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16本科第四章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二、范围经济的一般来源
范围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产生: 1.生产技术设备的通用性。 2.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多用途性。 3.研究与开发的外溢效应 4.声誉效应。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三、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 造成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 人工成本上升;激励和官僚影响;以及专门化资 源的分摊等三个方面。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五、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时点上,大量生产能获得 的成本优势。而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或称经验曲线,则是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 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当人们获得经验以后, 一般能够改善他们完成特定任务的绩效。 通常,我们用进步比率(progress rate)来衡 量学习的效果。利用学习曲线,企业可以获得 成本优势,从而产生学习效应或学习经验。
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则存在着 范围经济。 一般地,我们用平均成本函数的下降来定义规模经 济,而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来定义范围经济。也就 是说,如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生产多种产品与分 离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时,整体生产的总 成本低于分离生产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三、范围经济
二、企业的适度规模
关于适度规模 理论上,一般运用平均成本曲线来确定企业的
适度规模;实践中,人们主要采用适者生存法、 工程分析法和成本-利润比较法等方法来衡量企 业的适度规模。 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平均成本法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曲线的变化过程:
我们借助于图来描述规模经济与平均成本、边 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7
一、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有效生产规模
通常,经济学教材把平均成本曲线描述成为U型。
如果从长时段考察,企业增加生产能力比较容易,因此, 与其说成本曲线是U形的,还不如说是L形的
AC MES 0 Q
四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一、一体化与多元化
扩大企业规模可采取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和混合一体化这三种战略以形成大型企业。
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是企 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 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 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四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案例1: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2009年成为全球 最大市场,但中国不是一个汽车大国 ������ 规模经济水平很低 汽车行业背景:寡头垄断行业
传统的“6+3”竞争格局(2005年以前):
年产量占全球总量80%以上
6大集团:通用、福特、戴克、大众、丰田、雷诺-日产 ������ 3个独立公司:本田、宝马、标致-雪铁龙
国际上,年产销100万辆以下的汽车公司无法
单独存在,200万辆规模的也面临重组局面。
案例1:汽车行业的规模经济
中国2009年汽车销售量:1360万辆; 汽车产量: 1380万辆; ������ 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位; 汽车行业变化很大
现在的“6+3+X”竞争格局:
年产量占全球总量80%以上 6大集团:丰田、大众、通用、福特、雷诺-日产、菲-克 3个独立公司: 现代-起亚、本田、标致-雪铁龙
������ 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 减少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而导致的经济。
范围经济:做
������ 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跨行业扩张
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经营过程来生产
一、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企业规模
含义:是指投入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根据 其集中程度可以把企业分为大、中、小企业;
二、企业的适度规模
BC所对应的产量区间[QB,QC]就是企业的适度
规模。当企业产量处于[QB,QC]区间内的任何 产量水平时,都可以称之为适度规模。
现实中,在长时段内,企业生产能力的扩大总
是以一定的技术进步为依托。当产量扩大同时 又伴随一定的技术进步因素,企业的长期平均 成本可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量约为70万辆;通用汽车2011年在华销量近255万辆 ;
—30万辆;
思 考
企业是不是越大越好呢? “大企业病”
/zt/2006big/index.html
讨 论
网络产业:多元化将是一个潮流 商业模式:内容、通讯、搜索、电子商务等 赢利模式上,在线广告、无线增值业务、网络游戏
依然是主要利润来源 “在未来,改变中国互联网的不是游戏,也不是短 信,一定是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CEO:马云)
案例2:华润集团的多元化经营
华润集团公司 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 地产及相关行业 城市基础设施:燃气、电力,通讯
“大企业病”
所谓大企业病,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企业
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等方面,逐渐地滋生出阻滞企业继 续发展的种种危机,使企业逐步走向倒退甚至衰败的一 种慢性综合病症。大企业病曾经病倒了许多企业,如胜 家、王安、铱星、大宇等。 大企业病的症状一般表现为:信息不畅、机体僵硬、机 构庞大的“肥胖症”;职责不清、决策复杂、行动缓慢 的“迟钝症”;本位主义滋生,矛盾增多,协调困难的 “失调症”;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思想僵化症”。 成因主要有:创新精神衰退; 企业治理结构不健全; 决策机制失灵; 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
L型平均成本曲线
一、规模经济
企业规模
最小有效规模MES(minimum efficient scale)是指企 业的平均成本逐渐减少至最低点时所对应的企业最小规模, 其含义是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资时,至少要 大于这一产量水平。 所谓最大有效规模(maximum efficient scale),指企业 的规模达到该点后,如果继续增加企业产量,该企业的平 均成本将上升。因此,企业在选择生产能力规模或进行投 资时,不能超过最大有效规模,否则就是规模不经济。 二者统称为企业生产的有效规模;是个动态的概念。它不 仅与企业的生产技术,而且也与企业的产品市场范围有关
划分标准:销售额、资产额、员工人数等;
工厂规模 就是工厂的生产能力; 工厂规模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
������
一、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关于规模经济
随着企业某一产品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 不断下降直到最低化; 可以用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描述; 如果MCAC 规模经济 如果MCAC 规模不经济 如果MCAC 不变规模报酬 根据上述三式,我们可采用判定系数FC(function coefficient)来描述企业的规模经济特征。判定系数被 定义为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之比,即 FC=AC/MC
四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史玉柱:在中国,多元化的企业除了复星之外,
成功的没几个,搞多元化百分之百失败。
潮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放弃以前的单一化战
略,投向多元化的怀抱。这份名单包括:海尔、
TCL、美的、联想、春兰、 创维、五粮液等。
分歧:但在做多元化“加法”的洪流中,却有不
少中国企业开始踩刹车,开始做多元化“减法”, 比如联想、创维等。
四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以上三种战略不仅存在各自的经济性,而且具有层 次性。我们可用图4-5总结构建大型企业的战略步骤:
大型企业 混合一体化 垂直一体化 水平一体化
图4-5 构建大型企业的战略步骤
四
1.分散风险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二、企业实行多元化的动机
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分散风险”(risk spreading), 提高经营安全率。 2.避免反垄断法规的制裁 许多国家通常以某一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来界定垄断企业。
企业实行多元化能避免受反垄断法规的制裁。
3.发挥企业的优势和潜能 通过多元化实行跨产业经营,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拓宽业务空间及领域,带来新的成长机遇和利润增长点。
四
多元化与范围经济
三、范围经济对多元化的制约关系
1.企业应具有进入新产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 2.企业应具有协调不同产业的业务的能力 3.实行多元化战略取得的长期收益应大于由此 带来的各种成本
史玉柱和多元化出路
中国企业到底能不能走多元化?
能走,出路
又在何方?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会形成规模经济?
为什么会形成范围经济?请举例说明。
2.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
与联系。
3.如何判别规模不经济与范围不经济?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一、规模经济的一般来源 通常,规模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产生: 1.固定成本的不可分割性和分摊。 2.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3.存货:企业必须储备存货时也能产生规模经济 4.生产的物理特性。 5.营销和购买的经济性。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四、规模经济的层次 规模经济可分为三个层次或种类
即产品规模经济、单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 在三个层次的规模经济中,产品规模经济是所有规模经 济的基础形态,而单工厂规模经济是在产品规模基础上 的延展。由于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是多工厂生产,研究 企业规模经济就具有普遍的意义。
垂直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 是企业 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其实质就 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的供、产、销职能不断集 中于单个企业的过程,也就是把供、产、销活动由 原来的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过程。
四