/km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岸线方向/° / 注:1)本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大邑经开区内,人口数取用大邑县实际人口数51.15万(百度百科);2)本项目环境温度的选取来自新津县气象站近20年(1998~2017年)的累年极端气温的统计值。
(4)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结果根据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按照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值,估算模型计算结果见下表:表7-4 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占标率估算结果表排放源排气筒污染物因子最大落地点浓度(ug/m3)最大落地点距离(m)评价标准(ug/m3)占标率(%)D10%(m)推荐评价等级生产车间/ VOCs 1.594815212000.13290III 由上表7-8可知,项目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1≤Pmax=0%<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级评价。
(5)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三级评价项目只需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6)区域达标规划本项目大气评价区域因PM2.5、PM10及ON2无法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相关要求,属不达标区域。
经分析,主要超标原因为区域城镇工业布局,工业企业、农村面源污染及机动车移动源等污染源综合排污所致。
为此,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环境空气达标规划(2018-2027年)A 、B 、C 、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制定地方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查取。
Q c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1。
2)模式参数的选取与确定按常规气象资料选取A 、B 、C 、D 值,见下表:表7-6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卫生防护距离L ,mL ≤1000 1000<L ≤2000 L >2000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计算 系数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ⅠⅡⅢⅠⅡⅢⅠⅡⅢ<2400 400 400 400 400 400 80 80 80 2~4 700 470 350 700 470 350 380 250 190 A>4530 350 260 530 350 260 290 190 110<2 0.01 0.013 0.013 B >2 0.02 0.035 0.035 <2 1.83 1.76 1.76 C >2 1.83 1.74 1.74 <2 0.75 0.75 0.54 D>2 0.810.81 0.733)计算结果与影响评价按照上述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根据项目无组织排放面源参数计算各单元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详见表:表7-7 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排放源污染物排放速率(kg/h )计算结果(m )按级差划定(m )卫生防护距离生产车间 VOCs0.01 0.035 5050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7.5中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 以内时,级差为50m ;超过100m ,但小于或等于1000m 时,级差为100m 。
另据规定,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c/Cm 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该高一级。
因此,本评价以生产车间边界为起点划定50m 的卫生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划定情况见附图,根据实地踏勘,本项目划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等环境环境敏感点。
同时,本评价要求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今后不得迁入人群居住、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医院等敏感设施。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厂区污水进入厂区自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外排市政管网,进入大邑县晋原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置后外排斜江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3-2018,2019年3月1日实施)中“5.2 评价等级确定”中“表1”中“间接排放的项目,按三级B评价”。
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B。
同时,按照导则中“7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中“7.1.2 …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评价可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
因此,本次改造项目暂不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大邑县晋原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07年9月开始建设,2008年3月完成主体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2008年8月投入试生产,2009年11月完成验收工作,该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236万元,主要处理大邑县晋原镇生活污水及大邑县工业集中发展区北区和西区的部分生产废水,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设计日处理能力1.9万吨。
处理后的尾水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最终排入斜江河。
圣诺生物在污水厂纳污范围内,且排水量小,污水处理厂可接纳项目外排废水。
因此,本项目废水对当地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学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设备噪声,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主要有压盖机、空压机、空调风机及各类生产用泵等,声源强度在85-110dB(A)之间。
本项目选用先进的、噪音低的生产设备,对主要噪声源进行合理平面布置,采取隔声、减震措施尽量减小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所有产噪设备均安装在围护型结构厂房内,并尽可能靠近生产车间中部布设。
同时,对高噪声设备设置减震基础,进行柔性联接,以减小其振动影响;此外,注意维护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防止设备异常运转造成噪声污染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噪声治理措施。
本项目周边均为规划的工业用地,以生产企业为主;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
因此,本项目不会出现噪声扰民影响问题。
4、一般固体废物根据项目工程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除菌过滤工序产生的废滤膜、废包装材料(包括不合格铝盖、玻璃瓶)、检验不合格产品、生活垃圾等。
除菌过滤采用膜过滤方式,滤膜定期更换,更换下来的废滤膜与公司其余危险废物一起送有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原辅材料进厂及产品包装过程中产生废弃包装材料,主要为纸箱、塑料桶、不合格铝盖、玻璃瓶等,其产生量约为 2.0t/a,由废品回收商收购;检验不合格品主要是因其含有可见的杂质,将不合格品破盖,液体部分由塑料桶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玻璃瓶及铝盖等由废品回收商收购;本项目建成后共新增职工130人,生活垃圾按0.2kg/人.d计,估算本项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6Kg/d,6.5t/a,职工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
因此,本项目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地下水根据地下水导则附录A,结合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建设项目应划分为IV类,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本项目可不进行地下水预测评价。
根据本项目建设特点,采用源头控制、分区防渗、地下水长期监测等措施,防止地下水发生污染。
当地下水发生污染后,采取积极有效的应急措施。
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三、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是关心重大突发性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的评价问题,常称事故风险评价,它考虑与项目关联的突发性灾难事故,包括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失控状态下的泄漏,发生这种灾难性事故的概率虽然很小,但影响的程度往往是巨大的。
因此对环境的危险性应该进行及早的预测,尽可能避免事故性排放的发生,这就是进行风险分析的目的。
1. 物质危险性判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规定,本项目所用原料均不属于其附录A.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1、2、3类物质,不属于该导则规定的剧毒物质和一般毒物,且不属于该导则规定的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
2. 重大危险源判定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规定,本项目所用的原料均不属于其中规定的危险化学品。
因此,本项目无重大危险源。
3. 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虽然项目不涉及重大危险源及其他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当为防范风险事故本评价要求厂方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一)防范措施:①. 要求厂方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消防及安全评价要求,做到专人管理、专人负责;②. 制定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和对工人进行培训上岗,使其熟知三聚氰胺脲醛树脂胶等化学品物料性能及防范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