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98分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方法98分

【试卷总题量: 38,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98.0分,用时2629秒,通过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在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中与()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如大气、地下水等,应有定量的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价。

A.调查内容
B.评价项目
C.自然环境
D.社会环境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2.()首次对“海岸工程”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海岸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C.《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
D.《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3.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对外来影响的自净能力。

A.建设项目
B.环境系统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4.下列关于征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保密项目可以不征求公众意见
B.征求公众意见期限不得少于10日
C.需要公开的信息应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期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告的期限不得少于7日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5.我国根据环境标准的适用范围、性质、内容和作用,实行()级()类标准体系。

A.三,五
B.三,六
C.四,五
D.四,六
用户答案:[A] 得分:0.00
6.()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界定的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

A.地方政府政府及其部门拟定的规划
B.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C.可能产生不良环境影响的专项规划
D.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7.关于环境现状调查的资料收集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效果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B.进行环境现状调查时,应首先通过资料收集法获得各种现有资料
C.资料收集法是全面系统地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有效方法
D.资料收集法往往难以符合环境现状调查要求,需要补充其他方法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8.()的任务就是要区分、筛选出显著的、可能影响规划决策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或问题。

A.规划方案分析
B.规划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C.规划环境影响识别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9.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所造成的损失一般可能增加()倍。

A.一
B.二
C.三
D.四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0.下列关于铁路规划环境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铁路规划的环境影响主要发生在铁路建设和运营期
B.铁路建设期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生态破坏
C.铁路运营将使车站周围区域生态成分产生重要变化
D.矩阵法不能用于铁路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1.开发区定位包括()和产业定位。

A.区域定位
B.经济定位
C.社会定位
D.功能定位
用户答案:[D] 得分:2.00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修改规划目标或者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目标约束性原则
B.责权对应原则
C.现实性原则
D.广泛参与的原则
用户答案:[B] 得分:2.00
13.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在于()。

A.彻底消除风险
B.降低风险损失
C.究风险减缓措施
D.认清风险危害
用户答案:[C] 得分:2.00
14.环评座谈会或者论证会结束后()日内,根据现场会议记录整理制作的座谈会议纪要或者论证结论,并存档备查。

A.5
B.7
C.15
D.30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15.在开发区工业用水量预测中,往往用不同行业()用水量类比法进行确定。

A.单位产值
B.企业规模
C.总产值
D.企业数量
用户答案:[A] 得分:2.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适合公众参与的内容包括()。

A.规划方案报批
B.环境背景调查
C.环境资源统计
D.界定规划与环境影响要素间的关系
E.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后评估及监督
用户答案:[BDE] 得分:2.00
2.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识别主要采用()等方法。

A.影响矩阵法
B.图形重叠/GIS 系统
C.数值模拟法
D.网络与系统流程图
E.累积因子法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3.开发区热负荷包括()。

A.工业热负荷
B.采暖热负荷
C.制冷热负荷
D.管网热损失
E.通风热负荷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4.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包括()。

A.综合性法律
B.单行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及地方性法规
E.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主体一般包括()。

A.受影响公众
B.相关领域的专家
C.感兴趣团体
D.新闻媒介
E.政府相关部门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从()等方面选择相应内容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环境质量
D.区域污染源
E.环境标准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7.环境风险按其成因可分为()等因素引发的风险。

A.化学风险
B.物理风险
C.工程技术
D.自然灾害
E.生态平衡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8.开发区用地布局规划通常包括()。

A.功能分区
B.产业布局
C.物流布局
D.用地布局
E.环境布局
用户答案:[ABD] 得分:2.00
9.()是环境检测最常用的方法。

A.分析方法
B.测定方法
C.采样方法
D.生产方法
E.操作方法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主要采用()等方法。

A.数学模型法
B.物理模型法
C.工程清单法
D.类比调查法
E.专业判断法
用户答案:[ABDE] 得分:2.00
11.当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

A.调查公众意见
B.咨询专家意见
C.召开座谈会
D.召开论证会及听证会
E.开展意愿调查评估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12.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确定流程中,评价标准的选取应遵循()等原则。

A.尽量采用已有的国家、行业、地方或国际标准
B.对于缺少相应法定标准的,可参考国内外同类评价常用标准
C.基于评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确定理想值标准
D.通过“专家咨询”、“公众参与及协商”确定评价标准
E.尽可能选用简单实用的定性描述性评价指标
用户答案:[ABCD] 得分:2.00
13.污染物工程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

A.类比分析法
B.物料平衡计算法
C.查阅资料分析法
D.实测法
E.实验法
用户答案:[ABC] 得分:2.00
14.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资料收集和准备,可为进行()的识别提供基础资料。

A.物质风险
B.社会稳定风险
C.生产设施风险
D.自然灾害
E.生态风险
用户答案:[AC] 得分:2.00
15.可燃气体的危险性主要是其具有()。

A.吸入性
B.燃烧性
C.爆炸性
D.自燃性
E.排放性
用户答案:[BCD] 得分:2.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8道题】
1.污染物工程分析法中的资料复用法,只适用于评价等级较低的评价工作。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2.当开发区所处的区域环境敏感性较高时,应考虑选址的大规模、大范围调整。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3.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和装卸设施尽可能露天、半封闭布置。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5.00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把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全面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5.我国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级审批、分类管理制度。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6.水燃烧物质是指在干燥的环境中能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并放出热量而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7.采用情景分析法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可操作性强。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8.区域规划指标是实现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定性判断指标。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5.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